首页 名人故事 终于也当上科举主考官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终于也当上科举主考官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时间:2022-05-2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终于也当上科举主考官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蜗居京师六七载,林则徐终于等来机会。意气风发出京师,也许他想起自己当年三次赶考的艰难经历。对于他出任乡试考官,也惊动了远在福建的老父亲林宾日。林则徐自然明白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林则徐赴南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地方出于考虑名声和士子成绩,对考官们的接待十分优越,应酬之事颇多,这让林则徐心烦。任期内,留心民事,主持修建三江闸,历尽艰难。

三?终于也当上科举主考官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蜗居京师六七载,林则徐终于等来机会。

那是个天高气爽的九月。

西山的秋叶正红,怀、密的鳟鱼正肥,他出京城了。

在嘉庆十九年(1814)已升翰林院编修的他,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上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等官职,口碑颇好,此次被嘉庆皇帝钦点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这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事。

意气风发出京师,也许他想起自己当年三次赶考的艰难经历。(www.guayunfan.com)底层有多少莘莘学子,在熬在等在拼那出头之日,苦苦等候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深知其滋味。因而,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变得重了。一不能辜负朝廷的委任,二不能埋没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当一名会试考官,更须具备慧眼,再就是不可藏私或存偏见狭义,耽误了社会之贤能、国家之栋梁。

对于他出任乡试考官,也惊动了远在福建的老父亲林宾日。老人家知道消息后,高兴之余复函中一再叮嘱他:“自以为踬于场屋,倍知科名之难,屡谕衡文当慎之又慎。”这里提到的衡文,泛指评选和品评文章,特指主持科举考试。显然,一向为人公正清廉的老人,也不太放心,儿子头一次出京做这等“衡文”要事,千万马虎不得,出了差错会毁了一生前程。

林则徐自然明白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江西南昌考场,历来人文荟萃。

中国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始于隋唐,完善于宋,盛行于元明清,整整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其间曾产生七百多名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可以说,就是这些人才帮助各代王朝治理天下,延续繁荣了中华文化,使得中华文明流传至今从未衰落。古代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科考的是极少数。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以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在这十万余名进士中,江西省占有十分之一,约一万一千余名,只白鹿洞书院就出了三名状元,数百位进士。江西籍进士中有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陈三立等多位闻名于世的政治精英和文化奇才。清代二百六十七年,举行了一百一十二次会试(包括恩科),共录取进士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二名。江西清代的乡试,统计到道光十九年(1839),共举行了七十八次,共录取举人七千二百九十七名。从这些数字中,便可看出江西真可谓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这里的风水甚好。

林则徐赴南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每日在闱中读卷,如他在奏稿中向皇上汇报的“细心勤阅,庶少屈抑人才”。与他一起派遣来的主考官吴其彦,是嘉庆四年(1799)进士,曾任翰林、侍郎、顺天府(今北京)学政等官职,两人配合默契,每日阅读房中同考官推荐的考生试卷二三十本。怕有错漏,把前几日阅过的卷宗又取样反复检视,各场间进行比对,对头场四篇都做评语。最后,把他们二位主考官拟定的取中之卷,再发给各房的房师即同考官们,以查对二三场笔气。清代考场有一种既成规矩,如果主考官从落选考卷中发现佳文,本房同考官又不愿意补荐,则主考“不得授意同考掣云从前批语,补用荐条,但将取中缘由于卷面批明,听磨勘官细心校勘,文内有千例议,专做主考”。因此,不少主考官在搜阅落卷时,往往顾忌同考官面子,就睁一眼闭一眼,最后是“房考已批抹,文字虽佳,不肯取中”,以避免待后试卷送礼部磨勘时,招来多余的麻烦惹出一身臊来。

林则徐是个认真的人,他可没那么多窠臼讲究,甚至有时候不管不顾。

尽管第一次出来做考官,还是个副的,他还没有失去清廉公正的锐气。

根据他的日记中记载,自八月六日进入贡院,到九月九日发榜为止,他一直闭门谢客,长住在贡院奎宿堂寸步不离。地方出于考虑名声和士子成绩,对考官们的接待十分优越,应酬之事颇多,这让林则徐心烦。日记中写道:“由抚署坐亮轿赴贡院,自进省时,地方即备八座肩舆,力辞之,改为四人——自入闱以来,监临、提调、监事连日输送酒席,是日近中秋,送席尤多,心甚愧之,且觉物力可惜。”他反感有人利用身份摆出一副大爷的样子,吃喝不拒,讲究排场,但有时无能为力,只能自律而已。

为了防止考试题泄密,他自己写考题,传来刻字工匠,进堂后当场刻版,随后会同各帘官通宵监督印刷,从头天下午到第二天早上,直到将一万一千份试卷交给监临官,整整忙碌十五六个小时,才得空入室内卧榻补睡。为了不屈抑人才,他从八月十五日开始评阅各房帘官荐卷,直到三十日才把四百五十一份荐卷全部批阅完毕。考生的每人头场四篇作品,每篇都经他亲笔写出批语,并于九月初一二日调阅二三场考卷相互比较,再发交各房查对。九月初三至初六日,又用四天时间点阅落卷。正是这时候,他从一堆落卷中发现“爱”字第二十一号卷,是为遗落的佳文,惊诧考生“为异才”,于是马上补行录取,毫不犹豫。当发榜之后,才知这份落卷属江西“素有才名”的周仲墀,险些留下遗珠之憾。

此周仲墀,后来果然了得。字雪樵,号申之,江西湖口人,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浙江绍兴知府。他自幼熟读十三经、诸子百家、诗、古文、辞,无不精通,为文作诗,淋漓顿挫,日可数千言。会试总裁汪廷珍评价说:“闱中四书文,湖南汤鹏三艺皆英气勃勃,二三场则江西周某沈博典丽,为近来刮帖家所无。二子,海内隽才也。”周仲墀因此而“名噪都下,乞诗文者无虚日”。道光六年(1826)散馆后,被任命为检讨,充本衙门撰文,帮办院事。嘉道之际,士林交游趋于活跃,各种小规模雅集很多,才气盛传的周仲墀和汤鹏也应邀多次参加这些活动。道光十一年(1831),周被公认“才具明练,办事细心”,被委任为汉办事翰林官。清代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之长。这段时间里,“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把他忙得够呛,就再没时间参加修禊、雅集活动了。道光十二年(1832)京察被评为一等,任命他为浙江绍兴府知府。任期内,留心民事,主持修建三江闸,历尽艰难。工作之余,还“提唱风雅”,绍兴一帮风流文人趋之若鹜从之如风,因此被人雅颂为“风流太守”,这也不枉被林则徐慧眼识珠,封之为“异才”了。道光十六年(1836),天妒英才,他英年早逝,绍兴人建祠祀念他。

咱们再回到这次乡试。

除了周仲墀这桩个案,林则徐又发现,落卷中有的与取中并已经发刻的文章有许多雷同之处。显然,这是有人作弊才出现文章相同的情况,于是他果断将“已中副榜及拔贡者三人,俱抽去,另补他卷”,而对“被黜之卷,必将如何疵颣之处分篇批出”,存于卷宗。

瞧瞧,林考官一出手就显出不凡,亮出铁面无私的风骨。

出任考官,不但需要博览群书的知识积累,更要具有心无杂念和抛却私利的品格,还需要有敢于面对麻烦的一份勇气。

经过这样慎之又慎的评选,舆论反映普遍很好。

发榜之后,他和主考吴其彦一起出去做走访,拜见当地官员和名士。

“访询舆论,均谓此次所录,清贫绩学者甚多,谓之清榜”,这是林则徐在他后来的日记里写的话。

“清榜”,得到这种社会评价不易。而且又是家境清贫、学绩优秀者被录取较多,这更为难得。由此也可看出林则徐还没有忘记底层学子的出头艰难,他也是来自那里,提携优秀寒门学子是他本能的愿望。他知道这些底层人更能奋斗,更有上进的欲望,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担的是什么担子。

这次来南昌,林则徐还有一个大收获。

那就是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朋友,时任江西学政的王鼎。

这个人物后来更不得了。少年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心存大志,在嘉庆元年(1796)中进士,曾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在改革河务、盐政、平反冤狱等多处领域均有政绩。尤其理财有方,被誉为嘉、道时期理财能手,道光七年(1827)新疆张格尔在英国支持下发动叛乱攻城略地割据一方,清廷率兵讨伐,王鼎均衡度支,在保证军需方面贡献很大,平叛后受皇上赏顶戴花翎,绘像紫光阁殊荣。在整顿天津长芦盐务、两淮盐政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盐商经营,扭转盐课拖久危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他为人铁骨铮铮,刚正不阿。在刑部任职时,先后深入九省审理三十余起重大疑案,使贪赃枉法者被惩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即使封疆大吏直接插手,相互勾结的人为错案,也照查不误。浙江德清徐仉氏与前房儿子通奸,为灭口杀死儿媳徐蔡氏一案即为典型。仉氏奸刁,买通各级官吏、仵作狱吏,造成各级官员互相包庇,虽三次开棺验尸皆无结果,直拖延三年之久不能结案。致使时任按察使的王惟恂明知其情,却被层层关系网所困,被逼自缢,让朝野震惊。王鼎受命复审,经过艰苦访查,弄清受贿网,涉及巡抚一人、知府四人、同知二人、知县四人以及许多县吏、仵作等等,终于使得案情真相大白于天下,让违法乱纪者一一受到惩处,由此深得上下赞颂,“浙人颂为神明”。他如此勇敢铲除时弊,执法如山,显示出铮铮铁骨,本人也从不依人上爬,自律很严,同乡同族王杰时任宰相从未求其为己说话,儿子回陕参加考试,更是严禁其“见客”“见长官”走后门。他一生光明磊落,功勋卓著,可谓是国之重臣社稷栋梁。

学政是清代派往各省管理教育和科举事务的官员,源于宋代。明代除在各省设置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外,还分设各种道员,其中有一种以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的道员,称提学道,一般由京朝官简任。这种制度在清代继续沿用,雍正后统称“钦命提督某省学政”,一般就称为“学政”。学政多由朝廷从翰林院、詹事府官员中选任,由于学政还兼有在派往省份考试武生的职责,因而又加提督衔。清代的学政三年一任,逢子、卯、午、酉乡试之年的八月简放,其基本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主持“院试”,录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第二是主持各地检验生员学业的“岁考”;第三是主持作为乡试预备考试的“科考”。学政,属于朝廷派出使节,不受地方督抚节制,地位很高。

王鼎学政,开始时一直默默观察这位来自京师的副考官。刚到而立之年,就被皇上委以重任,派来江西这文人荟萃之地,何德何能?

后来见他谈吐谦和,为人低调而不张狂,然而做事认真踏实,为政作风颇为清廉,讲究实际而真心追求人才,对此王鼎心中赞喜。尤其力排众议擢拔“爱”字二十一号落卷,胆识不凡,王鼎自己也曾阅读过那篇文章,果然是遗珠,未推荐的房师事后也认可,无话可说心服口服。再到后来,见他果断废掉有传抄嫌疑的三篇已录之文,更是显示出敏邃锐眼和刚正不阿、严律公平的作风,这点更是很对自己脾气,令王鼎十分欢喜。

几番交谈,话很投机,甚觉这年轻人不同一般。

王鼎还与对林则徐有知遇之恩的张师诚相熟,觉得老朋友眼光果然不差。于是愈加欣赏和钦佩,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对林则徐来说,王鼎是前辈,威望很高的朝廷使节重臣。他的为人做事,早有耳闻,心中也一直很钦佩,故而林则徐十分庆幸这次有机会与他相识,珍惜这份忘年友情。

这次江西科考已近尾声,如同经历了一场战争一样,紧张而艰苦,一个多月来弄得林则徐十分疲惫。众目睽睽,责任重大,时刻绷着神经不敢怠慢,唯恐被人诟病,落下污点。经过努力,严格遴选和艰苦批阅考卷,共取正榜九十四名,副榜十八名,其中不少还是他的会试座师曹振镛当初任江西学政时培养的人才,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不辱使命,圆满完成首次官差,林则徐就要离开南昌,回京复命了。

发榜的喜庆锣鼓和鞭炮声中,林则徐终于如释重负,露出欣慰的笑容。

从头至尾陪在一旁组织和协调这次乡试的学政王鼎,撤“闱”那天中午,请林则徐吃面,第二天晚上又请他吃饭,这次喝了酒彻夜深谈,有些依依不舍。临走之前,又把他特意请到家里,摆宴为其饯行。

王、林二人的友情,由此开始。

日后的风云岁月诡谲政局中,他们的友情将会经历血与火的淬炼,更会显示出二人的生死交情。这是后话。

皇上耳目灵,早已知悉林则徐这趟出京做事,颇得各方赞誉。

于是,当用之人亦可多用,没多久嘉庆帝又委任于他。这次职责又重了一步,出任全国京城会试的十二房同考官,那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己卯恩科。

这次会考中,最令林则徐自豪的事是,本科状元陈沆出自他的举荐。

有才华之人,方可欣赏胸怀才华之人。

林则徐评卷提举的共五十余卷中,取者达十个人,这个比例已属相当高了。其间有一趣谈,与他共为同考官的龙汝言曾是嘉庆甲戌科(1814)状元,林则徐邀他画幅白菜,自己题诗云:“恰与状头商画稿,也期梦得一苗来。”果然,门生陈沆不负期望夺魁,梦想成真,这令他喜出望外,即刻挥墨绘一幅画《梦苗诗谶图》,以作纪念。他的兴奋之情还未结束,不忘给远在湖北任学政的自己房师沈维矫寄去一函,不乏炫耀地说:“状头陈秋舫素有才名,其文艺最所惬心。会榜名次稍屈,而于甲第大伸之,亦可云得一不恨矣。”

争强好胜,欲达一览众山小。官场中的林则徐,无法免俗。那里没有弱者的生存之地,更没有弱者的话语权。

自然,任何当头的,都愿意使唤能干的有想法的聪明手下,谁还喜欢用一个废物来耽误自己的事情呢?皇帝更是如此。嘉庆帝见林则徐依然慧眼能识人,那好吧,就让你继续去“识人”。就在这年九月(嘉庆二十四年,1819),他又派林则徐出去了,这回担任更大的职务,主持大西南云南的乡试,主考官。

其实,一般来讲担任主考官,当时还算是肥差。首先从户部领取程仪,就是一路上的差旅费,正主考待遇约二千两银子,副主考为一千两,而实际路途花费也就几百两便够。除了这笔丰厚的正式收入,乡试结束时,地方官场依惯例还有一份名为辛苦费的非正式的礼金赠送,多由一省的督抚或学政来转交,数额也大致与户部的程仪相当。这一明一暗两笔收入就可以使一名平时极为困窘的官员霎时阔绰起来。赴各地考官中,尤以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最为尊荣,顺天府就在北京,出任顺天府主考,是文官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可能也是最为肥差吧。

云南,天高地远,比起顺天府可是差之千里。

不过林则徐已很知足。

跋山涉水,一路辛苦,终于抵达云南乡试之地西南重镇昆明。

依旧是往日风格,住进贡院大门不出,拒绝所有闲客来访,一心投入考场公务。配合他的副考官是吴慈鹤,两人认真恪守,想着不负朝廷重任,为国家擢拔真正的优秀可用之才。这点从他出的题中便可看出端倪。

乡试须进行三场。

考试科目必须“八股”为先,首场又重在“四书制义”。每场考三天。

三场程序如下:第一场:四书制义;第二场:五经制义;第三场:策问。

首场四书题,一《论语》,次《中庸》,次《孟子》;如果第一题用《大学》,第二题则用《论语》,第三题用《孟子》。

五经题,首《易经》,次《书经》,次《诗经》,次《春秋》,次《礼记》。有前后颠倒者。

由此可见,不仅出题的范围有严格限制,甚至顺序都不能有前后颠倒。那么,对于考生而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体现自己独特的素质教育成果的地方,必须在这些考题的画地为牢中戴着镣铐起舞。第二场的五经题和第三场的策问题,没有首场那般严格的八股文,那是不是可以有些自由发挥呢?事实上,即使能够有点发挥,是否中举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后两场考试基本上不被重视,甚至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嘉庆十年(1805)起,有明确规定“先阅头场,后阅二、三场;先校荐卷,后搜落卷”。有人评价“今乡试会试,专重时文,二三场经、策,视为具数”。“具数”,就是凑个数,对于录取与否没有重要影响。

云南乡试,就这样在一片紧张肃穆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林则徐亲自拟出三道“四书制义”题:

首题: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此段文字出自《礼记.大学》第三章。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是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说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这段箴言大意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继续更新,强调不断革新。就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每人每天都要如此坚持。

也可引申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升华。

“文革”后杨绛写《洗澡》,也许就受此影响吧。

《庄子.知北游》里也说:“澡雪而精神”。

《礼记.儒行》里又说:“澡身而浴德”。

这跟革命者毛泽东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之意,也比较吻合。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解说此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均为各代士者必读之书。

林则徐翻出这部经典出题,对现状锐意改革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

次题: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此文出自《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读了三百多篇诗,应该会办政治,会办外交,如果把政事交给他,而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在辞令方面,又不能专对,读诗虽多,又有何用。

这体现了林则徐对“真才”的要求和标准,即具备“经世”抱负和实用本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会实际运用,不可枉背诗三百,却办不成实事,那所有的背诗都毫无意义了。

三题: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此题出自《孟子.离娄》。

其用意颇为深邃。

孟子这段话引用孔子之语,其含义是:“经典”其实先于孔子而存,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用文字把齐桓晋文之事记载下来,这种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文字记载就是“其文则史”了,而周公制礼作乐,也是经孔子之手删订诗书,整理而成。其义则“丘”(孔丘)窃取之矣,也就是说,儒家是通过解释经典从而阐发儒学大义的。

这里指的“义”,不止是“春秋”之义,实亦是“乘”及“梼杌”之义,孔子只“取”其义而非“作”其义。“齐桓晋文之事”,是春秋时期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故曰“其文则史”;鲁“春秋”各诸侯国的史册文本本身就有“义”,而这些“义”因得到孔子的认同与赞赏,所以就保存在《春秋》中;另方面,鲁“春秋”诸侯国史册文本本身有的没有“义”,或者虽有“义”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深义”,而对于这些无“义”或“浅义”的各诸侯国的史册文本,孔子则进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阐释发挥,从而也加进了自己的“义”。

我们通过林则徐出的此题,可再次窥见到他的内心世界的思想动态。

显然,他很认可世上一切经典全是经后人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再加以发扬光大的,而后起之人才,务须是敢于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真正实用、并以天下为己任的真才。

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内心写照,何尝不是对自己的鞭策和要求呢?

先不说其他,就从他精心拟出的这三道题,也可看出他这些年一贯思想脉络的蛛丝马迹,即立志提倡社会的改革思潮,提倡“经世致用”哲学理念和革新精神,继承优秀的经典传统“尊史”的基础上,再加以独立思考,敢作敢为敢当,以实现建立理想社会的人生抱负。

选择这样的乡试考题,良苦用心日月可鉴。

一如既往,林则徐和副主考吴慈鹤一道,细心校阅和逐个儿点评所有荐卷和落卷,他尤其秉持“俶诡浮薄之词,概斥勿录”的原则,致力选拔那些有志于学,务实可造,“不以小成自甘而浸淫风雅”的真才。

这次云南乡试,他们共录取正榜五十四名,副榜十名,还编写了《己卯科云南乡试录》,与吴慈鹤分写前后序,并从取中的卷里特意选择十四篇“文艺诗策尤雅者”,带回京城准备呈给皇上阅读。对此有人误会林则徐这是彰显自己,取悦皇帝。其实,按照清代科考条例,编写“乡试录”,正副考官从考场三场试卷每题遴选一篇,正考官写前序副考官撰后序,“撤闱”后提交刊刻,由督府呈送礼部,汇齐内阁收存,这是一贯的例行公事而已,并非林则徐的自作聪明,邀功请赏。

这次被录取的云南举人戴孙,后来中进士,始终与林则徐保持着师生情谊,他们这帮士子都异口同声称赞这次云南乡试为“自庄蹻启域,汉武制郡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也”。

务实的人,也从不放过踏察社会的机会。

借此机会,林则徐对云南社会现状和百姓生存情态,做了一次脚踏实地的考察和调研。其实在来的路上,他一路上用日记进行了详细记载。

他于七月二日进“滇黔锁钥”的古城镇远,翌日又匆匆起程,进入施秉地区。正值三十五岁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他,对西南大好河山充满了惊奇和喜爱,沿舞阳河畔古驿道一路思考察看,不时停下询问百姓,记录舞阳河一带的真实见闻。

他在日记里写道:

寅刻行,天明过文德关。关侧有五窍,窍中出泉,名云根五漏泉。又十里经相见坡,三重叠起,每陟一坡,则两坡皆见。行人相去数里,若觌面然。

这是对舞阳河畔景致的生动写照。

他所相见的坡,是舞阳三峡之一西峡的一个大坡。此坡的风貌,古诗有云:“上坡面在山,下坡山在面。相见令人愁,何如不相见。”

林则徐伫立坡上,俯瞰波涛汹涌的舞水,似银龙翻滚东去。

又远眺舞阳山貌,感慨更多。顿时,心潮澎湃,赋诗一首《镇远道中》:

两岸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盘陟崩石来无端,山前突兀复有山。

肩舆十步九扶掖,不尔倾蹶肤难完。

传闻雨后更险绝,时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来,峻坂驰驱九已折。

不敢腐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

描写得果真是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日记中接着记录:

辰刻刘家庄饭,又行经华严洞,舆匆匆舁地,以未得观为憾。

华严洞,是舞阳河北岸山麓的一处天然溶洞,景观奇特,尤其洞内古迹可观,林则徐由于赴任在即,未能一睹这黔东名洞,显然感到很是遗憾。

接下来又是:

又过望城坡,距施秉县十里,而全城在望。城南两山夹涧,俗传诸葛武侯凿以运粮者,明黔抚郭子章开之复塞。后黔督杨承畴,谓开此洞,可舟运至偏桥以达黄平,役千人此凿之,不通而止。谚曰:“若要此洞开,除非诸葛来。”盖山削水急,每为崩石壅断故也。午刻抵施秉县宿,县北有巴施山,南有秉溪,故名。

林则徐的日记,文字精练,概述鲜活,栩栩如生。显然做足功课,连诸葛亮凿洞运粮传说及明郭子章疏浚诸葛峡洞等事例,都做详尽记述,十分看重文化掌故的传承问题。

林则徐还留下一首描述这里风光的诗《相见坡》:

谁凿三重冈,亘此一长线?

相去十里中,行人屡谋面。

初如鲇竿升,渐学蚊磨旋。

每转必数折,一折辄百变。

乍登趾反高,俯睨颅或颤。

中坡势稍平,溪桥闭堤堰。

右挹左拍肩,豁然顾盼便。

三坡妙结束,屹立石如炼。

曲过岭七盘,岩逾关四扇。

行久仍在坡,往复疑有迹。

如去常山蛇,首尾互蜿蜒。

更如绕树雀,三匝不知倦。

他在《滇轺纪程》里,也有如下记录:

五月十三日,午正刻抵新乐县,行馆在城外。自定兴至此皆苦旱,黍苗出土不及寸,望雨甚切。

午抵磁州……自杜村至城,双渠夹道,其清如镜,芰荷出水,芦苇弥岸,翛然可赏。阅蒋砺堂尚书《滇轺纪行集》,知此渠乃国朝州牧蒋擢疏滏阳河成之,至今稻田资其霑溉。噫!何地不可兴利,顾司牧奚如耳。

六月二十一日(辰阳府城)……是晚雷雨大作,滂沱达旦。此地已旱四十余日,得此喜雨,交相庆也。

三十日,至玉屏县,行馆在城内。此地亢旱月余,田禾槁者十之七八。

他去裕州路上,突然遭遇大暴雨,河里发来洪水,村民和挑夫一起用力抬着他,跋涉蹚过没肩的河水,送到对岸才脱离险况。对此惊险经历,他十分感怀,作歌曰:

我心深感怀转伤,

为语司牧慎忽忘。

孜孜与民敷肝肠,

毋施棰楚加桁杨。

教以礼仪勤耕桑,

天下舆情皆此乡,

世尧舜世无怀襄。

一路艰辛,一路作诗,一路记录。

年轻的林则徐,另一半是诗人,充满着诗人的浪漫情怀,抑制不住诗情涌动澎湃;另一半才是官场上的政客,为朝廷东奔西忙,运筹帷幄,替皇上操心社稷之事。

归途上,路经武陟之地,他又偷闲作诗《防河四首》:

百万惊鸿何日定,

奏书频动至尊忧。

不仁讵合号河公,

欲击冰夷诉上穹。

恨甚波臣助淫虐,

灵威早晚靖龙宫。

楗竹搴茭未许迟,

千夫力挽万夫驰。

他的这些诗,以及其他的如《辰龙冈》《飞云岩》《鱼梁江》等篇,都是难得的佳作,后人评价称“纵横开合,宛是奏议,盖以诗当纪传时事,非复寻常登陟之作”,起笔陡峭,收笔淡逸,飞腾而入,用笔如神,云贵壮丽河山奇景神态跃然于纸上。

这里还需要提及的是,此次写的两首有关马的诗,一为《驿马行》,一为《病马行》,表达的思想均比较深刻。如《病马行》诗句:“千金一骨死乃知,生前谁解怜病骏?不令鏖战临沙场,长年驿路疲风霜。”尤其《驿马行》:

有马有马官所司,绊之欲动不忍骑。骨立皮乾死灰色,哪得控纵施鞭箠。

生初岂乏飒爽姿,可怜邮传长奔驰。昨日甫从异县至,至今不得辞缰辔。

曾被朝廷豢养恩,筋力虽惫奚敢言。所嗟饥肠辘轳转,只有血泪相和吞。

侧闻驾曹重考牧,帑给刍钱廪供菽。可怜虚耗大官粮,尽饱闲人圉人腹。

况复马草民所输,征草不已草价俱。厩间槽空食有无,徒以微畜勤县符。

吁嗟乎,官道天寒啮霜雪,昔日兰筋今日裂。临风也拟一悲嘶,生命不齐向谁说?君不见,太行神骥盐车驱,立仗无声三品刍!

这首长诗里,传递出作者强烈的平民思想,以及对日夜劳苦而得不到尊重的弱者大众即底层人民的由衷同情。此诗深得白居易《琵琶行》神韵,只是他在仕途上升时期,而白翁则已是“天涯沦落人”。

通过这些生动的诗歌描绘和真实的日记,亦可看出他一路了解民间疾苦,掌握社会现实动态的轨迹。民众是社稷的基础,尊重民意,励精图治,这是经世派“民为邦本”思想的重要核心。通过先后两次出京参加会试,广泛体察民情,这对林则徐进一步形成民本思想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踏察社会,这次他还有一项文学收获,那就是趁此机会创作出不少诗歌,并编册子《使滇小草》,后收入自己亲定本《己卯以后诗稿》里。其中描述张献忠的《江陵两烈使行》,称其为“滔天狂寇”,引起某些为他著传的后人不屑。其实,他写这样的诗很正常,从小受正统儒家教育成长的林则徐,也不可能写出歌颂造反者张献忠的诗句来,那样会被他所效忠的皇朝所不允许,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有人也许恨不得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可此番苛刻要求,林则徐那会儿肯定是做不到的。此一时彼一时。

林则徐在有生之年,参加清朝科举考试工作,后边还有几次。

但后来担任的不是主考,而是监考大员。

历代科考,不乏作弊者,其中“范文”作弊比较普遍,如同阴影一样笼罩在科举考场上。自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朝代都有自己的防范招数。宋朝开始采取糊名、誊录、锁院等严密制度,但作弊花样也变得越发刁钻,其中夹带成了最常用的作弊手段。

道光十二年(1832)六月,林则徐时任江苏巡抚,这年刚好是壬辰科江南乡试,按常规江苏安徽该科监考官应由安徽巡抚来担任,可道光皇帝却破例指派林则徐担任。尽管林则徐接到特诏令离八月乡试已很近,一到江苏便立即遵条例预先做好各项布置。开考后发现,考卷中“雷同”现象普遍,不少考生全篇抄袭几乎相同的旧文。考生偷偷夹带材料进考场,如典制、掌故的诗文和解释儒家经典的书籍以及写作策问的材料,再就是刻印的小本成文书和请人代写的文章。那时请私塾先生充当“枪手”较普遍,帮人写文一篇可得二三百文制钱到一元洋钱,文章大多拼凑前人文章,一篇多卖,互相传抄,类似于今日高考例文和拟题范文。加上阅卷官水平不同,雷同之文不一定都由一人阅卷,于是出现这篇被选中那篇却落选的情况。即使发现夹带情况,对当事人不做任何处罚,使得那些抄袭者仍然无所顾忌。

这次,林则徐决心杜绝此类弊端,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他的办法是,首先选用身体出色又文章极佳的考官。因阅卷工作量大,如果考场同考官身体状况文理水平不佳,会直接影响阅卷质量。清朝科举阅卷,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是大量的,就说誊录古人使用毛笔,书写速度慢,所需人手多,书手一省就要数百上千人。而江南人才集中,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多达一万四千人,如果安排十八个同考官阅卷,每个考官大约需评阅八百多份试卷。如果说,首场试卷可能还认真一点,那荐阅二场、三场试卷时,由于身体疲倦精神麻木等因素容易流于敷衍了事。尤其当时大多是年老的举人充任同考官,大多缺乏充沛的精力,而且有的还是“文理日就荒芜”,滥竽充数者不少。

林则徐认为,只有合格的考官,才可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于是他对负责考试的各类人员包括同考、提调、监试、收掌等进行慎重挑选,任用了一大批“文理优长精神振作之员”,淘汰了一批“年老荒庸滥行充数”者。同时,还专门对负责监考和阅卷的帘官进行考试,交卷时还会进一步要求这些考官自己注解所写词意的出处。不仅如此,林则徐亲自出文两篇,要求帘官们详细评论文章得失,并规定评语不许空洞浮泛,还把自己三次担任考官时所作批语印制成册,分发给考官们当范文。

清代帘官,则分内外帘,公堂后进有门,加帘隔开,帘内活动官员称内帘,帘外的为外帘。主考及同考官居内帘,主要职务为阅卷,加上助理人员提调、监试、收掌等也居内帘;外帘则是指监临、外提调、监试、收掌、誊录等官员所居,管理考场事务。内外帘官,不许相互往来,有公事在内帘门口接洽。

那会儿,同考官都有争先推荐的毛病。拿到第一场试卷后,大致浏览一遍后便定出好坏,将合意的放在一起,加批语推荐给主考官,稍不满意的就归入落选试卷之列,不做任何批示。同考官为将推荐的卷子尽早供主考官批阅,他们争赶时间,哪有时间再去认真阅看落选的试卷,只是随意点评了事。

林则徐对此曾不无愤慨地说:“似此校阅情形,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

连道光皇帝都怒斥过:“你们这些草率从事的房官,在考取之前,与其他许多读书人没什么两样,而现在对于落卷竟漠不关心,设身处地想一想,能够忍心吗?”

林则徐做出严格规矩:除了第二、三场试卷的批语不做要求外,第一场的四篇文章必须每篇批出。凡是含糊字眼,如“欠精警”“少出色”等,一概不许使用。同时,还要在中选文章揭晓后,再亲自将落选文章加以复查,如果发现首场文章不错,但却只点评了几行的,将据实报告皇上,给予处罚,以此来警告其他阅卷者减少惰性。如此一来,同考官们阅卷轻易不敢马虎草率了。

另外,请求皇帝宽延阅卷时间。林则徐考虑到,仅正科乡试首场的三篇文章一首诗,每份试卷就有两千多字,即使投入全副精力认真阅卷,每天也只能阅四十份,而每个同考官一共要阅八百份,按此计算需二十多天才可阅完一场。为了将落选的试卷全部审阅一遍,林则徐奏请皇上在不超过揭晓最后期限条件下,宽延几天。这样,时间充足,主考官和同考官可以仔细阅卷。

最后是,认真把住阅卷关,严惩夹带舞弊情况。做出细则:一、除了“策问”中援引语句可以不管外,凡发现文章中若有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雷同达三行以上的便要严惩;二、全部批阅落选试卷,发现与中选试卷文章雷同的,追查中选者,让雷同抄袭者很难蒙混过关;三、严惩抄袭舞弊者。主考官将雷同抄袭者的名字记下来,揭榜后将名单交由林则徐亲自查办。凡正途贡生监生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秀才,按照考场条例降级一等,罚他们做校对试卷抄本;假如是花钱捐纳而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人,以后不准参加应试;对全篇雷同抄袭的人,不管是谁,一律取消考试资格,永不准再考。与此同时,针对考场人员较多、进场拥挤的问题,林则徐下令事先统计两省各府、州、县参考士子的人数,根据人数多少,改原来一门进场为三门放行,并且把入场的时间、场门、顺序,制成清单。考场还增设茶水饮食的供应点,给考生提供方便。

据史料记载,林则徐曾连续三次担任江南贡院监考官。经他以雷厉风行实干作风和大刀阔斧改革精神进行整顿之后,江南贡院考场秩序焕然一新。至今江南贡院陈列馆,保留着他所定规约十二条,近两千字,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聪明务实的人做事,总是与众不同。

云南会试后,历尽辛苦的林则徐终于赶回京师复命,也与离别多半年的妻小团聚。虽然人前人后无比风光和威风,也挣到了不少辛苦费,可这一路颠簸受罪,遭遇风险,其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出色完成任务,不负皇命,自然是甚得嘉庆帝赞许。

凭着脚踏实地精诚做事,他也为自己打开了人生另一扇大门。

更大的舞台,正在等候着他去展现才华,去“经世”和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