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则徐:无双林则徐

林则徐:无双林则徐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看款识,竟是功业卓著、跟隐逸毫无瓜葛的林则徐所撰。近思林则徐,遥想林和靖,如何能不使人心生敬慕!可林则徐与林和靖何关?据说,此间林则徐还绘有一幅《孤山补梅图》,请在杭名士题咏。少穆即林则徐,题者为陈延恩。虎门销烟之举,惊世骇俗,然当时清廷舆论中不乏诬蔑林则徐“因禁烟而开衅列强”的鼓噪声。所以,当之无愧地,林则徐为中国楷模、民族英雄。

无双林则徐

信步孤山,见放鹤亭前悬有一联,云:“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遗草”,实是遗著也,名花,梅花也,谁不知者;又借“草”与下联之“花”对仗,不工也工!撰联者谓谁,如是高明,不过十四字,孤山、隐士、遗著、梅花,人文与地理,意境与世情都写到位了,且又活又巧,韵味无穷,诚杰作矣。一看款识,竟是功业卓著、跟隐逸毫无瓜葛的林则徐所撰。

近思林则徐,遥想林和靖,如何能不使人心生敬慕!可林则徐与林和靖何关?属同宗,抑或同姓而已。这使林则徐本能地对林和靖飘逸清高的追慕之情更加强烈,不仅补种梅树三百六十株,在每一株树上挂牌,禁止采折,更发起复修和靖祠和梅亭,并题联“我忆家风负梅鹤;天教处士领湖山”。又作诗:“湖山管领谁无负,梅鹤因缘已渐深;便拟携锄种明月,结庐堤上伙灵襟。”据说,此间林则徐还绘有一幅《孤山补梅图》,请在杭名士题咏。知道林则徐喜欢梅,七十二岁的阮元进京时,还带了一幅云南石画《孤山梅石图》赠他,他亦有谢示。

第一流士大夫如群芳中之梅花,铁骨檀心,玉蕊冰肌,堪称无双之品。而这不正是林则徐直面晚清飘摇风雨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和超人气度的深刻写照吗?放低了说:“百卉惟梅为最清,宜于山林之士,而其开独先,不与群芳凡艳为俦侣,以故诗人尤爱之。”林则徐还是个诗翁。当年,他偕友人陈嵩庆同游孤山,观新种之梅,就曾以诗表白心迹:

我从尘海感升沉,何日林泉遂此心;

墓表大书前处士,家风遥愧古长林。

湖山管领谁无负,梅鹤因缘已渐深;

便拟携锄种明月,结庐堤上伴灵襟。

查《林则徐年谱》,林则徐至少两次任官杭州。前次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十六岁的他由京官外放,走任杭嘉湖道,初抒抱负,从修海塘、兴水利到发展农业、大办义塾,莫不以勤劳见称,政绩斐然。殊不知,他的艺术修养同样值得称道,修缮名人祠墓,书竖碑文,扶树纲常,借以激励自己和后人。道光二年(1822),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墓,竣工之时,特撰《重修于忠肃公祠墓记》,指出于谦和岳飞、文天祥是“尚友信国,进而尚友岳忠武”的相承关系,还说修此类祠墓是关乎“言治”的大事。此外,他还到处访求林和靖遗墨。有一条收藏题跋可证:“孤山处士书,世不多见,此二手札笔意疏朗淡远,殆如其人,与文氏停云馆所刻果出一手。今得归少穆先生,虽禹稷颜子后先异揆,而食旧德之名氏,与舍家鸡而爱野鹜者,非可同日而语也。”少穆即林则徐,题者为陈延恩。

对于林则徐在浙江的“察吏安民”,道光皇帝如是褒奖:“汝在浙省虽为日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没有毛病,朕早有所闻。”道光帝的这番抚慰,使他愈发感到这是殊恩,不胜愧悚。奈何峰随路转,圣意难测。道光二十一年(1841),道光帝为掩饰鸦片战争败绩,追究历任粤督“废弛营务”,林则徐无辜获“罪”,被降三级留用。虎门销烟之举,惊世骇俗,然当时清廷舆论中不乏诬蔑林则徐“因禁烟而开衅列强”的鼓噪声。由是,他再度履杭,奉旨以四品卿衔赴浙协办军事。到浙后,却又被革去卿衔,谪往镇海。才一月有盈,突然又接圣谕,咐“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这一次,当他行经杭州,在杭诸公和百姓纷纷相送,乃留下“酒痕襟上话杭州”之句,不忘斯地给予他的情深意长。

自古“为君难”,雍正帝曾刻印一方。其实,为臣也难,譬如林则徐,官至一品,两为钦差,历官一十四省,谥文忠,可仍有诗“三叹作吏难”。幸他一生刻苦自励,以梅的品节为思想为骨殖,诚如其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终于发现,人是一个极复杂的复合体,而历史对某些人的定论却往往一叶障目。于是,我们见到的都是侧影、剪影、背影。在历史的现场,要做到把对方看个深邃,把自己推出来,真够难的!之后迅速进入角色,成就自我大业则处处是难。但,中国历史从来不乏几个自为其难者,且前赴后继。所以,当之无愧地,林则徐为中国楷模、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