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楼高莫近危栏倚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楼高莫近危栏倚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时间:2022-05-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楼高莫近危栏倚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世上最强烈的孤单,不是无人共枕、无人共食,而是无人能分享心中的感悟和脑中浮现的种种思想。长期见不到挚友令欧阳修如同陷入泥潭之中的青蛙,快要窒息了。分别当日,谢绛以东道主的身份为梅尧臣和欧阳修举行了一个饯行宴,宴席就设在清风镇的西禅竹林里。欧阳修谨记好友的劝慰,回到乾德,继续尽职尽责地做县令。在谢绛的邀请下,欧阳修携家眷前往邓州,住进了谢绛的府中。

楼高莫近危栏倚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世上最强烈的孤单,不是无人共枕、无人共食,而是无人能分享心中的感悟和脑中浮现的种种思想。在乾德,欧阳修虽然有知书达理的妻子相伴,可她毕竟是女子,只是略懂诗书,无法参与到学术讨论之中来。

当地学者寥寥,想要与他们探讨学术简直是难于登天,这令欧阳修时常感到憋闷。于是,他只能通过书信和远方的朋友一起探讨,互相学习。

长期见不到挚友令欧阳修如同陷入泥潭之中的青蛙,快要窒息了。当他听说阔别已久的好友梅尧臣被任命为襄城县事,谢绛被任命为邓州兵部员外郎、知制诰时,他兴奋极了。这两地距乾德都不远,这意味着他可以和他们二人时常相聚了。

梅、谢二人也同样十分想念欧阳修,他们同行至邓州之后,便写信邀请欧阳修与他们在清风镇相聚。清风镇位于邓州和乾德之间,欧阳修接到信后,恨不得立刻就赶过去,可是当时他的手中还有公事要处理,于是先回信一封,附诗一首,然后匆匆处理完公事,告假前往。(www.guayunfan.com)自上次见面已有五年,几位旧友再次相见时,发现彼此的脸上都添了许多岁月的痕迹,不由得感叹时光催人老。

忆昔识君初,我少君方壮。

风期一相许,意气曾谁让。

……

忻闻故人近,岂惮驱车访。

一别各衰翁,相见问无恙。

交情宛如旧,欢意独能强。

幸陪主人贤,更值芳洲涨。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节选)

清风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三人一同享受着徐徐清风,在河边漫步,在竹林中纳凉,在芳洲菱荷中欣赏美景,十分惬意。

菱荷乱浮泛,水竹涵虚旷。

清风满谈席,明月临歌舫。

已见洛阳人,重闻画楼唱。

怡然台郁写,暂尔累囚放。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节选)

夜幕降临,三人坐在船中,顺水漂流。看着水面上倒映着的皎洁的月影,听着湖边歌舫中传来的阵阵歌声,这样的日子令他们感到“交情宛如旧,欢意独能强”。

作为文人,见面所谈的话题自然也离不开文学。闲聊过后,三位好友便互相展示了各自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交流了这些年来在文学领域的心得体会。梅尧臣曾在《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中用“飘流信穷厄,探讨愈精专。道旧终忘倦,评文欲废眠”来描述当时的情形。

欧阳修将自己这些年来编著的《春秋论》、《春秋或问》、《诗解》等作品拿给两位好友看。梅尧臣和谢绛读过之后,赞不绝口。看到欧阳修能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他们都很为他感到高兴。

相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几日之后,三人就不得不再次分别,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上。虽然心中有许多不舍,可他们都知道,自己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可以任性洒脱的少年,他们的身上都肩负着为官的责任,所以必须尽其职责。

分别当日,谢绛以东道主的身份为梅尧臣和欧阳修举行了一个饯行宴,宴席就设在清风镇的西禅竹林里。宴席上没有珍馐佳肴,只有普通的饭菜,可是三人却吃得津津有味,足见情义深重。

临别前,梅尧臣送给欧阳修一首诗。在诗中,梅尧臣将欧阳修与晋代的陶渊明相比,称其与陶渊明一般,拥有高洁不屈的情操,宁可安于贫穷,也不向权贵低头。他同时也劝慰欧阳修,切不可因一时不济而郁郁寡欢、伤心伤身。欧阳修谨记好友的劝慰,回到乾德,继续尽职尽责地做县令。

同年夏天,为了防范西夏对宋朝的侵犯,宋仁宗广召壮士,扩充军力,同时在苏舜钦的建议下,重新起用之前被贬的“刚明鲠直”之文官。欧阳修被任命为复镇南军节度掌书记、滑州判官。

自接到任命起,欧阳修便卸下了县令一职,但由于现任滑州判官任期未满,他便难得有了一段短暂的假期。在谢绛的邀请下,欧阳修携家眷前往邓州,住进了谢绛的府中。

谢绛为人慷慨、乐善好施,欧阳修在他的家中见到许多年龄不一的孩子,一问才知这些孩子都是谢绛远房亲戚家的孩子,其中一些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另一些则家境过于贫寒,难以维持生活。谢绛得知他们的生活状况后,主动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独自一人承担起他们的生活。

以谢绛的俸禄,维持四十余口人的生活实属不易。欧阳修得知这一切后十分感动,由衷地敬佩好友的这份仁心仁爱,所以在谢绛家中小住时,他也不时地帮忙照顾一下这些孩子,尽一下自己的绵力。

虽然谢绛常常因公事繁忙,抽不出身陪伴欧阳修,但他并不觉得无聊。在谢绛家中,欧阳修以阅读谢绛这些年来的诗作为乐,一边阅读,一边赞叹他的诗才又上了一个境界。

在谢绛的诗作中,欧阳修读到许多描写当地百花洲的作品,那些描写令他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令他也忍不住想要前去看一看。于是,他独自去了位于城东南隅的百花洲。

初在谢绛诗中读到百花洲的景象时,他便已经被迷住了,不由得作诗来唱和谢绛的诗。他亲临之后,更是格外惊喜。鱼儿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亭亭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池内的荷花散发出沁人的清香。这样的景色令他诗兴大发,他自顾自地在水边吟咏起来。

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

岸边人影惊还去,时向绿荷深处跳。

——《鱼》

天高月影浸长江,江阔风微水面凉。

天水相连为一色,更无纤霭隔清光。

——《月》

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

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暮角起城头,归桡带明月。

——《和圣俞百花洲二首》

待谢绛忙完了公务,欧阳修便与他一起漫步江边,看月亮从高高的天空中投下一道清影,直直地浸入长江之中,感受晚风拂过江面时带给他们的清凉。看那水天相接之处,波光闪闪,令人沉醉。

在邓州,欧阳修过得自在闲适,唯一的遗憾是梅尧臣当时公务缠身,没能去谢绛府上与他同住。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欧阳修颇为可惜地写道:“南阳之居,依贤主人,实佳事,但恨圣俞不在尔。”

在谢绛府中小住时,欧阳修得知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他的恩师胥偃在京城病逝。初闻此事时,欧阳修心中一惊,虽然自上次一事后,胥偃与他已有嫌隙,不再与他来往,但欧阳修仍将胥偃视为自己最敬重的人,以父之情待之。想到自己初次离家后,胥偃对自己的照顾和栽培,欧阳修深感痛惜。

在《与刁景纯学士书》中,欧阳修感叹道:“嗟夫,世俗之态,既不欲为;愚诚所守,又未克果。惟有望门长号,临柩一奠,亦又不及。此之为恨,何足道也!”

滑州节度判官离任之日将至,欧阳修也要告别谢绛,前往滑州赴任了。然而,就在此时,谢绛却突染重疾。谢府上下四十余口人一时间乱了阵脚,情之所至,欧阳修便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代谢绛照顾起这个大家庭来。遗憾的是,谢绛最终还是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四十五岁。

谢绛去世后,欧阳修主动处理好友的丧葬事宜。谢绛一生清廉,家中“廪无余粟,家无余资”,无钱下葬,欧阳修便出面为谢绛置办丧衣,筹备葬礼。但是由于筹备到的资金有限,谢绛未能葬回富阳祖坟,而是葬在了邓州西南山上。

谢绛入葬后,欧阳修为他写了祭文和挽词,还作了《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安顿好谢绛的家人后,欧阳修决定去一趟襄城,与梅尧臣小聚一段时日,以此缓解心中的丧友之痛。

临行前,欧阳修望着好友长眠的地方,静静地站立了许久。随后,他转过身,离开了这个曾令他备感幸福,如今却装满痛苦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