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的氢弹发展何以如此之快_杨福家院士事迹

中国的氢弹发展何以如此之快_杨福家院士事迹

时间:2022-07-3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氢弹发展何以如此之快_杨福家院士事迹只有形成“科学扎根于讨论”的氛围,我们才有可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1958年毕业,一位留校,一位“消失”在高原之中直到最近,一些人还在思考并问及为什么中国发展氢弹如此快?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中国的氢弹发展何以如此之快_杨福家院士事迹

只有形成“科学扎根于讨论”的氛围,我们才有可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成功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后,法新社有一个评论:“中国人民爆炸热核炸弹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再次使世界专家感到吃惊。惊奇的是中国人取得这个成就的惊人速度。中国人在核方面的成就使世界震惊不已。”确实,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苏联花了75个月,英国花了67个月,法国花了102个月(据说还是靠了英国的帮助),而中国只花了32个月!美国人一些报告称,美国只花87个月,这是指从第一个氢弹原理试验算起;苏联、英国、法国都未做过这种试验;如果用这样的算法,那中国只花了26个月!

本文的两位作者杨福家和胡思得是物理系同班同学,在复旦大学草坪上留影。1958年毕业,一位留校,一位“消失”在高原之中(www.guayunfan.com)直到最近,一些人(例如,美国专家Tom Reed和Danny Stillman)还在思考并问及为什么中国发展氢弹如此快?我们曾回答:“第一,因为我国有中央集中领导,能动员国家的一切人力物力”,他们立刻辩驳说:“这个优势苏联也同样存在!”我们说,“第二,我们有很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同样辩驳:“苏联优秀科学家的数量更多!”我们最后列出了中国特有的优势:“我们倡导学术民主。有专业特长的资深学者与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相互启发,探讨着氢弹的奥秘。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说出了一些自己也吃不准的想法,但被有深厚功底的学者抓住并加以综合、升华,然后形成一个粗糙的方案,经过详细计算,认真分析,决定取舍。这种过程不知反复了多少次,讨论会一个又一个,夜以继日,座无虚席,最终才突破了难题,牵到了氢弹的‘牛鼻子’!”对于这一点分析,我们还没有听到美国专家进一步的辩驳。

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2]是我国氢弹理论设计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写了一副对联精辟地描述了中国攻克氢弹的经验:“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试想,如果当时搞氢弹的一批人中有一两个权威高高在上,而年轻人只知道盲从,这样能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解决难题吗?如果当时在场的某些人一直在想,这项研究成功后,哪些人可以获奖,谁将排第几位,这样能够形成生动的讨论氛围么?不论是这批默默无闻的献身于我国国防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还是数学家陈景润,他们在日夜奋斗时从来都是远离名利,他们出于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为了祖国的事业,不顾艰苦的生活条件,不断思索,终于以世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取得巨大的成就。

彭桓武院士

(以上三位为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也使我们想起了超导的故事,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H.Kamerlingh Onnes,1853—1926)发现超导现象,几十年无人解释其缘由,一些大科学家均为此“折腰”,到1956年,年仅25岁的年轻人施里弗(Schrieffer,John Robert)拜巴丁(John Bardeen,1908—1991)为师(作为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研究半导体并发现晶体管效应获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又因发现超导的BCS理论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立志解决这一世界难题。一天下午,他在公园中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但认为太简单了,吃不准,两天后向导师巴丁报告,巴丁立刻看出关键点可能已经找到,马上请年仅26岁的博士后库珀(Leon N.Cooper)与施里弗一起计算,难题终于解决,三人共同分享了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位复旦校友:左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四任院长胡思得,右为第五任院长朱祖良

这正是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海森伯的名言“科学扎根于讨论”的生动体现。只有形成这样的氛围,我们才有可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图片中为美国氢弹之父Edward Teller,其左侧是被称为“无花果”的钱绍钧院士(只见他结出的果实,不见他的花朵),1994年2月18日摄于美国劳伦斯利物莫实验室

【注释】

[1]本文合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刊于2006年8月20日《文汇报》。

[2]彭桓武(1915—2007),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1915年10月生于吉林长春。1937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肄业。翌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 Born),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和1945年分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1年8月后,曾两度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任所长的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45年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7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对分子结构提出过新的处理方法,在量子多体问题研究中提出了自洽场的推广理论,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