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求学与逃难_王憨山的事迹

求学与逃难_王憨山的事迹

时间:2022-07-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求学与逃难_王憨山的事迹画笔下的墨色,是血泪涌起的呐喊。从此,他的学名便叫王憨山,但同学乡人旧友都习惯了他原来的名字。有一次,王憨山与一位叫吴静波的同学为一个美术观点争论起来。这也与晚年王憨山画风相去甚远。这与后来王憨山的形象大相径庭,但这就是当年真实的王憨山,一个时尚者,一个叛逆者。以这种观点来解释王憨山的前后变化,很不靠谱。王憨山的目光被惊叫声吸引过去。

求学与逃难_王憨山的事迹

画笔下的墨色,是血泪涌起的呐喊。

1941年,王嘘云就读湘乡学校,分在第23班。他个头高别人一大截,体格强壮,非常爱好运动。据他的同学谢欣回忆:王行为大胆,特立独行,有组织能力,能说会道,在同学中,他是个中心人物。

有一天,国文老师刘先生正在大声诵读王嘘云的文章,这篇“家国论”,是作为全班范文而点评的。刘先生读完,说:“嘘云同学将家与国、民族与个人的关系论述得条理清晰,有论有据,行文跌宕有致,笔力老到刚劲,只是这毛笔字太秀气了。希望字如其文,男同学嘛,字要雄浑点。”

大家都笑起来了,只有王嘘云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放学后,他去找刘先生,问:“先生,你认为我学什么体为好?”(www.guayunfan.com)刘先生说:“嘘云……”他突然停住,又说:“我总觉得你这名字也太弱了点,难怪你的字写得这样清秀,而人呢,魁梧高大,字和名字呢,太秀气,回家跟你父母商量商量,名字改刚健一点。字嘛,学颜体。”

下学期开学,王嘘云就换了一个新名字:王憨山。

刘先生问:“是你自己取的还是父母取的?”

王嘘云说:“我自己。”

刘先生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有没有来历?”

王嘘云说:“没什么来历,我想厚重一点。憨者,仁厚宽实之态;山者,安稳不移之形。”

刘先生说:“好!说得有道理。”

从此,他的学名便叫王憨山,但同学乡人旧友都习惯了他原来的名字。所以,大家在非正式场合,仍然叫他嘘云,以至参加工作后,同事也这样叫。

在湘乡中学,王憨山不仅国文成绩好,美术课也数一数二,经常有同学向他索画。其中一位名叫刘光的同学特意向其要了一幅《荷花》。

事隔四十多年后的1987年,当王憨山在湖南师大举行画展时,此时已成为湖南师大教授的刘光,想起当年的往事,不禁即席赋诗一首:“少年会友见精神,出水芙蓉一片新。雀跃鹰翔风雨后,嘘云豪气憨山真。”

1942年,王憨山从湘乡学校毕业,算完成了初中基本学业。接下来,就是考更高一级学堂了。第二年春天,他考上了华中高等艺术学校(中专性质),但他只读了一个学期,有一位同学告诉他,说南京美专在益阳招生。因为抗战,很多高校迁往内地。南京美专这时迁到了益阳。益阳离王憨山老家大约就一百多公里。他一听,立即来了兴趣,立马和几位爱好美术的同学结伴到了益阳。很碰巧,他们几个都考上了。

王憨山在南京美专算个勤奋的学生,据同学谢欣回忆:高希舜先生很器重这个弟子。当时,学校虽然处于战火之中,但学术的气氛还很浓。整个湘乡一共有十五位同乡在这里读书。大家乡音相吸,常常聚在一起谈时事、谈专业,抱得很紧。

有一次,王憨山与一位叫吴静波的同学为一个美术观点争论起来。两个人开始还讲礼貌,说着说着就争吵起来,两人拍桌打椅,最后发展到来了一段“日本相扑表演”。这时,另一个湘乡同学吼道:“你们简直出湘乡人的丑,老大远跑出来,到这儿来打架。像不像话?”

两人才松了手。

几十年后,两人都成了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

青年王憨山任侠、好胜、时尚。

颠倒乾坤

虽然那时战火弥漫,但益阳还算安稳。一大批从前线撤退到这里的学校机关医院聚集在这儿,竟然让这小城有了“小南京”的味道了。

老师高希舜,那功夫的确了得。上课演示画线条,在丈二的宣纸上,荷杆从头画到底。王憨山看了,暗自发狠。他每天练线条,练得手腕酸痛。那时画画,他非常注重形似,可以说画物状形,惟妙惟肖。王憨山曾画一幅《百鸡图》,共有103只小鸡,在母鸡的带领下去草丛觅食。其中母鸡翅膀下半露半掩的雏鸡,毛发都清晰毕现。这也与晚年王憨山画风相去甚远。

在南京美专那两年的学习,王憨山完成了从一个乡下孩子到喝了点洋墨水的学生的转变。假期回来,在保丰这个闭塞的乡下,人们就见到了这么一身装扮的“洋学生”——穿着背带西裤,戴一顶礼帽,俨然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

有时又是另一副行头,宽袖长袍,长发披肩,带一顶礼帽。

总之,在老辈人的印象中,王憨山算个行为举止新潮怪异的人。

这与后来王憨山的形象大相径庭,但这就是当年真实的王憨山,一个时尚者,一个叛逆者。

王憨山放达不羁的形象,在今天认识他的人看来,几乎不可想象。

历史的真实,才是真实的历史。

青年时代的王憨山,原本就是一个富有叛逆性格的人,喜欢奇装异服。老年时代的王憨山,一身老农打扮,返璞归真。

非常强烈的对比啊。

有人说,无数英雄曾经驰骋疆场,却老来向佛,是灿烂归于平淡,平淡中有悲哀、有辛酸,更有省悟、了然红尘的洞彻的恬淡。

以这种观点来解释王憨山的前后变化,很不靠谱。

最贴切的理解应该是:王憨山一生不随流俗。不随流俗的人,他青年时代打扮怪异,当然是彻头彻尾的“不随流俗”;老年时代,一副老农样子更是不随流俗。你们都弄成个大艺术家的样子,你们画里弄点意识流,我画我的传统。我思,故我在,在红尘浮嚣的世界特立独行。

他的思想始终不随流俗,这才是他的独特之处。

在益阳,宁静的岁月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日寇想打通南北通道,地处中部的湖南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了,一些机关单位从长沙往更偏僻的西部内陆迁徙。湘西、黔东南等地,成了人们避难的去处。

益阳也不是宁静之所了。

飞机、大炮、流离失所的人们,战火、逃难、乱象环生的时局。向西、向西、向西北,学校、机关、逃难者……

国将不国,学校何以安生?

1944年,南京美专只得让学生结业,就地疏散。

王憨山往何处去?他最现实的选择是回老家,因为老家离益阳并不远,站在桃花江畔,满目凄凉,又不知所往。这个向来出美女的小县,此时已不复往日的宁静,到处是从外地逃来的难民

辚辚马车,一路路碾过。马车上坐着一群群从东部、南部逃生过来的人们,他们面目憔悴,衣衫褴褛,眼神惊慌。有人不停地催马夫快点快点。马夫用力地抽打着瘦骨乏力的老马。

一匹老马跪了下去。它无力再站起来。

逃难的一家人惊叫起来。

王憨山的目光被惊叫声吸引过去。这是一家三口,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女儿,大女儿怕有十六七岁了,小女儿约有十来岁的样子。妇人顿时吓得哭起来,不停地问马夫:还有什么办法没有?马夫摇头。

王憨山别过脸去,他不想看这一幕,因为,天天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远道而来的逃难者,他们的投奔地是西部某个县的亲戚家,当马匹无法送他们到达目的地时,那些异乡人,举目无亲,其惊慌是可想而知的。

“先生——先生——搭搭我们——”

“先生——”

只听马鞭一响,后面传来了一声惨叫。

“妈妈——”

王憨山回过头去,刚才那妇人倒在地下,两个女孩子围在她身边乱叫。

他的脚步停了下来,突然,转身向原路走去。妇人的手臂上有一道血印,他朝着绝尘而去的马车骂了一声。然后扒开女孩,察看了妇人的伤势,说“等等”。他飞快地跑上对面山坡,撸了一团桎木叶塞进嘴里,边嚼边走。然后,把嚼碎的桎木叶敷在妇人的手臂上,说:“放心,不会出血了。”

妇人望着这个素不相识的长发青年,问:“先生你是……”

王憨山介绍了自己,妇人感激不尽。然后说自己姓米,夫家姓宋,丈夫已在逃难途中死去,大女儿韵子,小女儿英子,是前去贵州投奔亲戚的。又说这儿人生地不熟,又没车子坐……

王憨云说:“我家离这儿不远,你们孤儿寡母,就跟我一路走吧。到了永丰,再作打算。”

妇人谢过,便叫起一双女儿,与王憨山往湘乡方向步行。

刚过宁乡碰到熟人,说家也不能回了,老家人都往外地跑。

既然家不能回,那就只好与这一大群人往西流浪了。

一路上,他与这家母女慢慢地熟了,互相照顾。米氏妇人才知道这位长发青年原来是美院的学生。逃难路上,每到留宿的地方,一大群人忙着写信、打听时局、联系亲人。他也和他们一样,在乱哄哄的时局里,逃生、联系亲人、打听信息。空下来,他就画画。

与一大群人逃难到贵州北部的一处县城,米氏妇人一家终于找到了亲戚,分手时,妇人说了一大堆感激他的话。王憨山无以为赠,从背包里找出一幅画送给了她们。

画面上,一双愤怒的拳头。拳头下是两个字:日本。

米氏妇人看懂了他的意思,说:“王先生,我们胜利后再会。”

王憨山说:“好的,我在这儿没什么亲戚,还得往西走,看看能不能遇上老家出来的老乡,听说有一些人逃到了铜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