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吕不韦投机步政途的故事

吕不韦投机步政途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吕不韦投机步政途公元前235年的一天,吕不韦接到一封来自秦王嬴政的信。异人一步登天,由落难王孙变成秦国的王位继承人,吕不韦的投机计划初步实现,他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临了。不久,吕不韦携异人随军返回秦国。为了取悦华阳夫人,吕不韦对异人与夫人的第一次会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子楚夫人本是吕不韦的妾。吕不韦的商业投资终于有了足够的回报。13岁的秦王政尚未亲政,吕不韦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吕不韦投机步政途

公元前235年的一天,吕不韦接到一封来自秦王嬴政的信。他拆信阅毕,立刻陷入了沉思。秦王嬴政在这封信中写满了对自己的责难之词,字里行间暗藏杀机,吕不韦顿时觉得千万把刀子从信中飞了出来,捅向自己。

早在几年前,吕不韦还是秦国乃至天下的掌舵者,年少的嬴政空有一个国君的名号。但是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的大权一点一点地失去……

这封信让吕不韦寝食难安,就此抛下一切逃往他国,还是出奇制胜放手一搏?难道自己英明的一辈子就这么完结了吗?前面的路看似有千万条,但实际上已经无路可走。想到这里,吕不韦彻底绝望了,他终于下定决心饮下毒酒,自杀身亡。曾经睥睨天下的传奇商人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政治投资

战国时期,商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商人们游走四方,积累起了可观的财富

早在春秋时期,一些商人便已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如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到了战国时期,虽然诸侯割据,战火不断,但商人的势力却急剧膨胀,甚至有一些商人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竟然能够左右政治风云。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吕不韦。

春秋时期的范蠡,是先从政再经商,而吕不韦却恰恰相反,从商人变成了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

吕不韦的转变是从异人开始的。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庶子,在赵国当人质。他生活困窘,很不得意。这一年,吕不韦经商路经赵都邯郸,见到异人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这便是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处。总之,吕不韦觉得他是个政治筹码,应该在他身上下笔大赌注。他决定资助异人谋取君位,创立更大的基业。

吕不韦对异人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长期被留在赵国当人质,即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的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

异人点头说:“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立刻接着说:“你很困窘,又客居在赵。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为你西去秦国游说,想办法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

异人对吕不韦感激涕零,顿首许诺:“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游说成功了,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刻玺为凭,相约立异人为继承人,并送了好多礼物给异人,命吕不韦为师。从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异人一步登天,由落难王孙变成秦国的王位继承人,吕不韦的投机计划初步实现,他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临了。但是后来秦赵两国又开战端,秦重兵包围邯郸,赵一怒之下要杀人质异人。吕不韦非常着急,用重金收买了看守,才使异人化险为夷。异人乘机逃入了秦军。

不久,吕不韦携异人随军返回秦国。为了取悦华阳夫人,吕不韦对异人与夫人的第一次会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华阳夫人出生楚国,对故国深怀眷恋,吕不韦就让异人身着楚服拜见夫人。华阳夫人一见果然大喜,加之异人言辞得体,华阳夫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异人,当下将异人更名为子楚。

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位,这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的一年中,子楚常为秦王出谋划策,尽心竭力。秦王觉得他一片忠心,而且考虑问题全面细致,对他大为赞赏。华阳夫人乘机进言劝秦王立子楚为太子,秦孝文王也早有此意。于是,他择一良辰吉日,当朝宣布立子楚为太子。

子楚虽然已经取得了太子的地位,但还有两个人让他日夜牵挂。这两个人就是依旧滞留在赵国的他的夫人赵姬和儿子。子楚夫人本是吕不韦的妾。当年吕不韦经商邯郸,曾纳一色艺绝佳的赵女为妾。一日,子楚到吕不韦处饮酒,偶然得见此女,惊为天使下凡,顿生爱心,便忍不住向吕不韦讨要。吕不韦见子楚竟打自己爱妾的主意,心中不快,继而想到自己为了子楚得势已近乎倾家荡产,事已至此,为何还吝惜一女子?万万不可让多年之功毁于一旦,于是便将爱妾送给子楚,只是隐瞒了赵姬当时已有身孕的实情。

赵姬到了子楚那里,几个月后便临盆产下一个男婴,取名为政。也就是说,公子政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他后来成为开疆辟土的秦始皇。但是子楚并不知情。

当年秦攻邯郸,子楚逃走的时候,恼羞成怒的赵人要杀子楚夫人和幼子。夫人听到消息,携子藏匿于娘家,得以大难不死。子楚被立为太子后,赵国为了与秦国结好,隆重地把赵姬母子送回了秦国。至此,一家人得以团聚。

秦孝文王是个短命君主,执政一年后就死了,子楚继位,这就是秦庄襄王。子楚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立政为太子,另外任命恩师吕不韦为相国,封他为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兑现了二人共享秦国的承诺。吕不韦的商业投资终于有了足够的回报。

君相冲突

秦庄襄王像他的父亲一样,壮年早逝,在位仅三年就与世长辞。于是,太子政继位,吕不韦继任相国,被年轻的秦王敬称为“仲父”。

此时,摆在秦王政面前的,是祖先留给他的一份庞大的遗产。秦国的国土经过不断扩张,已从关中扩展到相当于今日的陕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区,幅员可谓无比辽阔。这时,吕不韦还在继续进行着削弱东方各国的战争,秦国的蓬勃发展已无法阻挡。东方各国疲弱不堪,再也无力抗争,只等着被秦一个一个消灭,秦国统一中原已经指日可待。

13岁的秦王政尚未亲政,吕不韦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他身居高位,独断专行,操纵国政,名声大噪。当时,各国名流贵族盛行养士之风,吕不韦便以齐孟尝、魏信陵为榜样,广交诸侯权贵、三教九流,不久,吕氏门下便汇集门客三千。

一大批人才迅速集中到秦国,吕不韦让各家各派人士畅所欲言,集所闻所见,最后辑录成书,这就是汇集诸子百家学说、融合战国时期各国文化的学术巨著《吕氏春秋》。

由于吕氏门客来源繁杂,故而《吕氏春秋》一书不同于别的先秦诸子的著作,它内容庞杂,兼容并蓄,却又有所倚重。吕不韦以为,偏视使人目盲,偏听使人耳聋,偏虑使人狂妄,三处皆偏者,待人处事必不公正,福去祸来。因www.guayunfan.com此,《吕氏春秋》一书集中了当时流行的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观点,但特别倚重道家主张,可见吕氏门下道家势力的强大。因该书难以归类,故汉人将其列入杂家,流传至今。

这是令吕不韦非常骄傲的一本书。

但是,吕不韦逐渐有了新的威胁,那就是秦王政。随着政年龄的增长,他独断、专制、果决的性格日益显露出来。吕不韦大权在握,希望秦王政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君主,然而事实却并未遂他之愿,甚至刚好相反,于是君权与相权出现了冲突,并且愈演愈烈。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21岁。他已经登基八年了,马上就要加冕亲政了。吕不韦感受到了政对自己的威胁,因此就在这一年,他匆匆忙忙将刚刚编纂好的《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城中,公开宣称:有能增减一字者赏千金。当时竟无有一人能增减一字。《吕氏春秋》一书文字并非绝对上乘,无一人能增删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慑于吕相国的威势。吕不韦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借此向秦王示威,显示自己在国人眼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希望政能接受书中的观点,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受到自己的影响。

但是,吕不韦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他的做法非但未使秦王政有丝毫改变,反而使二人的矛盾更加激化。

吕不韦为相十几年,按照自己的思路,一反商鞅以来秦国形成的重农轻商的传统,实行农、工、商百业并举的方针,使秦国国力大增,首先在经济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吕不韦继续执行秦昭襄王时期制定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不断发动战争。

吕不韦鼓励门客们出谋划策,探讨统一中原之道。李斯从楚国慕名而来,投到了吕不韦门下。吕不韦发现他是个人才,不断提拔,最终,李斯被秦王政任命为相国,在以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国越来越富强,天下一统就在前方,但是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的矛盾却马上就要爆发了。

仲父之死

矛盾的爆发与一个叫嫪毐的人有关。

年纪尚小的秦王政继位初期,吕不韦欺他年少,与太后赵姬旧情不断。随着秦王逐渐长大,吕不韦怕引来杀身之祸,便想出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想借此摆脱太后的纠缠。

具体的计策是这样的:吕不韦从众多舍人中物色到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后生嫪毐,让其拔去须眉,冒充宦者,进宫当了赵姬的贴身侍从。赵姬非常喜爱他,从此不再与吕不韦纠缠不清。就这样,嫪毐以宦者的身份留居宫中,陪伴太后。

但是,事情的发展轨迹却偏离了吕不韦的计划。

不久之后,太后怀孕了。为了防止丑事败露,嫪毐与太后以避灾邪为名,迁居雍地,先后产下二子。嫪毐倚仗太后的宠幸,不可一世,干预朝政,权势几乎与相国吕不韦相当。太后亲自出面为他讨封,他被封为长信侯,赐居山阳地,仍嫌不足,又擅自占有太原、河西二郡为自己的封地。嫪毐生活豪奢,投机钻营、趋炎附势之徒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

无疑,吕不韦及嫪毐一伙的专权,让秦王政心怀不满。

秦王政正式登基后,便着手铲除吕、嫪集团。不久,便有人告发嫪毐不是宦者,与太后秽乱后宫,而且有谋反企图。秦王政闻报大怒。嫪毐得知自己已被人告发后,认为死到临头,便一不做二不休,真的造起反来。他假借太后印玺,调动军队抵抗秦军,后来兵败,落荒而逃。别人不知其踪。秦王政下令全国悬赏捉拿叛逆,生擒者赏一千万,杀死者赏五百万。不久,嫪毐果然被生擒,处以车裂极刑,太后则被迁入雍,打入冷宫。后来,秦王政为避不孝之名,才将太后重新接了回来。

吕不韦被嫪毐谋反事件所牵连。因为嫪毐是吕不韦所荐,缪毐谋反,吕不韦同罪,按律应诛。但秦王一方面感念吕不韦辅助先王夺嗣之功,不忍下手;另一方面看到诸侯贵族中为吕不韦求情者甚众,众愿难违;再者,他认为吕不韦与自己的矛盾焦点在于权力之争,只要借机削夺其权,便达目的,因此,秦王政仅仅免去了吕不韦的相职。

谁知吕不韦为相多年,在诸侯贵族中威望甚高,朋友众多,虽免相一年多,各国往来拜望者仍不绝于路。秦王政闻此,不禁怒火中烧。他不仅嫉恨吕不韦的威望超过自己,更怕有朝一日吕不韦不甘寂寞,聚众与他作对,于是便欲置吕不韦于死地。

公元前235年,秦王政差人送信给吕不韦,信中满纸责难之词:“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吧!”

见到这封充满杀机的信,吕不韦心中异常惊恐。他知道此次祸不可免,于是喝下毒酒自杀而死。

吕不韦已经成为过去,秦王政提拔了出身低微的李斯为相。李斯吸取了吕不韦覆亡的教训,对秦王政小心谨慎,言听计从。

纵观吕不韦的传奇一生,他当年重金钓奇,阴谋窃国,虽算不得光明磊落,但为相期间,却能积极发展经济,缓和国内矛盾,继续进行削弱东方各国的战争,为秦国的富强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他位高权重、封侯拜相引起了秦王猜忌,荣华富贵便如过眼烟云一去不返,他本人也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如果把吕不韦放到他所生活的战国时代去考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出身商人的吕不韦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历史先河,还让众多满腹经纶的门客,撰写出《吕氏春秋》一书。总之,吕不韦的一生,有闪光点,也有阴暗面;有功,也有过。他算得上是一个千古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