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_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_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时间:2022-02-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曹植七步诗的故事_七步诗的故事简介曹操在决定魏王世子以前,本来对曹植十分宠爱,很想让他继位。这当然引起曹丕的无比嫉恨,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当即下令处死了掌管司马门的长官公车令,并严厉训斥了曹植。在回书中同意拥立曹丕的占绝对优势。随即当场免了曹植的死罪。不过,尽管曹植在“七步诗”事件中保住了性命,却并不能改变曹丕对他的嫉妒和怀恨。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_七步诗的故事简介

曹操在决定魏王世子以前,本来对曹植十分宠爱,很想让他继位。这当然引起曹丕的无比嫉恨,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有一次,曹丕将当时很有文才的吴质秘密地请到自己府内商量对策,为了不被别人发现,是用一个巨大的竹筐抬进来的,对外只说竹筐内装的是布匹。这事被曹植的心腹谋士杨修知道了,迳直去报告曹操。曹操听了很生气,派人到曹丕门口暗地调查。曹丕得悉这一情况非常害怕,请教吴质该怎么办。吴质说:“这事很容易,明天你再用同样的筐子在同样的时间内,真的装一筐子布匹进府,让他们检查好了。”

第二天果真不出吴质所料,检查的人只看到一筐布匹,回去向曹操报告。曹操恨杨修挑拨他们父子兄弟的关系,也不大喜欢曹植了。

本来,曹操每次出征,文武百官到城外送行时,曹植总是满口锦绣,大讲一番称颂父亲功德的话,左右幕僚无不注目,曹操听了也是笑逐颜开。曹丕文采不及弟弟,在这种场合下,只好神情沮丧地站在一旁。但曹操自从对曹植有了看法,对他送行时那些歌功颂德的话,反倒感到有点华而不实。而曹丕听了别人帮他出的主意,每次送行,他只伏在路旁,哭泣不止,左右大臣以为他特别伤心,个个叹息不止,曹操也觉得还是曹丕更诚恳实在些。

又有一次,曹操为了试探曹丕和曹植谁更有才干,故意让他们各出邺城一门,又严令守门军士不许任何入出门。曹丕先出城,见守军不让出门,只好退回。曹植听说这种情况,便请教杨修该怎么办。杨修说:“你奉魏王的命令出城办事,哪个敢阻挡,就杀了他!”曹植便这么做了。开始曹操还认为曹植比曹丕有能力,后来了解到又是杨修出的主意,便更恨杨修,同时对曹植的印象也更坏了。

曹植本来是个直率随便、任性好动的人。这件事发生后,他还像原来一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天,曹操有事外出了,他在一个随从的怂恿下,竟然坐着马车在宫中驰道上乱跑,并且打开了只有皇帝才能开启的“司马门”(皇宫的外门)。这种违反宫法、大逆不道的事,自然使向来纪律严明、执法如山的曹操大为恼火。他当即下令处死了掌管司马门的长官公车令,并严厉训斥了曹植。

在两人的多次斗争中,曹植总是失败的多。这因为曹丕的政治手腕比曹植强得多。他们身边的“智囊”,曹植只有杨修、丁仪、丁廙几个文人,而曹丕则有贾诩、华歆、陈群等大臣帮忙,地位和手腕也强多了。

当曹操征询贾诩的意见,该立谁当王世子时,贾诩沉默不答。曹操一再催问,贾诩才微微笑着说:“刚才我正在想问题。”曹操问他想什么,他说:“我正想着袁绍和刘表父子间的事情。”这个回答非常巧妙,因为袁绍和刘表都是在继承人问题上废长立幼造成混乱,最后失败了的。曹操一听哈哈大笑,也就作罢了。但因为杨修、丁仪等人很有才华,他们又常常在曹操面前夸奖曹植,事实上曹植的文才影响确实很大,后来人说天下文章有一石,曹植就有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来历。所以,曹操最后又就立嗣问题对百官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书面征询。在回书中同意拥立曹丕的占绝对优势。就连宫中伺侯曹操左右的人等,因为得到了曹丕的好处,也都说曹丕的好话。曹操是注重大局的,终于决定立曹丕为王世子。为了巩固世子曹丕的地位,才借故杀了曹植的主要谋士杨修。剩下丁仪、丁廙兄弟,只能陪着曹植喝闷酒,关起门来发牢骚的份儿了。

当曹操病逝于洛阳的时候,作为魏王世子的曹丕正在邺城(魏王都城,今河北临漳西)坐镇。临淄侯曹植在自己的封地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只有曹彰带着兵马从长安赶到洛阳。来者不善,他开口就问主持丧事的贾逵:“先王的玺绶现在何处?”这不明明是要以武力夺取王位吗?

贾逵马上板起脸来回答:“家中有长子,国中有王世子,你可不该问先王玺绶的事!”曹彰是个武夫,吓得不敢再多嘴。

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曹丕跟曹彰下围棋,侍从们送来了枣子,一种是有毒的,一种是没有毒的。曹丕知道记号,专拣没有毒的吃,曹彰吃了有毒的枣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办了丧事,拥护曹丕的大官们赶紧把曹操的灵柩运往邺城,并抢着以卞王后的名义,立曹丕为魏王。第二天,华歆也从许都拿着献帝命令曹丕继承魏王和丞相,兼领冀州牧的诏书赶来了。

曹丕顺利地继承了父位,执掌了大权。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想起了三弟曹植。过去是平等的兄弟,而现在是君臣,地位完全不同了。恰巧二十几个兄弟都来为父王奔丧,惟独曹植没来,这便给他找到一个堂皇的借口。于是,曹丕立即以魏王的名义,命令大将许褚率三千铁甲兵赶往临淄,把曹植、丁仪、丁廙提到邺城,先下令处死丁仪、丁廙及两家男丁,然后就来对付曹植了。

他命令把曹植带来,厉声训斥道:“我和你在感情上虽然是兄弟,可是在道义上却属于君臣!你怎么敢蔑视礼法,不来为先王奔丧?”

曹植这时落在曹丕手下,又有这么个大把柄,他还有什么说的呢?只有一个劲地叩头谢罪:“我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曹丕继续威严地说:“先王在世的时候,总夸你文思敏捷,我却没有面试过你。现在限你七步,就在七步之内,要成诗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诳之罪!”www.guayunfan.com

曹植微微抬起头,说:“请大王出题。”

曹丕说:“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我们兄弟为题赋诗,但诗中不准出现‘兄弟’的字样,起来试试吧!”

曹植听了,缓缓地走动,不到七步,诗已顺口而出: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有的书上记载,没有第二、三句。全诗用同根生的萁、豆比喻同父母的兄弟,用萁豆相煎来比喻兄弟不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对曹丕沉痛而严肃的责问,是批评,也是规劝。

当曹植吟诵刚毕,一直关心着他们兄弟相争的母后——卞太后本来躲在屋里听着,这时痛不欲生地走出来,哭着对曹丕说:“做哥哥的为什么要这样狠心地逼弟弟呀!”

曹丕这时也有些感动,慌忙离开座席对母后说:“臣儿不敢!我只是要告诫他改一改那狂傲的脾气。请太后放心!”随即当场免了曹植的死罪。

不过,尽管曹植在“七步诗”事件中保住了性命,却并不能改变曹丕对他的嫉妒和怀恨。曹丕借封地为名,把他和其他几个兄弟都调离京城,分别遣送到遥远偏僻的地区去当王,其实是为了把他们隔离看管起来。

为了防止分封到各地的弟兄们呆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一股势力,曹丕还老是要他们搬地方。曹植自然是首当其冲,先把他从地区富庶、户口封邑较多的临淄,贬爵到穷苦的安乡(今河北省晋县东),接着又改封鄄城(今山东濮县东),这里更是个闭塞的小地方。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逝世,他的儿子曹睿继位后,对曹植这位皇叔表面上很尊重客气,实际上仍然严加防范和限制。从建安25年到太和六年,短短13年间,曹植被迁封6次,每到一地刚开始熟悉和习惯一点,就被迫搬迁,生活始终像浮萍一样,无法安定下来。

他郁郁不得志,年仅四十一岁就英年早逝。而曹丕比他早死5年,在年仅40岁的盛年死去。他们兄弟间的“萁豆之争”,只能留下了千古遗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