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藉智慧晏子立不败的故事

藉智慧晏子立不败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藉智慧晏子立不败在齐国,甚至在整个春秋时代,管仲和晏婴都是人们常常相提并论、一直津津乐道的两个贤相。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五十多年。晏婴的生活十分俭朴,他身穿布衣,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菜,很少吃肉。晏婴回到齐国时,原来宅子旁边的民居都被拆毁了,高大宽阔的住宅已经建成。崔杼事先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埋伏下士兵,非常顺利非常痛快地将齐庄公杀死了。

藉智慧晏子立不败

在齐国,甚至在整个春秋时代,管仲和晏婴都是人们常常相提并论、一直津津乐道的两个贤相。

与能够大刀阔斧地改革、可以左右国家格局的响当当的管仲相比,晏婴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小人物”。尽管他是三朝国相,但他身上的品质和秉性,我们在很多凡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比如他中立的态度,比如他的节俭、正直、廉洁、胸无块垒。

既然能够在齐国的动荡不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一直被各种势力所拥护,并且能够长寿,那么,这个“小人物”身上,必定是有一番大学问的。

节俭品格

晏婴的节俭很出名,这在先秦时代是非常少见的。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五十多年。晏弱去世后,晏婴穿着粗布丧服,头上和腰间系着麻带,手执竹杖,脚穿草鞋,每晚睡草席,枕草枕,每日只喝些稀粥,完完整整地为父亲守丧尽孝三年。这样的习俗在当时早已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他的家仆都看不下去了,劝慰他:“现在的大夫们已经没有这样尽孝的了,您何必呢?”

晏婴诚挚地说:“我还算不得大夫,所以要守丧。”

晏婴的生活十分俭朴,他身穿布衣,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菜,很少吃肉。这样的生活跟平民没有什么区别,跟其他贵族相比,就更显得清贫了。晏婴深深地知道富而不骄、贫而不恨的人很少,但他就立志做这样的人。因为只有安于贫,才能乐于善。有如此的想法和胸襟,晏婴不得不被人佩服。

有一次,一个使臣被齐景公派到晏婴家中,恰逢中午,于是他便和晏婴一道用餐。使臣看到晏婴的生活如此清贫,深有感触,回去便把情况对齐景公说了。齐景公过意不去,就给晏婴增加俸禄,晏婴不肯接受,说:“我的生活还能过得去,若我把这些财富用来赈济贫困和受灾的人民,是掠取国君的美名,还不如国君直接去这么做;若是高官厚禄,骄纵妄为,最后导致落罪而亡,这是很不明智的,不是君子所为。”

齐景公说:“同昔日的齐相管仲相比,你这点俸禄真的是太少了。”

晏婴回答:“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在这个问题上,或许正是管仲的一失,我的一得吧!”

这样一个衣食有节、不纵私欲的人,对齐景公封给他六十个邑,当然更是推辞不肯接受。晏婴的回答充满哲理:“人的欲望是不可能满足的。如果我的欲望没有满足,加上六十个邑就满足了,岂不危险?我并不是厌恶财富,而是怕失去它。况且,富有和享乐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人的私欲不能消灭,但也不可以无限扩张,否则就很危险了。”

晏婴的居所处于齐都临淄城中靠近市场的平民区,整日尘土飞扬,而且房屋狭小、阴暗、潮湿。齐景公想为晏婴在高处盖新房,晏婴推辞说:“臣的祖祖辈辈都住在那里,我不能发扬先祖的事业,能够住在那里已经很不错了!靠近市场,生活方便。”

齐景公笑问:“那你知道市场上货物的贵贱吗?”

晏婴回答:“当然知道。”

当时齐景公滥用刑罚,很多人因受刖刑(挖掉膝盖骨)而不能行走,于是,有需求就有供给,市场上便有卖假腿的。晏婴借题发挥,轻轻地说出六个字:“鞋子贱,假腿贵。”

齐景公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晏婴的意思,不再滥用刑罚。

但是齐景公还是趁着晏婴受命出使晋国之际,命人为他重建住宅。晏婴回到齐国时,原来宅子旁边的民居都被拆毁了,高大宽阔的住宅已经建成。晏婴向齐景公谢了恩,然后找人拆毁了新宅,把被拆的邻里住宅复建,并且还有所改善,让人们回来居住。齐景公很生气,晏婴解释说:“臣觉得有好宅子不如有好邻居。”

后来晏婴出使楚国,楚人问他:“你贵为相国,理当美服饰、盛车马,以彰显齐国的荣盛。你怎么骑着瘦弱的马,穿着破旧的衣服来呢?还听说你这件狐裘,已经穿了三十年了,你是不是过于吝啬了?”

晏婴笑答:“我自居相位以来,父辈有衣裘、母辈有肉食、妻族无饥荒,同时,依靠我救助的还有七十多户人家。我个人虽然节俭,但富于三族,能解除群士之难,这不是更显示出君王的德行吗?”

楚人听后深深叹服。

中立态度

齐庄公崇尚武力,而晏婴在政治方面倾向于文治,所以两个人对于治国的方针大相径庭,经常达不成统一意见,齐庄公也就不怎么重视和喜欢晏婴。

齐庄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下面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荒诞不经。有一次,齐庄公饮酒作乐,派人召见晏婴来到宫中。晏婴入座后,乐师奏乐歌唱:“扫兴啊扫兴,寡人真扫兴,寡人想不明白,你为何还不辞行?”

乐师在齐庄公的安排下,先后演唱了三次。晏婴当然能够听出其中的意思,生气地离开了所坐之处,盘腿坐在厅堂的地上。

齐庄公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入席,反而远坐在地上?”

晏婴不卑不亢地回答:“臣听人说,诉讼的人要坐在地上。我2017-02-19 将要与陛下争论,怎敢不坐于地上?我常听人说,倚仗自己人多势众而不讲义,倚仗自己强大而不讲礼,一味追求勇武而不用贤人,必将遗祸于后。陛下正是这样的人,而且不听我良言相劝,我请求辞职!”

说完他走出朝廷回到府中,将官印文件呈还给齐庄公。

晏婴对别人说:“国君为人民谋福利,我就接受他的爵禄,为民做事;国君不为国民,这样的爵禄我怎么能取,这样的官职我怎么能要!”

就这样,面对齐国混乱的政局、荒淫无道的国君、狼狈为奸的群臣,恪守传统的晏婴显得异常矛盾。一方面他要遵循旧礼制,按君臣之道办事;另一方面他又对旧贵族的腐败痛心疾首。

后来随着齐庄公的被弑,齐国的政权又辗转地落到几个人的手里。

齐庄公的被弑与一个大夫的夫人棠姜有关。这个大夫叫崔杼,齐庄公喜欢上了他的漂亮夫人棠姜,于是,齐庄公不顾君臣之礼,屡次到崔杼家里去同棠姜鬼混,还非常过分地把崔杼的帽子拿到朝堂上显摆,崔杼怀恨在心。

有一次,齐庄公又去崔杼家中与棠姜寻欢作乐。崔杼事先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埋伏下士兵,非常顺利非常痛快地将齐庄公杀死了。杀红了眼的崔杼连齐庄公的许多随从和大臣也不放过。当时晏婴正在崔氏的宅院门外,他的随从问:“您是否愿意为国君而死?”

晏婴回答:“国君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

随从又说:“那您就赶紧躲开这里吧!”

晏婴反问:“这又不是我的罪过,我为什么逃亡?”

随从担心晏婴的安危,但一下子被问得没有了主意,于是悻悻地说:“那就回府吧!”

晏婴反问:“国君死了,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作为君主,就是要主持国政;作为臣下,就是要为国家做事。因此,如果君主是为了国家人民而死,臣下就要同他一道去死;假如他是为了个人私欲而死,臣下就不必随他去死。”

说完,他打开大门走进院内,头枕在齐庄公的腿上号啕大哭。

有人劝崔杼杀掉晏婴,崔杼说:“他是有威望的人,留下他可以笼络人心。”

所谓风水轮流转,被逼弑君的崔杼也注定不是长命之人,仅仅过了几年,崔杼及他的党羽就被大夫庆封给灭掉了。庆封执掌了齐国大权,但是他的专横跋扈引起了公族的不满。庆封准备除掉异己势力,事先派人通知了晏婴。晏婴不满于庆氏专权,也不敢得罪庆氏,当即表态:“我的家族没有什么势力,不能为你们出力,我晏婴也没有什么心机可以出谋划策。虽百无一用,但也不会泄露任何消息,这个自请放心就是了。”

庆氏的党羽见晏婴如此说,也就不对他多做什么。

也许有人认为晏婴胆小怕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保全自己已经相当不易,如果高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注定是死路一条。晏婴正直的人品和中立的态度,以及对待突发事件机智的处理,使他在齐国的几次政变中九死一生,没有白白丢掉性命。吴国的公子季札跟子产惺惺相惜,来到齐国与晏婴也一见如故。季札有先见之明,了解了当时的态势之后,劝告晏婴说:“齐国政局不稳,不久还会发生一次叛乱,你赶快把封邑和权位交还给国君,以免牺牲于灾变。”

晏婴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马上听从了季札的劝告,交还了封邑和职务,净身跑到海边居住了一段时间。不久,栾氏和高氏联合发动祸乱,晏婴又一次幸免于难。政局稳定后,晏婴又被接回都城,继续自己的职务。

长寿秘诀

晏婴在齐国的混乱局势中得以自保,使他能够历尽沧桑,辅政将近半个世纪,功垂后世。在激烈的政治倾轧中,晏婴凭借他的明察秋毫、机敏过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当时的华夏,正处于旧社会解体、新制度初建的转型时期。理想主义的晏婴一边哀叹旧贵族的腐败没落,对旧贵族以及各阶层之间的残酷斗争感到痛心疾首;一边又试图用传统制度拯救社会,用传统的礼乐来安定人心,所以他内心挣扎得很辛苦。他一直幻想着君爱民、民拥君这样一个理想的政治局面,但是这一切在当时的齐国却很难想象,不过,齐景公在位时终于有了些眉目。

最后,晏婴在憧憬中死去。晏婴的死让全国上下的民众都很哀痛。当时齐景公正在郊外巡游,听到晏婴的死讯,驱车匆匆赶回都城。入了城,他下车徒步前往晏婴家,边走边哭,非常悲恸。齐景公到了晏婴的遗体前,伏尸大哭,叹道:“你在我身旁,能够经常不断地提醒劝谏我,使我免于大错。没有你,齐国的社稷还能依赖谁呢?”

晏婴之所以受人爱戴,司马迁的一番评价可谓中肯:“晏婴身为三朝辅相,力行节俭,为国所重。身为国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在朝中,国君征求他的意见就直言相告;不询问他,他就自正其身。国君有道,他积极效力;国君无道,他量力而行。可做则做,不可做则止。这就是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为相,名显于诸侯的原因。”

晏婴很长寿。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卫生、医疗条件极差,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一个劳心劳力的政治家能活到高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晏婴一生忙于政事,没有养生长寿方面的论述,但从有关典籍和家乡人们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窥到这位政治家长寿之道的秘诀,在此总结为四点:

一、仁者爱人。晏婴非常仁慈。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核心理念。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理念,遇有灾荒年份,国家不发粮救灾,晏婴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劝谏君主赈灾,使君主深受感动,也使百姓爱戴。他对内爱民,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齐国对鲁国应该以礼相待,以德报怨,这样鲁国就自然会尊重齐国,如果鲁国不识好歹,那就再从长计议。晏婴的这些举动受到了许多诸侯国的赞誉。

二、胸怀坦荡。晏婴是齐国国相,在为官时期一直清清白白、公公正正地做人,主张廉洁是为政的根本,是道德的依托。晏婴管理国家秉公无私,能够以身作则,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就不办。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婴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有了善良无私的心地和坦荡广阔的胸襟,寿命自然不会短。

三、衣食简朴。晏婴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临近市场潮湿喧嚣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齐景公见晏婴妻子“老且恶”,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坚辞不纳,其他的靓丽女子他也不要。晏婴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修身养性,清心寡欲。

四、心态自www.guayunfan.com然。晏婴是一个乐观豁达、心性自然的人。他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他曾辞退了自己的一个门客,原因是这个人三年都没有指出过他的过错。孔子称赞他是“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这表明了他随和大度,注重自身修养的品格。晏婴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能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成是自然规律。他始终能够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态,身心健康,自然长寿。

晏婴的机智和低调让他在政治倾轧中免于杀身之祸,而他的随和、简朴、心性自然让他得以长寿,看到人世间更多的风景。在那个战乱频发、生存堪忧的时代,晏婴本身已经成为一道高风亮节,龟年鹤寿,厚重且飘逸的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