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简单硫化物矿物类

简单硫化物矿物类

时间:2022-01-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辉铜矿其成因有内生与外生,内生常形成于富铜贫硫的热液矿床中,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形成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下部,为地表形成的CuSO4溶液下渗与原生铜硫化物反应形成的次生矿物,常与铜蓝、斑铜矿共生。辉铜矿是含铜最富的硫化物矿物,可作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石原料。在氧化带中可分解为褐铁矿等铁的氢氧化物矿物。
简单硫化物矿物类_结晶矿物学

二、简单硫化物矿物类

简单硫化物矿物类,即由S2-、Se2-、Te2-等简单阴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矿物。它包括:

(一)A2S族

这一族矿物主要包括辉银矿、辉铜矿。其主要特征见表14-2。其他特征如下:

1.化学成分

辉银矿:成分中常出现有Cu、Pb、Fe、Se、Te等呈类质同象替代关系的元素,其中Cu、Se特别常见,且替换Ag与S的数量比较大。

辉铜矿:成分中常有Ag、Co、Ni代替Cu。

2.晶体结构

辉银矿:晶体结构为赤铜矿型。如图14-1所示,S位于立方体的角顶与中心,Ag位于两个S之间呈直线型排列。

img343

图14-1 辉银矿晶体结构(左图为立体结构,右图为俯视)

辉铜矿结构复杂。

3.成因产状与矿物共生组合

辉银矿主要产于含银硫化物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产于铅锌矿石、含金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铜矿石、钴镍矿石中,在石英方解石脉中与自然银、自然金、方铅矿、闪锌矿、角银矿、紫水晶等共生。

在地表,辉银矿很快变为自然银。强光照射下,辉银矿表面变暗。

辉铜矿其成因有内生与外生,内生常形成于富铜贫硫的热液矿床中,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形成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下部,为地表形成的CuSO4溶液下渗与原生铜硫化物反应形成的次生矿物,常与铜蓝、斑铜矿共生。在外生条件下辉铜矿可在内陆湖泊相沉积形成。

辉铜矿在氧化条件下易分解为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在不完全氧化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表14-2 辉银矿、辉铜矿主要特征

img344

4.鉴定特征

辉银矿:铅灰色,密度大,弱延展性,低硬度,抛光性差。

辉铜矿:暗铅灰色,密度大,弱延展性,酸中常呈绿色,表面常与孔雀石伴生。

5.用途

辉银矿为提取银的重要矿物。银具有导电性强,延展性好的特征,为电子工业、发电设备、仪器材料及医药、化工、摄影、首饰工艺品等行业中的重要材料。

辉铜矿是含铜最富的硫化物矿物,可作为提炼铜的重要矿石原料。

(二)方铅矿、辰砂、磁黄铁矿族

这三族矿物种主要包括方铅矿、辰砂、磁黄铁矿,它们的主要特征见表14-3。其他特征如下:

表14-3 方铅矿、辰砂、磁黄铁矿主要特征

img345

1.化学成分

方铅矿:成分中常含Ag、Cu、Zn、Fe、As、Sb、Bi、Cd、In、Tl等元素,高温时常与Pb形成类质同象固溶体;低温时从方铅矿中溶离出来常以多种矿物微包体存在于方铅矿中,Se以类质同象形式代替S形成方铅矿-硒铅矿系列。

辰砂:成分比较纯净,常含有少量的Se、Sb、Cu、Te机械混入元素。

磁黄铁矿:非计量化合物。成分有Ni、Co、Mn、Cu等类质同象代替Fe;Ag、Zn、In、Bi、Ga、Pb及铂族元素等均以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于磁黄铁矿中。

2.晶体结构

方铅矿:晶体结构为典型的氯化钠型。即S2-呈立方最紧密堆积,Pb2+充填于全部的八面体空隙中,S与Pb的配位数均为6,如图14-2所示。

辰砂:晶体结构为变形的氯化钠型。如图14-3所示,在平行c轴方向上出现有-S-Hg-S-Hg-S-螺旋状排列,这使其具有旋光性。

磁黄铁矿:晶体结构为红砷镍矿型。如图14-4所示,S离子作六方最紧密堆积,Fe离子充填于所有八面体空隙。在结构中由于Fe可呈二价或三价,导致一部分八面体空隙出现空位。

img346

图14-2 方铅矿晶体结构(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img347

图14-3 辰砂晶体结构图(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img348

图14-4 磁黄铁矿晶体结构(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3.成因产状和矿物共生组合

方铅矿为分布广泛的金属硫化物之一,主要形成于岩浆期后热液环境中。可产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矿床中,与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共生;也可产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与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矿物共生。在地表可形成沉积成因的方铅矿。在氧化带,方铅矿常可变为铅矾、白铅矿等含铅矿物。

我国方铅矿主要产地为云南金顶、广东凡口、甘肃厂坝、青海锡铁山、湖南水口山等。

辰砂为典型的低温热液的标型矿物,为碱质环境下沉积的矿物。常与辉锑矿、雄黄、雌黄、黄铁矿、石英(玉髓)、方解石等矿物共生。

外生条件下,也可形成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下部。

我国是世界上辰砂的主要产出国家,主要产地为湖南的辰州、晃县,贵州的婺源、铜仁等地区。

磁黄铁矿可形成于各种内生地质条件下,形成于基性岩体内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中,与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产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矿床中,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铁闪锌矿、毒砂等矿物共生。出现在高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钼矿等矿物共生。在氧化带中可分解为褐铁矿等铁的氢氧化物矿物。

4.鉴定特征

方铅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密度大。

辰砂:红色及猩红色条痕,密度大,硬度低,金刚光泽。

磁黄铁矿:暗青黄铜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有磁性。

5.用途

方铅矿为提取铅的最主要矿石原料。含Ag高时可回收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晶体可作为红外探测器和检波器材料。

辰砂为提取汞的主要矿石原料。单晶体可作为激光调制材料,为主要激光技术材料之一。

磁黄铁矿为制作工业硫酸的原料之一。含镍高时可综合回收利用。

(三)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族

这三个族包括的矿物种主要为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次要的还有纤锌矿(ZnS)、硫镉矿(CdS)、硫锰矿(MnS)、黄锡矿(Cu2FeSnS4)等。主要矿物种的常见特征见表14-4。其他特征如下:

1.化学成分

闪锌矿:成分通常不纯净,常含有Fe、Mn、Cd、In、Tl、Ga、Ge等类质同象元素和Cu、Sn、Sb、Bi等呈机械混入物的元素。其替代元素的种类、含量与其形成环境条件密切有关。一般情况下,高温下形成的闪锌矿Fe的含量也高,最高时Fe可达阳离子的26%,形成了富含Fe的闪锌矿亚种,被称为铁闪锌矿(Fe>8%)。当压力增大,S浓度增高,介质的pH值升高时,则不利于Fe置换Zn。

黄铜矿:成分中含有许多种呈机械混入物和固溶体形式存在的元素,如Ag、Au、Mn、As、Se、Te、Ge、Ga、In、Ni、Ti及铂族元素等,种类十分复杂,含量变化比较大。

斑铜矿:由于结构中常存在着缺席构造,成分变化比较大,常含有黄铜矿、辉铜矿、铜蓝等显微包体和固溶体。成分中常含有Ag、Bi、In、Ga、Pb、Sb、As、Co、Ni等元素的机械混入物。

表14-4 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主要特征

img349

2.晶体结构

闪锌矿:晶体结构为典型的闪锌矿型,如图14-5所示。结构中S离子作立方最紧密堆积,Zn离子间隔充填1/2的四面体空隙。每个Zn离子被四个S离子包围,形成四面体配位。Zn、S的配位数都为4。结构中所有四面体联结方向一致,整个结构具有四面体对称。在结构的(110)面上分布着数目相等的S、Zn离子,其面网密度大,因此闪锌矿具有{110}完全解理。

img350

图14-5 闪锌矿晶体结构图及晶体形态图(引自潘兆橹,1993)

黄铜矿:晶体结构为衍生的闪锌矿型。如图14-6所示。结构中Cu、Fe离子可以有序或无序的代替Zn的位置。离子的配位特征、四面体联结方式均与闪锌矿相同。高温时离子无序替换则使晶体结构呈闪锌矿型;低温时离子有序替换则使原呈等轴的闪锌矿型降为四方的黄铜矿型,整个结构呈四方四面体对称,且{110}完全解理由6组降为2组。

img351

图14-6 黄铜矿晶体结构图(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斑铜矿:晶体结构随形成温度的高低而变化。高温时呈具有缺席结构的反萤石型,结构中S呈立方最紧密堆积,Cu、Fe分布于所有四面体空隙中。所有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低温时晶体结构则为沿3次轴拉长的变形的反萤石型结构,即三方斑铜矿晶体结构。

3.成因产状与矿物共生组合

闪锌矿主要形成于热液作用的地质环境下,也可形成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矿床中。形成于高温热液的闪锌矿,则富含铁(FeS>12%),常与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等矿物共生;产于中温热液的闪锌矿,则含FeS=4%~8%,常与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生;存在于低温热液的闪锌矿则含FeS<2%,与方铅矿、车轮矿、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矿物共生;形成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闪锌矿常与钙质榴石、透辉石、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共生。在氧化环境下,闪锌矿易氧化溶于水而流失,当围岩为碳酸盐时可形成菱锌矿。

我国闪锌矿产地比较多,主要产地为云南金顶、广东凡口、甘肃厂坝、青海锡铁山、湖南水口山等。

黄铜矿为形成环境比较复杂的硫化物矿物之一。常产出于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或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黄铜矿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钒钛磁铁矿等矿物共生;形成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黄铜矿常与石榴石、透辉石、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共生;高温热液环境下形成的黄铜矿与黑钨矿、锡石、辉铋矿、辉钼矿、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等矿物共生;中温热液环境下形成的黄铜矿与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黝铜矿等矿物共生;低温热液环境下形成的黄铜矿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辉银矿、方解石、重晶石等矿物共生;在外生条件下,也可形成沉积的黄铜矿。

在风化环境下,黄铜矿可蚀变为孔雀石、硅孔雀石、黑铜矿、水胆矾、蓝铜矿等矿物,也可在次生还原条件下转为斑铜矿和辉铜矿。

我国黄铜矿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云南、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地区,甘肃的金川及西藏地区。

斑铜矿为分布比较广泛的铜的硫化物矿物,常可形成于不同地质环境中。产于与基性岩浆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斑铜矿与黄铜矿、钛磁铁矿等矿物共生;产于热液环境下的斑铜矿常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辉铜矿等矿物共生;产于接触变质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斑铜矿与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等矿物共生;形成于次生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斑铜矿可与辉铜矿等矿物共生。

斑铜矿稳定性比较差,在表生变化时可被辉铜矿和铜蓝交代;在氧化带易蚀变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等。

4.鉴定特征

闪锌矿:树脂黄色,树脂光泽,平行{110}完全解理,常与方铅矿共生。

黄铜矿:黄铜金属色,条痕绿黑色,性脆,低硬度。

斑铜矿: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呈蓝紫斑杂的锖色,硬度低。

5.用途

闪锌矿为提取锌的最重要的矿石原料,矿物中的Cd、In、Ga、Tl等元素可以综合利用和回收。其单晶体可作为紫外半导体和激光材料。也可作最佳的红外窗口材料。

黄铜矿为提取铜的重要矿物原料。

斑铜矿为提取铜的矿石原料。

(四)辉锑矿族与辉钼矿族

这两个族包括的矿物种主要有辉锑矿、辉铋矿、辉钼矿,它们主要特征见表14-5。其他特征如下:

表14-5 辉锑矿、辉铋矿、辉钼矿主要特征

img352

1.化学成分

辉锑矿:组分较纯净,含少量的呈机械包体出现的As、Bi、Pb、Fe、Cu、Au、Ag、Hg等元素。

辉铋矿:成分中常含有与Bi呈类质同象关系出现的Pb、Cu、Fe、Se、Te及As、Au、Ag等元素。

辉钼矿:组分比较纯净,可含有与Mo呈类质同象关系出现的Re、Se、Te和呈固溶体存在的铂族元素。

2.晶体结构

辉锑矿:晶体结构为链状型。即由S与Sb离子紧密联结组成三方锥状锯齿链,链平行c轴延伸。链内S与Sb距离为0.25nm,链间离子距为0.32nm。链内化学键为较强的离子-金属键,链间化学键为弱的分子键。所以晶体沿链的延伸方向c轴呈柱状,也沿链间产生{010}完全解理。

辉铋矿:晶体结构相似于辉锑矿结构。

辉钼矿:晶体结构如图14-7所示,为层状型。由S-Mo-S构成三方柱,Mo位于柱的中心,S位于柱的角顶。柱之间以共棱构成三方柱状层。该层与由S组成的八面体层沿c轴相间排列。三方柱状层内化学键为共价-金属键;八面体层内为余键-分子键。当构成每两层重复时则形成多型2H-辉钼矿;而构成每三层重复时则形成多型3R-辉钼矿。还可见到有混合的多型2H+3R。自然界产出辉钼矿大多数为2H型;少数为2H+3R型;3R型特别少见,且Re主要出现于3R型的辉钼矿中。

img353

图14-7 辉钼矿晶体结构(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3.成因产状与矿物共生组合

辉锑矿主要形成于热液环境条件下:在中温热液矿床中辉锑矿与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矿物共生;在低温热液矿床中辉锑矿常与辰砂、石英、萤石、重晶石、方解石、铁白云石、雄黄、雌黄等矿物共生;也可形成于温泉的沉积物或火山的升华物中。在外生氧化条件下,易于分解形成各种锑的氧化物如锑华、方锑矿、黄锑华等矿物。

我国湖南新化锡矿山以产辉锑矿而闻名于世界。

辉铋矿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热液环境条件下,也可出现于接触交代变质的矽卡岩与花岗伟晶岩中,很少形成独立矿床。在接触交代矿床中,辉铋矿与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绿帘石、符山石等矿物共生;在高温热液条件下,辉铋矿与黑钨矿、辉钼矿、锡石、黄玉、绿柱石、钾长石、毒砂、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在中温热液矿床中,辉铋矿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共生;在花岗伟晶岩中,辉铋矿与白钨矿、电气石、磷灰石、绿柱石、钾长石等矿物共生。

在外生氧化带中,辉铋矿易氧化变成泡铋矿、铋华、氯铋矿等矿物,这些矿物常呈辉铋矿假象出现。

我国江西、广东的钨锡矿床中常产出辉铋矿。

辉钼矿为分布比较广泛的矿物,主要形成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中和热液环境条件下,在云英岩化花岗岩、斑岩中也产出。在高、中温热液锡石、黑钨矿石英脉矿床中,辉钼矿常与黑钨矿、锡石、辉铋矿等矿物共生;在云英岩化花岗岩中,辉钼矿与绿柱石、黑钨矿、石英、白云母等矿物共生;在斑岩型钼矿中,辉钼矿呈网脉状、浸染状,与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在接触交代的矽卡岩中,辉钼矿与石榴石、透辉石、白钨矿、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在表生还原环境下可形成非晶质胶体状的辉钼矿,呈黑色粉末,与辰砂、蓝钼矿共生。

在外生氧化条件下,辉钼矿变为黄色粉末状的钼华或呈辉钼矿假象的钼钙矿。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钼大国,主要产地有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的金堆城等地区。

4.鉴定特征

辉锑矿:铅灰色,金属光泽,柱状晶形,解理面上有横纹,易熔。

辉铋矿:浅铅灰色,条痕不易变黑,强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高。

辉钼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硬度极低,解理极为完全,呈片状。以其密度大、光泽强、条痕呈灰绿色而区别于石墨

5.用途

辉锑矿为提取锑的主要矿物原料。锑主要用在冶金工业中作耐磨合金。高硬度锑铅作为印刷金属材料。也可制造成锑的化合物用于纺织工业、玻璃生产、橡胶工业中。

辉铋矿为提取铋的重要矿物原料。铋可作为制作易熔合金、特殊玻璃、化学试剂的材料。

辉钼矿为重要的钼矿石原料,也是提取铼的唯一矿石材料。钼常用于制作钼钢和其他多种合金材料,常应用在化工、染料工业中。

(五)雄黄、雌黄、铜蓝族

这三族主要包括的矿物种为雄黄、雌黄、铜蓝。它们的主要特征见表14-6。其他特征如下:

表14-6 雄黄、雌黄、铜蓝主要特征

img354

续表

img355

1.化学成分

雄黄:成分比较纯净,仅有微量的Tl、Pb呈类质同象或吸附态存在。

雌黄:成分中可含有Sb、V、Ge、Hg、Se等类质同象替换元素,其中Sb可达2.7%;Se可达0.04%。

铜蓝:成分较干净,可含有少量的混入元素Se、Ag、Pb等。

img356

图14-8 雄黄晶体结构中的分子环(左为立体图,右为俯视图)

2.晶体结构

雄黄:晶体为分子型结构,如图14-8所示。由4个As和4个S组成As4S4环状分子,环内As与S间以共价键联结,环间以分子键联结。对于As4S4环状分子,4个S排列成正方形,4个As排列成四面体,二者中心重合。每一个S与2个As联结,每一个As与2个S和另一个As联结。

雌黄:晶体为层状结构,如图14-9所示。As、S离子联结成层,层平行(010),层内As被3个S包围,S被2个As联结,层内离子间为共价键联结,层间为分子键联结,因此会产生{010}完全解理。

img357

图14-9 雌黄晶体结构(左为俯视图,右为前视图)

铜蓝:晶体为层状结构,如图14-20所示。结构中有两种类型的S离子([S22-、S2-)和Cu离子(Cu+、Cu2+)。Cu2+与3个S2-组成等边三角形,相互间以角顶相联结成六方平面网,S2-也一方面构成六方网上下两边四面体所共用的角顶。四面体中心为Cu+且彼此间相互以底面相对。以直立的[S22-联结。整个结构为三角形联结的层与四面体联结的层沿c轴堆积而成。

img358

图14-9 铜蓝晶体结构(左为前视图,右为俯视图)

3.成因产状与矿物共生组合

雄黄为典型的低温热液标型矿物。主要形成于低温热液环境下,也可出现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喷气沉积物中,在外生条件下可发现于煤层中,系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与含砷溶液反应的产物。低温热液中雄黄与雌黄、辉锑矿、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文石、石英等矿物共生;温泉沉积物中雄黄与雌黄、辉锑矿等矿物伴生。在空气或阳光下,雄黄会变为红黄色粉末。

雌黄也是典型的低温热液标型矿物。主要形成于低温热液环境下,常与雄黄、辰砂、辉锑矿、白铁矿、文石、石英、石膏等矿物共生;也可产于火山升华物中,与自然硫、氯化物等矿物共生;外生条件下形成于煤层和褐铁矿中,系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与含砷溶液反应的产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As2O3,系溶于水的有毒化合物。

铜蓝主要形成于外生环境,为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常见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交代蚀变的产物,与辉铜矿共生。热液形成的铜蓝比较少见。还可形成于火山升华物中,为硫质喷气的产物。

在氧化条件下铜蓝可分解形成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

4.鉴定特征

雄黄:条痕浅橘红色,硬度低,有完全解理。以颜色、密度区别于辰砂。

雌黄:柠檬黄色,硬度低,有极完全解理。以解理发育与自然硫区别。

铜蓝:靛青蓝色,低硬度,块体哈气变紫色。

5.用途

雄黄与雌黄二者都可作为提取砷的主要矿石原料。砷主要用于杀虫剂、制革药剂及木材防腐剂。用于制造乳白色玻璃和消除玻璃中浅绿色色素的氧化剂。也可与其他金属结合形成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雷达部件。铅砷合金可作为子弹头。砷化镓可作为半导体材料。二者可以作为中药材料。

铜蓝为提取铜的矿物原料,一般与其他含铜矿物一起可作为铜矿石原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