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炎黄合建中华

炎黄合建中华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炎黄合建中华黄帝先后战胜了炎帝和蚩尤之后,又和共工、夸父、刑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于是,他委派官员到南方将炎帝及其族人一齐接回繁华的北方。从此,炎黄二部,加上蚩尤的九黎部落,以及共工、夸父、刑天的百姓,共同劳动,和睦相处,不断融合,生息繁衍,终于形成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华夏族。炎、黄二帝为民兴利,功绩卓著,受到人们的无比尊敬和爱戴。

炎黄合建中华

黄帝先后战胜了炎帝蚩尤之后,又和共工、夸父、刑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共工也是炎帝的后人。他人面蛇身,长着红色的头发,长期住在水中,是一个水神。阪泉大战结束后,共工一直想为炎帝报仇,于是就爆发了他和黄帝的后人颛顼(zhuān xū的战争。(详情见第十七则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

颛顼是传说“五帝”中的第二人。共工作为炎帝的子孙,一直想和颛顼争夺首领的位子。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不休。众所周知,共工打颛顼就是打黄帝,说明他对黄帝有无比的痛恨。但是共工是个莽夫,战而不胜之下,怒气难填,竟一头撞在不周山上,自己虽然死了,不周山却也撞变了形。在神话中,传说不周山实际上是天和地之间的一根柱子,也可以叫做擎天柱。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天地之间的柱子被撞折,天向西北方面倾斜,这样就使得天上本来不动的日月星辰发生了移位。而地,也在东南方添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就出现了江湖河海。

关于夸父的叛乱,也是令黄帝十分惊心的。夸父曾经随同炎帝、蚩尤一起攻打过黄帝。前文曾说夸父是在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决战中被杀,其实,那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这里说的夸父的再次叛乱有两种可能,一是夸父当时未死,一是这个夸父不是先前的那个夸父,而是他的子侄辈。

不过,说到夸父,一个“夸父追日”的故事到不得不简单说一说,这也是我国历久不息的古代神话之一。传说当时有一座山叫做成都载夭,山上有一个人长得特别奇怪。他的耳朵上盘着两条蛇,手上拿两条蛇,就像一个今天的玩蛇人,这个人就叫夸父。

夸父不自量力,要和太阳一起比赛跑,竞跑到太阳里面去了。这太阳可不比大地上,里面热得不得了。他渴得要命,就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黄河水、渭河水被他喝干了,可是,他还渴。怎么办,他就想去喝北方大海里的水。但是,他还没走到头,就渴死了。他手上的一把手仗掉下来,在北方大地上化成了一片鲜艳的桃林。再一个的叛乱者,就是刑天。

刑天原来是炎帝的大臣,在蚩尤失败后,他也打着炎帝的旗号领兵造反了。

刑天反心早有,但每次都被炎帝制止住了。这次,他见勇猛的蚩尤惨遭屠戳,再也忍耐不住,竟手提利斧,只身闯到帝都涿鹿,来杀黄帝。

黄帝这时气势正旺,所以也没召集兵士,就手执宝剑,与刑天单打独斗起来。

两人你来我往,斧剑相撞,旗鼓相当,不知不觉,两人竟一直从涿鹿杀到常羊山上。刑天在这里使足了力气,抱起大斧向黄帝砍去。黄帝使了个闪身计,使刑天扑了个空。待他一个趔趄站立不稳时,黄帝手举宝剑,就势砍下了刑天的头颅。

刑天死后,虽没有了头,但身体还是会动,并用胸前两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拿着利斧,继续在大地上挥舞了好一阵子。晋朝著名诗人曾以诗赞他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就是说刑天到了死,也没有丧失自己的战斗意志。

黄帝看到了刑天临死的悲壮,心中感慨万分,他虽然胜利了,但心里却说道:“刑天的确是一个无畏的勇士,不死的英雄!”

黄帝在恍惚中回到了帝都,万众夹道欢呼,百官弹冠相庆,但出乎意料的是,黄帝这时却没有心思庆贺打败蚩尤、共工、夸父、刑天等人的胜利。

他在想:蚩尤、刑天,他们过去都是炎帝的部下和后人,多年来,炎帝不辞辛劳,尝百草,定五谷,为民兴利,深孚众望,阪泉战败,被发配到南方,却毫无怨言。蚩尤、刑天反叛,本来是要夺我的宝座,可他们却打着为炎帝的旗号,所以,若继续让炎帝驻守南方,说不定还会有人声称为炎帝复仇铤而走险。而炎帝作为一个战败者到了南方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尽心民事、政事。尤其使人感动的是,蚩尤、共工反叛,说是为他复仇,他却极力反对,认为战争是凶神,是罪恶,会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与痛苦……

黄帝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哥哥,流放南方的处置是一个错误。于是,他委派官员到南方将炎帝及其族人一齐接回繁华的北方。

从此,炎黄二部,加上蚩尤的九黎部落,以及共工、夸父、刑天的百姓,共同劳动,和睦相处,不断融合,生息繁衍,终于形成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华夏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炎、黄二帝为民兴利,功绩卓著,受到人们的无比尊敬和爱戴。传说炎帝在位140年,死后,人们把他葬到他当年曾经泡洗过药草的他塘旁(在今湖南)。至今洗药池犹存,炎帝陵犹在。陵墓的四周古林掩翳,清水环流,召来众多炎黄子孙来这里游赏和凭吊。

黄帝自从打败蚩尤、夸父、刑天之后,也老了,他不再游行宫,赏歌舞、而是尽心国事,有时还到田间,作坊亲自操作。一天,他从首阳山采了铜(那时青铜器才刚刚出现,还是陶土器时代),在荆山铸鼎。等到鼎铸成之后,他也累死了。

黄帝死后,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把他葬在风景优美的桥山之上,(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山下沮水环绕,长流不断;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

桥山之麓,建有巍峨的黄帝庙。庙内古柏参天,枝干粗大,其中有一棵高达十几米,树干下围约有10米的古树,据说乃当年黄帝亲手所栽,至今还长得古朴健壮。庙中大殿的中央,悬挂着“人文之初”的巨幅匾额,表示了后人对这位代表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祖先的崇敬和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