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炎黄子孙飞翔太空

炎黄子孙飞翔太空

时间:2023-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炎黄子孙飞翔太空一、“神舟一号”:横空出世,天地往返“神舟一号”飞船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炎黄子孙飞翔太空_跟我上太空

炎黄子孙飞翔太空

一、“神舟一号”:横空出世,天地往返

img80

“神舟一号”飞船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王永志说。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img81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天

二、“神舟二号”: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img82

“神舟二号”飞船

img83

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升空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三、“神舟三号”:百折不挠,揽月不远

img84

“神舟三号”飞船飞行实况模拟图像

“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三号”在全载人状态下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四、“神舟四号”:低温发射,零的突破

img85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升天

9个月后的12月30日,也就是2003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img86

“神舟四号”飞船安全返回

img87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五、“神舟五号”:四次试验,飞天梦圆

2003年10月15日,中国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

img88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六、“神舟六号”:成就辉煌,再进一步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新的挑战,进行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img89

“神舟六号”飞船

img90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