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黎族_唐宋民族史

黎族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黎 族_唐宋民族史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汉人不断移居今海南,黎族与中原的关系日益密切。宋朝在这一地区实行顺俗而治的政策,封当地酋长为地方长官,利用他们对广大黎族人民进行统治。在宋朝对黎族地区的统治过程中,由于当地黎民不堪忍受日益繁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多次掀起反抗斗争。

黎 族_唐宋民族史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俚”“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黎族先民即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见于刘恂所撰《岭表录异》。隋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今琼山)、儋耳(今儋县)、临振(今崖城)等郡。汉人不断移居今海南,黎族与中原的关系日益密切。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黎族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封建因素迅速增长。唐朝与南海诸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位于交通要冲的海南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贞元五年(789年),唐朝在海南岛设置琼(今琼山)、崖(今琼山东南)、儋(今儋县)、振(今崖县)、万安(今万安)等五州二十二县,奠定了海南郡县建置的基础。天宝八年(749年)前后,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遇风漂流到振州、崖州,发现当地的居民已是一年养蚕八次,收稻两次。唐朝与黎族地区通过封赐与朝贡关系进行贸易交换,中原的产品由朝廷封赐而进入黎族地区,海南出产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等作为贡品输入中原。

五代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大批汉人向南迁徙。到宋朝,海南岛的汉族人口急剧增加,岛上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邻近汉区的地方已懂得耕耨灌溉,水稻产量提高。黎、汉建立了互市集镇,黎民以稻米、苎麻等同汉人交易。黎区出产的香料、红白藤、棉花、黄蜡、花梨木和黎锦、黎单、黎幕等精美的手工艺品,行销桂林等地,受到人们赞赏。生产力的提高加快了黎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同时,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显著。“熟黎”受州县直接统治,实行编户,缴纳租赋。“生黎”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种不施肥,不耘耨,收获不足于温饱。宋朝在这一地区实行顺俗而治的政策,封当地酋长为地方长官,利用他们对广大黎族人民进行统治。生黎不承担赋役,而由土官呈献贡品。土官不仅终身任职,而且可以世袭。

在宋朝对黎族地区的统治过程中,由于当地黎民不堪忍受日益繁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多次掀起反抗斗争。为缓和矛盾冲突,宋廷被迫采取了轻徭薄赋政策,即赦免因无力交纳租赋而逃亡的人,如逃亡者归来,可免交五年租税;将土地分给无业游民,免租五年。由于长时间实行这一政策,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