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鞑靼_唐宋民族史

鞑靼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鞑 靼_唐宋民族史鞑靼出现在漠北腹地的最早记录,见于公元732年的突厥文《阙特勤碑》。鞑靼乘蒙古高原处于无霸主的良好时机,进入回鹘故地。蒙古高原形成契丹据其东南,鞑靼驻牧西北,互争雄长的局面。辽朝兴起,太祖耶律亿、圣宗耶律隆绪先后西征,鞑靼诸部全部归属辽朝。因为塔塔儿在历史上曾经十分强大并统治了许多部落,所以其他部落虽然各有自己的名称也都被统称为塔塔儿;一些非鞑靼民族,也往往以自称塔塔儿人为荣。

鞑 靼_唐宋民族史

鞑靼出现在漠北腹地的最早记录,见于公元732年的突厥文《阙特勤碑》。当时有九姓鞑靼、三十姓鞑靼之别。汉文史籍有达靼、达打、塔坦诸译。《辽史》通称为“阻卜”或“术不姑”;《金史》称为“阻犊”。

公元9世纪,回鹘汗国衰败,终于在公元840年被黠戛斯部所灭。回鹘种族离散,或西迁,黠戛斯没有在昆河上游建立强大的游牧政权,而是在取胜后退回剑水(今叶尼塞河上游)的故乡。鞑靼乘蒙古高原处于无霸主的良好时机,进入回鹘故地。到公元10世纪前期,从今克鲁伦河到杭爱山地区已经遍布鞑靼人的部落。蒙古高原形成契丹据其东南,鞑靼驻牧西北,互争雄长的局面。唐末五代时,九姓鞑靼部众曾随李克用父子,问鼎中原。辽朝兴起,太祖耶律亿、圣宗耶律隆绪先后西征,鞑靼诸部全部归属辽朝。辽置西北路招讨司管辖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以西阻卜等部。圣宗时,西北路招讨使(又称“阻卜都详稳”)萧挞凛镇压了阻卜诸部的叛乱,在阻卜之地设置了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防州(今蒙古哈达桑东南)、维州(今蒙古哈达桑)三城,以资镇戍。从此,以镇州城为西北路招讨使驻地。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又置阻卜各部节度使,分而治之;至辽中期,鞑靼诸部岁贡马一千七百,驼四百,貂鼠皮一万,青鼠皮二万五千。其后又增至马、驼二万。岁贡的沉重,节度使的贪残,使鞑靼诸部不堪忍受,激起各部的强烈反抗。辽圣宗开泰初,鞑靼围攻镇州;太平中,萧惠远征甘州(今甘肃张掖)不利,鞑靼诸部趁势皆叛;辽道宗咸雍中,鞑靼塔里干叛,特别是道宗大安八年(1092年)开始的鞑靼磨古斯之叛,迁延八年,直至寿昌六年(1100年)始被平服,对辽造成巨大威胁。频年派军远戍镇州等地,对百姓也是沉重的负担。因此,道宗末年,辽朝被迫放弃对漠北地区的镇戍,而退守大兴安岭的西沿和戈壁以南地区。此后,鞑靼所在地就不再设置节度使,而改任各部酋长管理本部。

辽亡之际,宗室耶律大石率部退居镇州,建立政权;数年后,征集漠北诸属部军,离开镇州,进征西域。在此前后,今蒙古高原各部相继被金朝征服或降附于金。金置东北、西北、西南三路招讨司以管辖北方属部,防卫边境。与辽不同,金三路招讨司并未设在属部之地,而是设治于边内州城:东北路治泰州、西北路治燕子城、西南路治丰州。各属部首领接受金朝封号,每年纳贡,并为金守边。遇有属部叛乱或侵掠边境,金廷即发兵征讨。同时又在北境构筑“边墙”,从东北路的达里带石堡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北)延伸到西南路的天山(今大青山),以防范边部入侵。

随着蒙古草原上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鞑靼诸部的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兹将其主要部落分别概述如下:(www.guayunfan.com)克烈部  克烈,又译作怯烈、克烈亦惕,凯烈,是辽、金时期漠北最大、最强的一部,其分布地域大抵东至怯绿连河(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上游之南,西至杭海岭(今杭爱山),北至土兀剌河(今土拉河)和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下游一带,南临大漠。

关于克烈部的族属,学术界有突厥族、蒙古族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都有有力的论据,这个问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克烈人有自己的首领,他们分为许多部,见于记载的有克烈、只儿斤、董哀、撒合夷、土伯夷、阿勒巴惕等部。

辽、金汉文史料中没有“克烈”这个名称,而通称为阻卜。克烈人是最早西迁的九姓鞑靼的后裔,他们在几个世纪中与突厥语诸族部落杂居,因而在风俗、语言等方面都受到突厥的强烈影响,其社会发展水平较其他蒙古部落先进。

大安八年(1092年),被辽任命为“阻卜诸部长”的克烈部首领磨古斯率众反辽,击杀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挞不也于镇州西南沙碛间。磨古斯坚持斗争八年,直到寿昌六年(1100年)才被镇压,磨古斯被捕送辽廷处死。

克烈人信仰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崇奉耶稣。

札剌亦儿部  札剌亦儿,又译押剌伊而、扎剌儿,就是《辽史》中的“阻卜札剌部”,主要分布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以南到怯绿连河中上游一带,曾附属于回鹘可汗。札剌亦儿部由七十个“古列延”组成,每个“古列延”由一千辆车子组成,据此可知札剌亦儿部应有车七万辆。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年),耶律速撒和萧挞凛相继征伐“阻卜”诸部,残杀札剌亦儿部百姓,并抢掠了他们的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后来,札剌亦儿部为蒙古部征服并役属。

篾儿乞部  篾儿乞,又译作梅里急、密儿纪,其名称在公元11世纪末始见于记载。该部游牧于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下游一带。当地百姓骁勇、善骑、长于射箭,为诸部所惧怕,曾参加大安八年(1092年)克烈部酋长磨古斯的反辽斗争。寿昌三年(1097年)被辽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特剌战败,其酋长忽鲁八投降,请求恢复旧地,仍臣属于辽,岁贡方物。

篾儿乞部属蒙古语族,由于其西迁的时间较早,受突厥的影响较大。

斡亦剌部  斡亦剌,又译外剌,他们的居地在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之源,即今乌鲁克姆河上游地区。语言属蒙古语,与其他蒙古部落的语言略有不同。

八剌忽诸部  在篾儿乞部的北部,今贝加尔湖东西,分布着八剌忽(又译巴儿忽惕、八里灰)、脱额劣思、豁里(又译火里)、秃麻(又译秃马惕)等部落。这些部落总称为八剌忽。据前人研究,八剌忽部可能是隋唐时期的拔野古部,豁里部应是唐代的骨利干部。拔野古和骨利干都是铁勒人,为突厥语族部落。后来,蒙古人迁到此地,与突厥人杂居,逐渐融合成新的部落,并且使用了原来突厥部落的名称——八剌忽(拔野古)和豁里(骨利干)。八剌忽很早就与蒙古部有密切的通婚关系,大约在公元11世纪初,蒙古部曾以八剌忽为基地,彼此建立过某种联盟。

塔塔儿部  塔塔儿部是蒙古兴起以前,蒙古高原上最强的大部。公元8世纪时,突厥人把东面的室韦诸部统称为塔塔儿。因为塔塔儿在历史上曾经十分强大并统治了许多部落,所以其他部落虽然各有自己的名称也都被统称为塔塔儿;一些非鞑靼民族,也往往以自称塔塔儿人为荣。可惜塔塔儿人的光荣古史没有被记载下来,以致我们难知其详。有的学者推论,唐朝时这些部落的首领曾被授予“都督”官号,使其统辖若干部落,久而久之,“都督”竟成了部名,辗转音译,变成“塔塔儿”一名。

塔塔儿部分为很多支,全部约有七万户,他们的牧地和屯营地主要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地区。据《元朝秘史》记载,塔塔儿主要有六部:阿亦里兀惕塔塔儿、备鲁兀惕塔塔儿(此部名称来源于突厥官号“梅录”),这两部驻牧于捕鱼儿海与阔连海(今呼伦湖)之间的兀儿失温河(今乌尔逊河)地区。察阿安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此四部驻牧于答兰木儿格思(今贝加尔湖东南的讷墨尔根河地区)。

塔塔儿部应是《辽史》中统称为“阻卜”的诸部落之一,《金史》则称之为“阻”。他们臣服于辽、金王朝,每年进呈贡赋。其中一些部落因不堪忍受沉重的岁贡,常起而反抗辽、金的统治。由于这个时期的塔塔儿各部之间经常相互争战,不能统一,因而无法与强大的辽、金王朝抗衡,每次反抗总是被镇压下去,而以重新臣服告终。另一方面,辽、金又利用他们去征讨和镇压其他部属,使其相互制约,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蒙古部  蒙古部的居地在斡难河中上游和不尔罕山(今肯特山)地区。他们是唐代蒙兀室韦的后裔,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从额尔古纳河故地西迁至此的。

拉施特的《史集》一书,把所有蒙古氏族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蒙古—迭列列斤(一般的蒙古人);一类称为蒙古—尼鲁温(纯洁出身的蒙古人)。《史集》所载蒙古—尼鲁温氏族,大体上就是《元朝秘史》记载的蒙古氏族。《史集》所载蒙古—迭列列斤诸氏族,成分则比较复杂,有兀良合、许兀慎、速勒都思、伯牙乌、斡罗纳儿、别勒古讷惕、不古纳惕、弘吉剌等部。其中,以弘吉剌最为强大。

辽末金初,耶律大石在漠北立国,曾征兵十八个部属,其中有王纪刺部(即弘吉剌部),这是弘吉剌部名见于记载之始。《金史》按女真的读法,译为广吉剌或光吉剌。弘吉剌在金代散居于呼伦湖东南;其别部孛思忽儿则居于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以东,北至得尔布尔河一带。

乃蛮部  乃蛮,又译作乃马、乃满、蛮、奈曼、奈蛮、耐满。关于乃蛮的起源,史籍没有明确记载。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乃蛮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其族源可能同唐代南下的黠戛斯人有关。许多学者认为,《辽史》所载粘八葛,《金史》所载粘八恩,都指的是乃蛮。辽道宗寿隆三年(1097年),粘八葛首领秃骨撒与蒙古草原的阻卜、梅里急的首领一起到辽廷贡献方物。辽朝灭亡,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经乃蛮部西行,乃蛮附属于西辽。金世宗大定十五年(1175年),粘拔恩部酋长撒雅寅特斯遣使至金廷,请求上纳西辽所发牌印,归附金朝,接受金的牌印。

乃蛮当时已脱离了原始的部落阶段,具有简单的国家机构,其国君专称为太阳汗。太阳一词来源于汉语的大王,可能是乃蛮首领从辽朝得的“北面属国职名”。乃蛮政权通用畏兀儿文字,出纳钱谷,委任人才,一切公文,都用畏兀儿字的金印作为信验。

乃蛮人操突厥语。其职官称谓,借用突厥、回鹘的汗号和官称,王室成员和部将的名字也都是突厥的语词。乃蛮主要是继承了突厥、回鹘的文化传统。基督教聂思脱里教派在乃蛮部得到广泛传播,但巫术和原始宗教依旧为部众及酋长们崇奉。

乃蛮部曾与克烈部、蒙古部进行过多次战争。公元1204年春,太阳汗进兵杭海山(今杭爱山),纠集被成吉思汗战败的各部残军,攻打蒙古,成吉思汗起兵迎敌,大战于纳忽山崖,乃蛮军大败,太阳汗负重伤而死。成吉思汗追击至按台山(今阿尔泰山)前,征服了太阳汗的乃蛮部众。

汪古部  漠南诸部中最著名的是阴山地区的白鞑靼,即汪古部。汪古,又译作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骨惕。白鞑靼的名称最早见于辽末,是辽的属部,其首领官号“详隐”,驻在阴山北的黑水(今内蒙古艾不盖河)流域。辽亡后,归附金朝,为金诸部军之一。金朝为防御蒙古、克烈、乃蛮等部,修筑了一条称为“汪古”的长城,交给该部守卫,因此得名汪古部。

唐会昌元年(841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唐末,此部同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有部分沙陀人融合于其间,因此又自诩为“晋王”、沙陀雁门节度李克用的后裔。后臣属于辽。金灭辽,又臣属于金,在此期间,又吸收了一些从西域内迁的回鹘人、亡辽的契丹人,以及邻近的汉人和西夏人。继回鹘之后,鞑靼部在漠北称雄,漠北诸部一概被称为鞑靼。汪古在唐、五代史书中也被认为是鞑靼别部。但汪古的基本成分是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组合而成,容貌和蛈面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以区别于蒙古语族的鞑靼或黑鞑靼。

公元12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首领摄叔、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为北平王。公元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乃蛮太阳汗遣使约汪古部一起对抗蒙古。可是阿剌兀思却将太阳汗的企图禀报于成吉思汗,并发兵会合蒙古军同攻乃蛮。成吉思汗以阿剌兀思自动归附,乃任命他为五千户汪古人的首领,许嫁以女儿阿剌海公主,并相约两家世代通婚,敦交友之好,互称“安答”(契交)、“忽答”(亲家)。

汪古部处在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民族之间,许多人通晓几种文字,文化水平较高,有人专以充当通译为业。汪古人多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同时也有人信佛、崇尚儒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