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黑非洲文化的摇篮_消失的古国

黑非洲文化的摇篮_消失的古国

时间:2022-06-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黑非洲文化的摇篮_消失的古国贝宁历史放映在西非国家,无论是在古朴而具民族特色的国家博物馆,还是在风情万种的民族艺术村,甚至在五彩斑斓的工艺品大市场内,都会看到贝宁王国时期神态各异的青铜雕像和浮雕制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栩栩如生。非洲面具非洲有些民族认为,戴面具进行舞蹈表演,可以保护他们的村庄不受侵犯。贝宁王国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青铜雕刻。

黑非洲文化的摇篮_消失的古国

贝宁

历史放映

在西非国家,无论是在古朴而具民族特色的国家博物馆,还是在风情万种的民族艺术村,甚至在五彩斑斓的工艺品大市场内,都会看到贝宁王国时期神态各异的青铜雕像和浮雕制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有着古老文明的贝宁王国从未使用过文字,一直通过雕刻在青铜或象牙上的图像记述着那个时代,王国的历史就这样在各种青铜艺术品中呈现,并留给世人。

非洲面具

非洲有些民族认为,戴面具进行舞蹈表演,可以保护他们的村庄不受侵犯。

铜雕上的历史

贝宁王国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热带丛林地段,在伊费东南240千米处,它在14世纪以前由埃多人建立,16、17世纪达到全盛时期,主要由埃维人、阿贾人、约鲁巴人等组成,贝宁的居民大多信奉传统的拜物教。

1897年,贝宁被英国人占领,最终被并入英属尼日利亚。几百年过去了,曾经喧嚣一时的繁荣古国已难寻踪影,如今只有西非的这条重要通航河流——尼日尔河,蜿蜒穿越于中南部,漫漫流经这曾以创造精美的牙雕、木刻、铜和赤陶的雕塑等艺术品而闻名世界的“贝宁王国”。

贝宁王国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青铜雕刻。然而,当时的西非地区并不产铜,铜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贵重物品。起初贝宁人所用的铜是骆驼商队从遥远的北非运来的,后来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铜这才经由海路从欧洲大量运入贝宁王国。

贝宁王国熔制青铜雕塑,经常会用及一种名为“失蜡法”的制作技艺。这种铸造工艺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左右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在贝宁王国兴盛之前的10~14世纪之间,伊费文化曾是这里的主宰,伊费文化的典型艺术品是由陶土、黄铜和青铜等做成的各种人物与动物雕像,他们流传下来的铜雕作品就是采用“失蜡法”制作的。1280年,伊费国王专门派出铸造工匠去贝宁城里传授技艺,贝宁人这才学会了“失蜡法”。在贝宁王国建起之后,贝宁人开始将这种在当时属于顶尖技艺的铸造术发扬光大,他们建立起一批青铜铸造作坊,大力发展青铜业,各种青铜制品的数量与制作技艺很快就超越了伊费。

13世纪以后,贝宁的青铜雕刻发生了微妙变化,贝宁人的雕刻题材逐步由普通的动物或人像转变为高贵的、特定的王公贵族或神话传说人物。到了14世纪,也就是贝宁建国以后,这种技艺已完全演变为一种宫廷艺术。这时候的贝宁人物雕像作品中,有的造型写实,风格优美流畅,精于刻画椭圆形面庞,嘴唇眉眼处的线条细致,整个人物生动活泼,异常传神。有的则造型粗犷,适度夸张。尤其是面部表情非常严肃,外形简朴庄重。国王或王后等王公贵族类的雕像,大多是浓重眉眼,额头突起,鼻梁笔直,唇形宽厚,而且国王多佩戴象征权位的华丽王冠与项圈,有时戴胸徽,有时用鳗鱼作腿──象征他们是海神奥洛贡;王后则发帽高竖,佩有细长项圈,姿容秀丽,仪表非凡。武士类人像一般是右手持矛、左手拿盾、全身披挂的立像。这些时代印痕从当时的代表作《国王头像》和《王后头像》中都可见一斑。

贝宁王国还有仅次于青铜人像的另一种雕刻艺术形式——浮雕。浮雕作品内容或是描述王宫里的某次重大祭祀活动,或是记录国王的某个生活片断,主要是表现国王的丰功伟绩以及战争、狩猎、出游、宫廷生活等。贝宁浮雕主要以青铜饰板为主,一般作为宫室门楣墙壁的装饰物。贝宁现存的浮雕多表现人物,有时人物多达9个,仅从服装头饰、挂珠、表情等细微之处便可判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等。另一些浮雕是表现社会风俗和服饰用品,还有一些则是表现风景的。

一度富庶繁华的非洲,遭到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和掠夺,那里的黑人也被贩卖到世界各地,沦为奴隶。

贝宁王国当时供养着许多艺术工匠,有些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还被封为贵族。贝宁国王规定铜板雕刻师只能为王宫服务,他们所有的作品都成为王室珍宝,所有的作品也必须宣扬王室的至高无上。这些专为王宫服务的能工巧匠们创作出了风格迥异、数量众多的王室题材作品,有大小不同的人物雕像,也有表现狩猎与战争场景的浮雕,它们都装饰在贝宁王宫的大厅、梁柱和回廊之上。除此之外,皇宫的园林内也有大量的建筑、壁画、雕塑和精美浮雕,包括当时的数扇宫门也大量使用陶制浮雕。虽然贝宁王国是个没有文献记载的王国,但它的雕塑作品却宛若一部“铜雕上的历史”, 阅尽王朝繁华,阅尽古国威严。

青铜里的鼎盛王朝

15~16世纪初,贝宁王国正值奥巴埃瓦雷和埃西吉统治时期,首府贝宁城呈现一片繁荣兴盛:城墙高耸蜿蜒,街道宽阔笔直,城内楼宅规划齐整。尤其是贝宁王宫,气度宏伟、富丽堂皇,整座建筑遍布各类形态的青铜雕像作品,贝宁城当时被称为非洲青铜雕刻艺术的中心。

贝宁一年一度的祭礼,刽子手拖着用作祭品的活人。

贝宁王宫也叫做奥巴宫殿,奥巴就是国王的意思。奥巴宫殿里建有数个大型广场,需要经过四个大型广场才能到达金碧辉煌的深宫内院,院内门庭错落,虽然回旋环绕却是四通八达。每一处宫墙门廊,随处可见表现奢华王宫生活的青铜浮雕。在屋顶檐角,塔尖顶处,可以看见或是展翅朱鹭、或是垂下的大蛇 等动物雕像。在宫廷大门处,可以看见象征贝宁王权的大型青铜豹。贝宁国王还特意制作了一些小青铜豹,作为使节出使时的标志。在内院宫墙上,还可以看见贝宁国王早期的青铜人像,两旁侍立着随从的小青铜像。这些雕像刻画精细,线条逼真,不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雕像,动作各异,神态俱佳,可见当时贝宁人建筑和青铜雕刻艺术的精湛。

贝宁雕塑中,绝大多数是用长方形青铜饰板,这种青铜饰板一般高45厘米,宽30~35厘米,主要是钉在宫殿木柱上,在国王举行盛大典礼和上朝时作陪衬用。其他一些不规则青铜饰板上,表现的人物也有所不同,有留着漂亮小胡须的青年士兵,有年龄较大的雇佣兵,有正被士兵枪杀的奴隶,还有手执拐杖的葡萄牙人。

贝宁还盛行牙雕和木雕作品。牙雕多是用象牙材料雕刻制成。牙雕成品圆润剔透,非常精致,一般佩戴在胸前和腰间。贝宁城里有一个世代从事象牙雕刻的家族,专为国王和贵族们刻制象牙艺术品。这个家族常在象牙上雕刻与神话人物并列的贝宁国王形象。现在传世的贝宁国王雕像和海神奥洛贡雕像就是当时比较珍贵的象牙雕刻品,还有流传至今的《象牙装饰面具》也是一件珍贵的贝宁镶铜象牙艺术品:面具头上的饰物由一群有胡须的葡萄牙人头像和串珠组成,这件作品作为装饰品佩戴在胸前,它代表着16世纪贝宁王国鼎盛时期的牙雕艺术。

贝宁国王的青铜头像

与牙雕同时盛行的还有木雕,木雕多流行于贝宁的普通家庭。这些能工巧匠们经常为一些家庭祭坛雕刻出精美的木雕头像,有时在木雕上也装饰着牙雕或其他饰物,或是祭礼用或是装饰用。

无论是贝宁的青铜雕刻还是浮雕,在铸造技术上和雕刻技巧上在当时甚至超过了欧洲的水平。贝宁人就是这样通过这一块块没有温度的冰冷青铜,一块块取自自然的普通材质,赋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将当年的贝宁王朝清晰呈现出来。贝宁雕刻由此也被称为世界艺术中的典范,是古代非洲高度发达、最具有震撼力的艺术成果。

拜·物·教

拜物教是人们把某种物当做神来崇拜的一种原始宗教迷信。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以为许多物体如石块、木片、树枝、弓箭等具有灵性,并赋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质以及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本来只是人脑的产物,却成了支配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拜物教。

贝宁象牙雕面具

刀笔雕刻下的“颓废时期”

18世纪时,殖民者野蛮入侵贝宁王国,贝宁的民族手工业备受摧残,青铜铸造业也屡受打击,贝宁王国进入衰退时期,这一阶段,被称作贝宁王国的“颓废时期”。“颓废时期” 的贝宁雕刻作品也显得笨拙而呆板,较之以前大为粗糙。

到了18世纪中期,国王奥巴奥申文德在位期间,贝宁雕塑再次迎来了新的春天,这时候的匠师们雕成了形象复杂的青铜国王头像——一座由人与动物构图的青铜礼器,这座头像与以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带有象征性形象和两翼头饰的圆筒底座,底座上配有石斧、公牛头等。这些象征性动物的每处雕刻都经过周密思考,构图合理,含意隽永。当时还有一种与真人等大的奥巴奥申文德头像,头顶上部镶嵌着整根象牙,象牙上雕有10多个浮雕人像,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高度体现了贝宁王国的精湛雕刻技艺。

失蜡法

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古代多用于铸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铸件。

“失蜡法”在中国也称“熔模法”。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铸造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5世纪。

19世纪,若干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各地发动一系列武装侵略与经济侵略。非洲大陆这片广袤而遥远的土地亦未能幸免。各种非法贸易,尤其是奴隶贸易鲸吞蚕食着非洲各国,尼日尔河西部一些地区接连遭到炮火袭击。当英国侵略者进攻贝宁王国时,遇到了近乎惨烈的顽强抵抗。拥有先进武器的英国军队毫无疑问地占了上风,侵略者们将军舰开进尼日尔河口,纠集猛烈炮火,强行轰炸贝宁城。无数青铜雕像、象牙雕像、木质 雕像被炮火袭击,大规模遭到破坏,木雕艺术品几乎尽数被烈火吞噬,其他艺术品和大批金银珠宝则被搜刮而去。这一战之后,贝宁王国被并入了英属尼日利亚。

贝宁象牙雕盐窖

据后来的不完全统计,英国殖民者在这次战斗中至少掠走了2400多件青铜、象牙雕刻品,其中有几百块铸造极其精致的青铜饰板和精细的象牙制品,黑人奴隶与其他财物则不计其数。昔日堂皇的王宫被炸成一片废墟,到处是破败的宫墙与奔逃的人们。英国殖民者将炮火与战乱带给了这片曾经宁静的土地,当他们劫掠后得意离去时,这个王国残存的只有五百多件青铜雕刻品……大量珍贵的青铜、牙雕等艺术珍品就这样被野蛮掠夺后辗转经过无数只贪婪之手,流落在未知的角落。

这个非洲大陆上的黑人王国,经过800多年,成为当时非洲大陆发达的文化中心之一后就这样迅速消亡了。作为一个古国王朝,贝宁虽然不复存在,但它的青铜雕塑、牙雕、木刻等艺术品却因侵略者的四处瓜分而闻名于世,青铜铸造与雕刻工艺,已成为这个消失古国的最高文明象征,人们将它称之为“贝宁文化”。代表“贝宁文化”的青铜铸造与雕刻工艺,至今还在西非几内亚湾沿海一些国家出现。

贝宁王国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使用过文字,但有关这个国家的建国历史、兴盛发展与思想见闻都被聪明能干的贝宁人雕刻在青铜、象牙与木材上记录下来。后人不仅可以从国王与王后的雕像、反映宫廷生活的浮雕中看到贝宁王国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而且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殖民者的凶残暴行,甚至可以从青铜图像中的细节微妙之处研究、推测出贝宁王宫的建筑格局、宫廷生活以及各阶层人物的面貌特征等信息。贝宁雕塑不仅是这个古国王朝的历史档案,也是非洲大陆艺术史中的珍品,更是人类物质文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发展的珍贵资料。“铜雕上的历史”将永远记载这个古老王国的繁荣与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