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三、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作为未来一名从业者,必须深刻认识并自觉实践诚实守信这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这一切无不表明,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信用秩序,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诚实守信是认真贯彻这一纲要的重点。大学生作为未来一名从业者,必须深刻认识并自觉实践诚实守信这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

(一)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美德,是做人的美好品质。诚实就是诚实劳动,诚心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实意地为善去恶,心存诚意;对他人,要开诚布公,无所隐瞒。概言之,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在与人交往中遵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诚实守信是统一的,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誉,有信用。诚实守信要求人们守信履约,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作恶。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现代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江泽民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没有诚实守信的环境,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社会和公众难以认同。诚实守信的失落则会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涣散,市场效率低下,风险增大。只有坚持诚实守信,才会产生双赢的结果;背信违约,必然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等,无不体现着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获得有序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人因无信而长久立足,没有企业因无信而不断发展,没有国家因无信而兴旺发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学校、个体甚至国家、政府都是市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用的缺失。假冒伪劣产品不时扰乱市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时有发生;财务失真,假账、账外账、假数字、假政绩,报喜不报忧。凡此种种,说明“信用危机”“信用贫困”危害之深。这种现象在高校也时有发生。学习上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蒙混过关,找“枪手”替考骗取文凭,向银行贷款不按期归还,同用人单位签合同不守信用。这一切无不表明,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信用秩序,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一是确立信用观念和法律观念。我国正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用和法制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树立诚信观念、法制观念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适应其规则的需要。

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质量和信誉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根本。这就要求企业和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在思想上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每个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

三是坚持光明磊落、诚信无欺的经营作风。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表里如一,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光明磊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单位之间,企业员工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对此必须坚持公平、平等、诚信的原则。就劳动者而言,应光明磊落,依靠自己的诚信、勤奋和敬业精神去赢得竞争的胜利,去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那种缺乏诚信精神,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卑劣手段,必然被人嗤之以鼻,被视为“无德”和“缺德”,迟早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四是“重合同,守信用”,信守契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都要“重合同,守信用”,信守契约。这既是一种制度要求,又是一种道德要求。如果双方中的一方不讲信用,不守信义,就应受到经济上的惩罚和舆论上的谴责,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道是“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那么信誉则是企业的发展之道。重质量必须讲究信誉。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总经理曾说:“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竞争愈是激烈,就愈加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誉,靠欺诈手段也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会被挤出市场而无法生存。因此,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明白,维护企业的信誉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绝不能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毁坏企业的良好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