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战争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战争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冷战后,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可以说,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将进一步减小。因此,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将有可能降低到战后历史的最低点。

一、世界战争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从整体上将处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趋小;但产生战争的根源并未消除世界并不安宁,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依然存在有时甚至激烈。

冷战后,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世界级的军事对抗已不复存在。前两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是由于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联盟)且矛盾激化而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存在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不同的两大社会阵营,存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霸权的激烈争夺,整个世界曾在很长时间内笼罩在新的世界大战威胁的阴影之下。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集团的解散,国际上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已不复存在,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失去了昔日强劲的竞争对手,新世界大战的危险也随之大大减小。可以预料,到本世纪末不大可能出现一个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新的超级大国,也不会出现新的世界级军事对抗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将进一步减小。第二,世界和平反战力量继续发展。二战结束以来,新世界大战之所以没有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世界和平反战力量不断壮大,抑制了战争因素的恶性膨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世界和平反战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将充分利用传媒手段和新闻媒介来了解世界战争形势,加强宣传和平攻势,影响战争决策者的决心。因此,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将有可能降低到战后历史的最低点。第三,各国开始致力发展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目前,世界各国,包括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内,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严峻挑战,开始把注意力从战争和军备竞赛转向国内经济建设上来,以便增强各自综合国力,使本国在21世纪处于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为此,各国都不愿意看到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对使用军事手段都持比较克制和谨慎的态度。这也是到本世纪末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趋小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两极格局终结之后,世界消除了爆发大战的阴影,但仍未摆脱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困扰。这已成为影响世界战争形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当前,地区性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依然存在,而且往往与大国的卷入交织在一起,是继续构成破坏地区和平和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但在规模和次数上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全球发生规模较大的地区冲突从1989年起,一直维持在30余起的水平。1989年为36起,1994年31起,1995年还可能略有下降。这些地区冲突,多数是过去长期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等争端重要抬头而引发的。许多有大国插手的背景,往往久拖不决。1994年,仅卢旺达内战就屠杀了50~100万平民。1995年俄罗斯与车臣的武装冲突,虽然对于俄罗斯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俄为此也付出巨大代价,据称冲突双方军队各伤亡数万人,更有大量平民伤残,2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约50亿美元。

从1995年的情况看,地区冲突发展趋势既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又有令人乐观的一面。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全球性军事威胁减退,地区性矛盾和斗争日益突出,地区性武装冲突仍将继续。特别在一些战略位置重要或矛盾十分尖锐的地区,如中东、南亚以及朝鲜半岛地区,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9·11事件后,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的进一步蔓延不能排除,反对恐怖主义的军事打击,以及西方军事强国借反恐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军事行动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联合国的干预和维和行动正面临重重困难。而且联合国的干预时有被大国作用所代替。例如,波黑冲突在“北约”,特别是美国的公开军事干预下,以有关方面在巴黎正式签署和平协议而告一段落。但这种大国直接军事干预方式是开创了一个有益的先例,还是可能带来更多消极的后果,现在尚难预料。

当然,从乐观的一面看,近几年来,除欧洲外,其他地区武装冲突毕竟从发生次数和规模上都在缩小,而且几乎全部表现为内战的形式,这反映出地区冲突对国际,甚至对地区形势的冲击力有一定的限度。更重要的是,随着车臣战争、波黑战争等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降下帷幕”,冷战结束后在欧亚结合部形成的局部战争连绵不断的动荡态势也似乎在逐步走向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