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课改基石——师德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课改基石——师德建设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工程,推进师德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的基石。基于以上论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就课改而课改,在课改的同时,各项配套改革应相应进行,而师德建设尤为重要。(二)现状与思考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思考,结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粹,我认为在农村教育中的师德建设现状令人担忧。

九、课改基石——师德建设

教书育人,以德为本;素质教育,以德为先;课程改革,以德为基。师德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工程,推进师德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的基石。

(一)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每一位学生都是应被珍视的、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积极倡导“起步走”,反对“齐步走”,反对按照一个固有的模式把千差万别的学生打磨成一个个标准产品。

2.理想的课程改革必须通过教师转化为现实的课程

需要尽快建成一支适应21世纪新课程体系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这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工程和基础工程。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的观念以及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新课改的核心在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加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上的伟大。学校无法确切知道学生将来干什么,也不可能就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在学校里都加以培养。学校所能做到和应该负责的只是给予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其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4.课改应围绕学生进行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水”涨才能“船”高。传统的质量观认为,检验质量的标尺是“船”位,“船”位越高“水”位(质量)越高,其狭隘性在于不切实际,甚至于“船”位高得脱离“水”位而悬浮于空中。而现代质量观认为,检验质量的标尺是“水”位,即学生实际,“水”位有多高,“船”位就有多高,水“涨”才能船“高”。由此可以说明,现代的教育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应是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水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个性特长发展、个体潜能的发掘。

基于以上论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就课改而课改,在课改的同时,各项配套改革应相应进行,而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二)现状与思考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思考,结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粹,我认为在农村教育中的师德建设现状令人担忧。

现状之一:教育法规在地方(县、乡)难以落实,导致部分教师无心从教,有些政策待遇难以落实,因此师资队伍稳定性差,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如:有的教师工资甚至不能养家糊口,正常的晋升晋级难盼到手;许多地方的学校的医保基金、房改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等的政策性福利,即使百般争取也是“竹篮打水”,只好做“小媳妇”文章。学校负担越来越重,校长也很难有作为。

思考:靠工资养家糊口的教书匠,肚子都难以填饱,何以讲师德、搞课改,还哪有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状之二:办学效益评估机制难以超前,导致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却实施应试教育之策。在不少地方争取高升学率仍然是指挥棒,导致了许多学校“争先进位”。考试时学校、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作弊,败坏了学校的形象。学生负担重,家长压力大,扼制了许多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思考: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估机制要超前发展,科学制定评估机制,使其适应新的教育观、新的课程观念,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引导教育教学。

现状之三:教育行政官员难以姓“教”,导致部分校长不姓“教”,玩起姓“钱”、姓“政”的皮影戏。这些校长千方百计找关系,提高办学成本去立项,有了项目则依潜规则运行。教育的中心工作应是教学,学校的中心工作也应是教学,学生才应该是学校的教育教学主体。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和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积蓄潜能。但是,各类行政事务、形式主义的东西时常牵引着教育行政官员,如工作之外学校不得不参会、或被抽人、或出钱等来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农村帮困扶贫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等。有的学校债务依然过大。“普九”之后的新问题造成的新一轮债务已趋形成,严重超出了学校的偿还能力,导致学校运转十分困难,校长只得玩“皮影戏”了。

思考:行政与教育的关系如何理顺?如何避免当下学校新一轮的债务?教育和校长亟须一个轻松、清静的环境!

现状之四:公立学校教师难以安心,导致部分教师在公立学校“捞牌子”,到私立学校“抓票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办学体制迅速发展。而新的用人体制建立滞后,从而产生了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公立学校难以留住人才,特别是乡镇学校,因学校标准化建设还未启动,导致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太差,目前,教育环境和办学标准都还停留在政策和理论的层面,在多数地区都尚未落实;二是同等的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有别。这样造成了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入、内地教师向沿海或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入、公立学校教师向私立学校流入的现状。

思考:教育资源和享受教育不均衡的现象愈演愈烈,广大农村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令人十分担忧,一个不能落实到70%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会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吗?

现状之五:教学研究氛围难以形成,(因无钱开支)导致学校害怕各种培训、研讨,岗位培训与提高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能做到有教师按时进班上课就很不错了。许多学校就是一班一师、一个老师负责全科的教学,一个老师教全科导致了一师一科,有人能上课就很安心了,至于上什么课、教什么学科,那就很难评价了。教学人员编制本身就十分紧张了,加之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国家规定的编制到地方还要再被紧缩,这样造成教师压力十分大(一般的教师每周代课都在20节以上),这种氛围中谈教学研究只能是说空话。一般地,搞研究的不教书,教书的没有搞研究,教与研严重脱离。

思考:解决教与研脱离现象的办法是尽快解决专项教研经费问题,增加教师编制,实行县城教师统配、轮岗、储备制度,否则课改是无法顺利实施的,教师也不能建立新的课程观。

现状之六: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导致部分教师师德不高,奉献精神不强,“撞钟式”的教师大有人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经济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有的校长有钱就干事,无钱就不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完全没当回事。因此,有的教师倾心于搞家教辅导捞钱,对职责内的教书育人工作搞应付,混混日子了事,真可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思考:讲师德是永恒的主题,讲奉献也永远不会过时。但让教师的蜡烛精神燃尽自己点亮别人,虽然可贵,但不科学,也不人文。如何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教育,如何引导教师用优良的师德去迎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成为我们探讨的课题。

(三)措施与对策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角色的变化对教师修养、知识结构、教研水平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基于以上所述的论点和现状与思考,笔者认为师德建设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了抓好师德建设,可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

1.抓政策落实,突出师德建设的地位

为加快教育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有效、有力度地贯彻执行,并加大力度争取地方行政领导支持,督促地方行政领导依法行政,确保教师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育应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和各级政府已形成的共识。教育行政领导和各类学校的校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价值的政策环境,做好工作,争取得到领导对教育的重视、支持和关心,让领导为教育办实事。要切实落实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谁没争取,谁没落实、谁不自觉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规定,谁就是行政没有作为的人。行政没有作为的人,就应视为不称职,应该“纠正”。这是抓好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性工程,必须改善好,不可忽视。

学校内部应通过教代会出台在课改前提下的师德建设规范及实施办法,结合实际,细化内容,使教师明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使教师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学校内部的制度十分重要,制度的政策性和操作性皆强,能起到制约教师行为的作用。

这样,国家有政策,学校有制度,学生有期望,师德建设才会有地位,基础教育的发展才有保障。

对策:

①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奖惩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工作绩效工资中进行奖惩,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②强化实施新课标的过程管理,修订过去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细化过程管理与奖惩规则,充实现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做好群体理念的更新工作。

2.开展活动,丰富师德建设的内容

师德建设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其目标,这样,活动的内容应该要丰富多彩,教育的功能性要强、震慑力要大,不搞教条化、形式主义,主张人文性。

当前,师德建设的重点可概括为“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所谓“大题小做”,就是师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人、国家未来的国际竞争力、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将这一大题目做小,做到教师今天为学生做了什么这一“小问题”上,让教师的言行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让教师变得高大、神圣、有责任感。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座谈评教、问卷考评,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期待,并及时调整自己,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谓“小题大做”,就是把日常工作中很常见的小事,通过理性分析,在校内开展专题讨论,开辩论会等,从小中见大,用小来推质。例如,过去教师是把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名次,张榜公布,对排末尾的学生罚做作业、写检讨等。对此做法学校不再用批评说教的形式,而是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让教师参与研究,纠正自己的行为,改变过去的做法。在讨论、辩论中,教师们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这样做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学生的人权和隐私等,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显然,这样做是做大了,做得教师也可接受,也能够自律了。

诚然,师德建设的活动内容还有许多,我认为“大题做小,小题做大”这两个主要方式,易于教师接受,有利于此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对策:

①经常组织师德建设方面的寓教于乐的讲演、座谈、辩论会,让教师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受教育,自律其行为;

②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改方面的社会调查,用学生了解的信息促进教师搞好课改。

3.抓措施创新,改革师德建设的方法

师德建设在方法上的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常常讲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其实这在校长对待教师的方式上也同样适用。要达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理所当然应在方法上创新。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利用业务培训渗透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师德建设这一主题,使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同步提高,在同步提高的同时又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是把现代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是促进和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但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它是一个反复认识、不断实践、矢志不渝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抓住结合点,抓准切入点,让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渗透到工作实际中,以渗透促实践,以渗透促矫正,以渗透促推行。

三是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群体的工作行为相结合。校长提出的办学目标,必须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必须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发展情况及人文精神等。有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再加大力度做好与群体工作行为的结合,我们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但这种结合的难点在于群体向上氛围的构建,群体精神的打造与弘扬。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群体向上氛围构建的核心,而群体向上氛围的构建是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的“活水之源”。

对策:

①用人文精神营造一个精神文明的校园,每所学校应结合它的传统与文化底蕴确定一种精神,并使之成为全体教师工作与奋斗的支柱;

②树立典型,使学有榜样,让典型引路,让事实说话,同时,也要让典型得到实惠。

4.抓观念转变,凸现师德建设的效能

学校内部管理的内容十分繁杂,对校长而言可谓是千头万绪。常言道:学校无小事,事事见精神。在众多繁杂的工作中需要抓纲,因为“纲举目张”。在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要围绕办学目标来抓制度,依靠制度来抓教师,管好教师来抓教学,突出教学来抓学生(即抓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作为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

显然,在上述这条“主线”上,核心是“人”,做好了人的工作,就为抓好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强师德建设的领导与管理,顺利实施课改,应切实抓好教师的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从过去的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等这些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等角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彼此合作、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是教师工作方式上的转变。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单兵作战、学科壁垒、满堂灌、满堂讲的陈旧做法,转变为相互配合、相互借鉴的新方式。教师应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校本课程和教育资源,有效地做好教育和教学的整合、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这种转变必须尽快启动,切实落实。

三是教师教学技能上的转变。教师在已具有的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还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能力,实现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重“一刀切”的教育向重“差异性”的教育的转变。

由此可得出,人的观念可以指挥人的行为,领导的观念更新了、转变了,就可以引领教师更新与转变观念,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基础的抓手十分重要,只有用创新的管理去抓创新的教育,才能实施好课程体系改革。

对策:

①师德建设的评估机制应科学、健全,结合新课程理念进行修改、完善。评估的结果应被充分运用,并纳入到教师评聘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之中;

②对校长抓师德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四)结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新的课程改革直接从人才发展观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我们应在这种火热的、新型的课改热潮中,用最优良的师德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教学环境,让一批批学生的聪明才智能被更加充分地发掘出来,让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我们教师应是具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乐于耕耘的崇高追求的人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