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管理研究的研究任务与目标、研究结果与结论

财政管理研究的研究任务与目标、研究结果与结论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管理研究项目编号:X07026项目名称:财政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徐晨项目组成员:李晓嘉项目类别:课程建设项目建设时间: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成果形式: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讲义、PPT、习题库等关键词:财政管理政策研究财政改革一、研究任务与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以公共财政运行与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财政管理的实践与发展为重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

财政管理研究

项目编号:X07026

项目名称:财政管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徐晨

项目组成员:李晓嘉

项目类别:课程建设

项目建设时间: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

成果形式: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讲义、PPT、习题库等

关键词:财政管理政策研究财政改革

一、研究任务与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公共财政运行与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财政管理的实践与发展为重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与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财政管理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学习既需要有财政学理论的功底,又需要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改革有准确和理论性的掌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项目组努力争取兼顾两个层次;同时又强调,教授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培养财政学专业的学生,而是要将我国公共财政的现状和问题作为同学们学习研究公共管理与改革的一个思维角度。在教学过程中项目组发现,我院研究生本科背景比较复杂,经济学基础参差不齐,对于财政领域理论与实践现状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从本质上说,可能有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程对于学习行政管理没有用。因此,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应尽量将一些本课程的问题与行政管理联系起来,这是课程建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例如,关于公共预算的研究,就同三权分立以及政府规模等问题相联系;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就与行政管理层级体制改革相联系;关于税收的问题,就同新农村建设相联系。

第二,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关系。项目组的主要做法是加大阅读量和小组讨论。在研究生阶段有重点地自学是极为必要的,不应像本科生一样满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研究生要从撰写学位论文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进行大量有目的的专业性阅读。通过这种阅读和讨论,学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经典书籍文献,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学术论文,逐步进行自己课题的文献综述。学生必须自己掌握文献检索、阅读、综述、比较等方法。因此,项目组专门编写了有关阅读材料的书目和清单,通过不同方式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素材。

二、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结果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财政管理的要素、原则、内容、运作过程、目标;财政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共预算的理论与历史实践、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分析、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研究、社会保障资金、政府性收费、国债、财政立法与监督、经济全球化对财政管理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何建立中国特色财政管理模式等。

教案中的授课内容为课程“主干”,列出了讲授的基本内容、理论知识点、相关知识和思考题。这些内容作为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指引,在尽量做到理论基础全面的同时又注重突出研究重点。教学大纲则对教学内容的进度和教学方式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项目组认为,公共管理专业的课题大多现实性强、应用性强,因此十分适合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教学切忌简单化、片面化、单一化,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大量的案例材料,尤其是具有对立性的材料和观点,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必须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分析;必须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查阅文献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思辨,由教师点评形成开放性的结论。应当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这种方式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建设可以说是以案例教学探索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二)研究结论

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作为研究生教学和培养的载体,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迎接挑战、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的重任。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方式,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把“国情和特点”与国际规则结合起来从全球视角把握政府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的一流人才。本课程建设仅从教学的角度做了一点工作,其作用是有助于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特色的形成。

本课程的国内同类课程建设均比较薄弱,本课程建设的许多教学内容是从无到有的。如果建设思路合理的话,本课程建设就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凸显出来。政府财政运行和财政管理体制都属于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但传统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其缺少重视,很多学校并不开设这门课程。然而,财政管理在国外公共管理学院中得到普遍开设,国内最早翻译引进的哈佛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曾繁正,红旗出版社)中就有这门课;人大版公共管理经典教材系列中有两本(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预算经典)。所以,建设好这门课程,既体现了与国际接轨、强化了国际化特色,也使我校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作为了公共管理专业的一个基础,有力地支撑了有特色的公共管理专业建设。

三、主要创新点

课程建设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本课程加大了案例研究的教学比例和分析难度。通过对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案例进行批判式反思,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知识掌握。主要案例有:中国公共卫生改革与财政管理改革的关系;中国农村财政的历史、现状和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台湾地区公共收支的变革分析;香港邮政署“营运基金”管理体制改革之研析;中国税制改革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关联分析;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困境的形成路径与解决思路;中国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措施和手段。

可见,以上案例立足于分析我国改革进程中各个领域改革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关系,旨在强调财政体制改革在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本课程要求较多的阅读与讨论作业,包括:

《公共财政管理》,[美]里德·斯韦恩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财政管理》,项怀诚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Government Budgeting:Theory,Process and Politics(3rd Edition),Albert C.Hyde,Wadsworth Publishing,a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杨之刚,经济科学出版社;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桑贾伊·普拉丹著,蒋洪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贝克尔,上海三联出版社;

《集体行动的逻辑》,曼瑟尔·奥尔森,上海三联出版社;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布坎南、马斯格雷夫著,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民主过程中的财政——财政制度与个人选择》,布坎南著,唐寿宁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世界银行官方出版物及研究报告系列:世界发展报告2007、2008、2009,重新平衡中国的经济——建立一揽子政策模型,中国的增长模式:走向可持续,减少不平等,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进展评估,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