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好高一语文的关键是“吃透”课本知识

学好高一语文的关键是“吃透”课本知识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好高一语文的关键是“吃透”课本知识高中阶段是同学们自小学以来思维最活跃、表达能力最好、感受能力最强、鉴赏水平最高的三年。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吃透课本的知识点,做好课本里的练习题,另外还可使用一套与教材同步的配套练习。

学好高一语文的关键是“吃透”课本知识

img18

高中阶段是同学们自小学以来思维最活跃、表达能力最好、感受能力最强、鉴赏水平最高的三年。语文学科给予大家的滋养是终生受益的。大而言之,语文学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到大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感觉、经验和领悟。小而言之,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学好语文是重中之重。

许多同学在经过中考之后都有这样一个感悟,语文学科分数的区分度不高,差别不大,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为重点,课本学不学好不重要,不需要全力投入。殊不知,这些想法是很幼稚的,我们所学的语文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高考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它虽然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却是个范本,是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通过大量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是难点。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思想上重视它,在实践中琢磨切磋它。换句话说,就是想要学好高一语文,“吃透”课本里的知识才是关键.

首先,同学们要重视教材,预习到位

高中课本与初中课本最大的不同是多、深、美,即文字多、内容深、意境美,充分的预习与认真的品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捷径。有时一篇古文一周都不一定讲完,一篇文章可以长达10页左右。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容量是十分庞大的,同学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做到课前疏通字词,读顺课文,课后理清思路,做好总结。

其次,要学会精积细累,咬文嚼字

请同学们从高一就达到一个共识,文科的学习方法唯有两个字——积累。语文知识广博,短时间里绝对难有大的突破。盲目的摘抄积累是不行的,必须要仔细、要反复、要记牢。举个例子: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从同一实词或虚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第三,要勤记忆,善联想

这里的记并不同于英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而是指理解地记。例如:当新学一个生字“丽”的时候,你只需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好看的,漂亮的”这个意思,你便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出“秀丽”。“壮丽”、“美丽”等一大幸和“丽”有关的词语。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懂了许多的字、词。

学习古诗时,在老师帮助同学们解释出一句诗句时,同学们就可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比如: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时,在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一块种着蔬菜的菜地,绿油油的,一条蜿蜒的小溪绕着菜田,推开小屋的门,对面的两座山把青翠的颜色送到了你的眼前。就在这样的联想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下了这两句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四,用心学好课内知识,专心致志听课

所谓“课本”,即一课之本。许多同学认为语文考试中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而对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力,广种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学习,课内篇目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里去“畅游”,显然是枉费心机,本末倒置。课内文言文这只“麻雀”,仔细解剖透彻了,才能在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该背诵的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该熟读的一定要烂熟于心。一般来说,考试的材料取自课外,但考点和答案却在课内。

听课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解外,还一要动笔,在书上画画圈圈,在笔记本上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二要边听边思考,听课要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要点,同时要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发言。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课堂听讲这一环节,一节课的内容在课外却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弥补上,真是得不偿失。

起跑线上的高一学子们

长期以来,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唯一法宝就是搞题海战术。有老师推荐的同步训练,有自己购买的辅导资料,还有家长、亲属、朋友送的指导丛书,诸如《单元检测题》、《优化设计》、《名师指点》、《发散思维大课堂》、《世纪大考卷》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没日没夜地淹没在练习中,弄得昏头涨脑,不仅毫无收获,反而浪费大量时间。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吃透课本的知识点,做好课本里的练习题,另外还可使用一套与教材同步的配套练习。因为做练习无非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巩固新知识和提高应试技能。在高一阶段,做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新知识(在这一点上,语文不同于数学等理科,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和掌握解题思路),通过一套同步练习就基本能达到目的。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赢得大量时间读书看报,用阅读来完成知识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