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杂文言论在表现形态上有独特之处

杂文言论在表现形态上有独特之处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杂文言论在表现形态上有独特之处:通过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很有诱惑力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个深刻的见解作为开头,一下就能吸引受众;结合具体的新闻事实提出论点,论点通常放在文章的中间部分,通过形象化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分析,达到入木三分之效果;文章的结尾通常是作者对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简明生动的重新阐述。一篇好的杂文言论在文本表现上是情感、哲理、文采的统一,是思辨逻辑与具体形象的统一。

五、杂文言论

杂文言论是以杂文的笔法评议现实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一个新闻评论体裁。杂文自鲁迅先生起一直作为文人战斗和批判的尖锐武器,以往是文学体裁的范畴。“文革”结束后,《人民日报》的副刊《大地》成为文化界批斗“四人帮”,肃清“文革”极左思想的阵地,逐渐地,杂文在各报刊媒体的副刊上蔓延开来。1984年初,《中国青年报》将杂文搬上新闻版,在二版开设了一个杂文栏目——《求实篇》,以“着边际,关痛痒”的宗旨,将新闻评论与杂文有机地结合起来。[36]此后,这种杂文越来越向新闻靠拢,向时评靠拢,形成新闻评论的一种特别的时评性文体形式——杂文言论。

杂文言论同一般的新闻评论相比,不具有因某个新闻事件和现象特别、专门评论的性质,它议题广泛,议题多样,并且敢于批评,针对社会时弊、陋习、顽疾,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它用尖锐的杂文思想基调、活泼的杂文笔法营造出严肃的时事评论

杂文言论在表现形态上有独特之处:通过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很有诱惑力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个深刻的见解作为开头,一下就能吸引受众;结合具体的新闻事实提出论点,论点通常放在文章的中间部分,通过形象化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分析,达到入木三分之效果;文章的结尾通常是作者对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简明生动的重新阐述。

一篇好的杂文言论在文本表现上是情感、哲理、文采的统一,是思辨逻辑与具体形象的统一。比如:

郧西县山头造字的“壮举”,与“文革”期间何其相似乃尔!当年标语满天,不仅山上有标语,街头巷尾无不有焉,中国简直成了标语口号的海洋。遗憾的是,这些标语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已经不够恰当,因为有些地方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无”。但是,那些不惜劳民伤财,以标语口号大造声势的干部,却被上级视为“突出政治”、“真抓实干”,不是受到表彰,便是得以提拔。而农民却因此大受其苦,他们或顶烈日,或冒严寒,开山采石,负重爬坡,甚至要忍饥挨饿,去干那大而无用的造字工程。时至今日,郧西县的农民为造巨型标语,所受之苦仍不亚于当年,店子镇的2000多名村民上山造字时,正值盛夏酷暑,他们要从河里挖出沙石,运上50度的陡坡,并要挑水上山,供拌水泥砂浆之用。每天从早6点半开始,直干到晚7点才收工。泥沟乡农民为买白火石,要跑到12公里之外的陕西省月儿潭,无钱买石者,只得下河捞或上山找。真是“当官的动动嘴,老百姓累断腿”。[37]

有形象的叙事例证类比,有反语、仿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意之深,讥讽之强,而语言生动活泼,有可读性,有感染力。

【注释】

[1][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见彭菊华:《时代的艺术——新闻作品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3]郭光华著:《新闻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4]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

[5]原文见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

[6]1998年3月30日《大众日报》。

[7]1988年11月12日《河北日报》。

[8]1996年12月《河南日报》。

[9]李尚志:《一篇新闻特写的回忆》,《新闻记者》2002年第10期。

[10]原文载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11]作者张德宝,原文载1990年10月21日《解放日报》。

[12]徐国源、沈一明:《“特稿”新论》,《新闻导刊》2005年第2期。

[13]李法宝著:《新闻写作的艺术与技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14][美]阿伦森著:《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5]原文见雕岩编:《西方记者报道中国作品评介》,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6]《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17]《新闻要抓新和实》,《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8]《学会写视觉新闻》,《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43页。

[19]《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20]吴三元:《新闻文学文体浅议》,《东岳论丛》1994年第5期。

[21]段学民根据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2005年11月4日在郑州大学所作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新闻、文学与政治》,山东大众网-青年记者-特约专稿,2006年8月23日。

[22]述平:《某》,《中华文学选刊》1994年第6期。

[23]李法宝:《新闻写作的艺术与技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24]新华社北京1994年4月12日电。

[25]见林帆:《报告文学絮语》,东方网,2006年2月10日。

[26]《〈报告文学〉魅力无限》,人民网—期刊,2003年11月18日。

[27]傅国涌:《康有为的神话——读〈温故戊戌年〉》,《书屋》2001年第6期。

[28]原文载1991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29]林荣强著:《述评性新闻》,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30]1988年8月9日《经济日报》。

[31]殷俊等编著:《媒介新闻评论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317页。

[32]殷俊等编著:《媒介新闻评论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317页。

[33]耿煜编著:《最新新闻传媒写作技巧与范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34]《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6年3月20日。

[35]《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3日。

[36]参见涂光晋:《公共言论走上媒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一个显著变化》,《新闻三味》2006年第6期。

[37]梅桑榆:《造字奇观又重现》,2003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