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新建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与路径探析

新时期新建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与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观而言,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金院的每个单位、个人都渴望美好。与此同时,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

教务处 陈正勇

一、大学的功能与大学文化

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的今天,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高等教育理念似乎已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淘洗殆尽。但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大学的功能,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辛的社会服务、21世纪的引领未来,学术性作为大学的血脉和根基都与之相伴而生。其根本原因在于,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均应具有对知识、科学、真理执著追求的最高理想。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学术性如果被悬挂或遮蔽将会使应用型大学滑向工具理性和“机器加工厂”的危险境地,就会导致大学文化的衰微。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其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维护大学学术性、德性和思想性,并通过大学各主体的不懈努力,使大学文化的精神内容通过个体主动实践成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并具备知识应用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吕立志教授曾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吸收,以大学为载体,以学术为基础,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组织文化。它一旦形成并稳定下来就会有助于实现大学目标,对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运行、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大学文化的内在之魂就是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选择、传承与创新等各种行为,它要以崇尚和追求学术为目标。她进一步指出:大学教育既承担着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和社会改造能力的责任,承担着一定民族、阶级和社会所要求的社会理想、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社会化的教育职能,以满足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要求,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现、应用、创造的学术性活动,是大学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因而崇尚学术是大学文化的精神所在。可见,大学在追求学术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还要以德性和思想性的不断提高为价值目标。对于新建院校而言,这种精神就应该是在教学中把追求高深学问、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师研究和教学的根本旨归。

二、大学文化与金院精神

文化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追求美好是人类的愿望,也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国家建设小康社会要求高校注重内涵发展、注重提高质量的语境下,金院人在办学历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以及为追求卓越、追求美好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发展思想、行动及其结果都是金院文化。对于上海金融学院而言,这一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就是金院人致力于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致力于彰显办学特色、致力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致力于办优质本科大学的努力和追求。

宏观而言,作为应用型财经高校,文化建设要立足实际,又要规避功利化倾向。要规避功利化倾向就需大学的决策者、大学教师和学生等各主体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微观而言,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金院的每个单位、个人都渴望美好。为了大家都能认同美好、达到美好,就应当形成一个保证大家都能认同并朝着其努力的美好目标,同时形成保证目标实现的共同规范,这就要求金院大家庭的每个集体、每一份子自觉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并能和谐相处、谦和、包容和尊重。

从文化精神来看,立诚明德、经世致用、勤奋求实、追求卓越、知行融化是金院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指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显明、照明美德;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内在修养和立身之本学问的人才;在于亲近爱护民众和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于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达于至善,服务社会。校训“立诚明德 经世致用”作为上海金融学院的精神文化核心,正是学校传承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精神的体现,勤奋求实、自强不息、知行融化也正是金院人践行“大学之道”的表征。与此同时,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从人才培养的意义上说,经世致用、追求卓越和知行融化是学校在求真育人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精神。

从人才培养来看,上海金融学院作为一所新建财经高校,其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里所说的应用型人才不应只是单向度的职场人,而应是能够传承、应用和创新知识的社会公民。因此,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复合知识、创新精神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这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吸收洪堡理念和纽曼理想的体现。回顾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洪堡认为,大学不应仅仅培养职场人,更重要的是把那些对未来有着充分向往感的人组织起来,把他们的这种探索未知的欲望调动起来并使其养成一种探求未来的习惯。纽曼则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在于培育理智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从宏观目的来看,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相信大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理智的培育作为其直接范畴,或者是投身于理智的培育。”从微观的课程目的来看,他指出:“大学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培育理智,拓展心智。”“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由此看来,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制度建设与完善中渗透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社会公民的理念,要在教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中落实培养能够传承、应用并创新文化的社会公民的思想。

三、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经济及其内部的关系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功利主义日益盛行的21世纪,大学文化建设还要处理好三层关系。

第一层是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就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类似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对于当今的大学而言,就是要构建一个既探求真理同时也探求科学应用的“学术共同体”。而且这个共同体需要具备自由性、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自由性就是指大学这一学术共同体及其个体要能自觉、自由探索真理;独立性是指大学和大学人不能完全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批判性是指大学要对社会具有批判能力,其培养的人才要有批判精神;超越性是指大学要具有自我超越和超越经济社会的意识和精神,要能够超凡脱俗、塑造并彰显个性

第二层是大学与经济、生活的关系。这可谓第一层关系的延伸。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就要坚守自身之道,大学就要在自身文化建设中以至善德性、至高思想性和至远创新性为目标和追求。首先,大学德性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品质,其高低决定了大学是否受人尊重。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不仅在于其传承、传播和创造知识,即不仅在于其是知识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更在于其是一个具有至高德性的文化共同体。其次,思想是大学文化的高度,思想的高远与否决定了大学文化是否具备作为社会灯塔的资格。思想性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品性,它主要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以及大学人对待学术和真理的态度体现出来。富有思想性的大学文化应该是一种能够激励大学人探寻真理、坚持真理的文化,而不应是一种使人仅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放眼未来的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还大学求真的本真。作为办学历史不长的大学,会因为转型发展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生存发展而奋斗,为获取社会利益而努力,但大学决策者只能将其作为发展初期的权宜之计,必须使大学成为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共同体,否则就会将自身推向平庸的深渊。

第三层是大学内部的组织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就要营造自主性、包容性、参与性、发展性的文化氛围。包容性是塑造大学人的文化人格、培养社会公民责任感的重要品质之一,它会对从大学走出去的每个人的人格产生深远影响。自主性包括各教学主体的自主性,也包括教师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和学生个性发展、学业安排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并不是毫无约束、放任自由,而是一种在渗透着共同价值的规范影响下的自由发挥。学校作为求真育人的主体,应该在各教学主体实施教学和学术探索中发挥引导作用,从而形成凝聚力。进一步来看,在具体的教学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必然会有矛盾产生,在处理矛盾时就需要借助具有包容性的大学文化。大学的包容性差就不利于各教学和科研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会阻碍学生的成长,甚至会“撵走”人才,这样就难以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大学团队和整体。总体看来,如果一所大学的包容性差,就不可能使全校师生彰显个性、发挥主动性,难以形成合力,自然也难以实现构建“共同体”的目标。大学文化中的参与性是指大学办学要淡化行政化,要营造教授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办学、发展目标、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避免教授、教师在学校发展与建设决策中的话语权缺失。否则教师的身份认同、教师对职业的忠诚就难以保证,自然也就形不成学校的共同愿景。大学文化中的发展性是指大学制定目标、政策和规划要坚持发展与可行相结合的原则,政策、目标的制定要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四、弘扬师德、塑造共同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弘扬师德和塑造共同精神又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师德而言,考察师德要从教师对职业的忠诚态度、对学生的博爱态度、对学术的执著态度、对师友的尊重与协作态度及对自我的自律态度等五个方面来看。对职业的忠诚态度内化为教师对职业的深入思考和敬畏,教师要像康德深入思考和敬畏星空以及心中的道德律那样对待其职业。对学生的态度方面,教师要在忠诚职业的基础上施爱于学生,并同时传道、授业、解惑。在对学术的态度上,教师要坚守学术操守,要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具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这是教师对学术的积极态度,大学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克服急功近利思想的滋生和蔓延。对师友的态度,要践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观念,要坚持尊重与协作的原则,这种大学精神文化是打造富有竞争力与创造性的教学团队、学术团队的前提,各自为阵、相互攻击的散漫群体只会使大学平庸化,甚至会将其推进深渊。在对自我的态度上,大学教师要自律,要在教学和研究中发扬自我超越的精神。

就共同精神而言,它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凝聚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积淀了独特的大学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大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器和黏合剂。塑造共同精神自然成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它“也是大学在文化层面由被动地应付和解决问题到主动寻求自身价值的自觉行动”。只有大学的每个个体能够根据共同的价值理念自觉主动地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断努力,才能确保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诚如有学者所言:“任何群体都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然而,学校能否在充分尊重并努力提升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用学校的目标去凝聚学校全体教职工,是学校能否成功的关键。让每所学校都能成为教职员工人生价值的实现场所,使学校在教职工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同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学校文化引领的魅力所在。”

精神文化建设还要注重营造有利于教师身份认同和师德提高的工作氛围。就身份认同而言,教师作为大学文化共同体中的重要角色,其个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和结果。从社会系统中的职业维度来看,高校教师是一个在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行事规则等方面有着同一性的职业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对这种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同一性保有强烈意识,时刻关注并以其规范各自的行为。从大学系统中的角色维度来看,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其作为大学组织文化中的身份,身份认同更关心的是个体对自身生存状态、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意识。“大学教师在大学组织体系中生活、工作,其对自身的认知、对自身与同行业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忠诚对象和行事规则,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构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现代市场、财富分配、人才流动性的增强,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关系中那种遵从“支配—服从”逻辑的大学教师身份,取而代之的是对等的“契约”。这种对等的“契约”虽也包含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行事规则以及使其存在的合法化理由,但如果这些理由发生变化,大学教师的忠诚和归属就会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来的权利、义务、职责会被排除在行为效法之外,教师个体就会确定新的价值目标并尝试新的行动规则。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构建有利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制度体系。

概言之,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精神和核心,直接决定着一所大学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但由于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背景,自然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其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点也不同。老牌大学因办学历史悠久而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办学条件,故而其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的建设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此相比,有的大学办学历史不长,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同时兼顾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并呈现出发展初期过于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淡化了精神文化建设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及时扭转,将会严重制约大学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其衰退。新建院校对此要有清楚的认识。要想在社会发展不断多元化、高等教育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获得发展,就必须加强其文化建设,尤其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弘扬师德、塑造共同精神,长期致力于富有道德性、思想性、自主性、包容性、发展性的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吕立志:《崇尚学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内在之魂》,《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2][英]纽曼:《大学的理想(节译本)》,徐辉、顾建新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3]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9期。

[4]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商务印书馆,2005年。

[5]许联、樊平军:《大学教师身份考察与大学文化的复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6]梁启超、蔡元培:《大学的精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8月。

[7]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侯定凯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8]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9]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