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4-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1.进口规模。国际储备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一国政府的储备往往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由于国际资金流动的规模非常大,因此一国在不能有效利用国际金融市场来借入储备的情况下其自由储备的数量需求就大大增加。

(一)特里芬关于国际储备与进口关系的论述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论述了国际储备与进口的关系。他分析了一战后至1957年世界上34个国家的国际储备资料,认为一国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最低限。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其局限性是忽略了因资本流动引起的对外支付及干预市场的储备需要。

(二)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1.进口规模。由于国际储备最基本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进口规模大、占用外汇资金多,发生逆差的可能性及数额往往也大,因而需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一般采用年进口额与储备量的比例来确定最佳储备量,认为这一比例的范围是20%—50%。

2.进出口(或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动幅度。波动幅度越大,对储备的需求就越大;反之,则越少。

3.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程度。国际储备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若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并且政府不愿意经常性地改变汇率水平,相对地它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储备以应付国际收支可能产生的突发性巨额逆差或外汇上突然爆发的大规模投机。而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的国家,干预货币就可以少一些。

4.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调节政策的效率越高,储备需求越小;反之,需求就越高。

5.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一国政府的储备往往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但是,将获取的储备存放在国外会导致一定的成本。因此,持有储备的相对(机会)成本越高,储备的保有量就应越低。

6.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筹借应急资金的能力与成本。一国出现对外支付困难或外汇市场出现异常波动需要政府出面干预时,货币当局既可动用储备,也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筹借资金。如果一国与国际金融市场有着密切联系,能够迅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说明该国筹借应急资金的能力就强,它所需要持有的国际储备就可以少一些。

7.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越发达,其提供的诱导性储备对利率和汇率等调节政策的反应就越灵敏,储备的需求也可以相应越少。

8.国际资金流动情况。由于国际资金流动的规模非常大,因此一国在不能有效利用国际金融市场来借入储备的情况下其自由储备的数量需求就大大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