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储备数量管理

国际储备数量管理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储备数量过多的标志即储备本身给该国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储备增量的机会成本。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量过少也会使该国蒙受损失。因此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还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内外均衡。不同国家在国际储备数量管理中采取的手段不同。在持续国际收支逆差和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实行货币对外贬值政策,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

第二节 国际储备数量管理

一、影响国际储备数量的因素

对国际储备的数量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影响适度国际储备数量的因素。

1.影响国际储备供给的主要因素

具体地说,影响一国国际储备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盈余是国际储备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国际储备总量的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意味着该国国际储备总量的减少。

(2)国际借贷。当一国政府向国外提供储备货币贷款时,就减少了该国的国际储备。

(3)外汇干预。当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国货币,收购外汇以缓解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时,国际储备量增加。

(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由于数量有限,分配结构不合理,因此这两部分的变化对一国国际储备供应的影响不大。

(5)一国货币当局还可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收购黄金用于增加其国际储备总量。

2.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

(1)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持有国际储备所相应放弃的实际资源可能给该国带来的收益。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越多,它所放弃的当前能够加以运用的实际数量越大。

(2)经济发展状况。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如果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为了支持大量进口,该国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另外,如果一国商品价格较高,在商品市场上就会缺乏国际竞争力,易出现贸易逆差的局面,从而相应地增加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制约于资源约束,产业结构不健全,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较小。当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时,很难大幅度减少进口量;当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又很难迅速增加出口量。因此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来应付外部冲击。

(3)国家的政策偏好。持有国际储备是一种政府行为,如果政府选择钉住汇率制,或者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强调汇率的稳定,它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以增强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4)对外交往规模。在一国的国际交往中,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是商品进口规模和对外偿债的规模。一国进口规模越大,或者还本付息的外债负担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另外,一国政府与他国进行政策协调,可以减少国际收支失衡度,直接减少动用国际储备的需要。当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后,通过政府的国际协调,可以增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效力,加快调整速度,从而相应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5)对外融资能力。一国还可通过借用国外资金来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这种对外融资能力既包括政府通过向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政府的借款能力,也包括私人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应急资金的能力。一国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该国的国际信誉。

确定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参照指标包括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率,国际储备对外债余额的比率,国际储备对国际收支差额的比率。从世界范围来看,最为流行的适度储备标准是美国著名国际金融学家特里芬提出的比例分析法,他提出一国国际储备量应与该国1年的贸易进口总额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一般以40%作为标准,实施外汇管制国家的储备可低一点,但不能低于20%;不实施外汇管制国家的储备应高一些,但不能超过50%。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储备进口率保持在30%~40%是最适度的,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3个月的为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最适度的储备量。

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并非越多越好。首先,国际储备数量过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持有国际储备具有一定机会成本,即该国放弃了将它转化为进口生产资料等实际资源所可能获得的收益。国际储备数量过多的标志即储备本身给该国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储备增量的机会成本。其次,该国采取特定政策片面追求高储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量过少也会使该国蒙受损失。首先,它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国际储备量过少的标志是持有国际储备的边际收益高于储备增量的机会成本。其次,政府缺乏足够的外汇平准基金,本币汇率难以稳定,增加了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风险。再次,该国可能面临偿债困难,在利用外资时缺乏国际信誉。最后,由于该国缺乏国际清偿能力,在受到各种冲击时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包括:①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是指所持有的储备资产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其持有量必须适应外汇流量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国家通过外汇流动资产的管理,满足各种基本需要。②获取一定的收益外汇代表了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因此要求我国的储备资产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其大小至少能抵偿其机会成本。总之,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资产,应设法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③保持适度的黄金储备,保持国际储备的目的之一是为防止在不测事件发生时,动摇我国的对外金融地位。在这个时候黄金的保护作用最大。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黄金。④维持外汇资产的价值,我国国际储备有时可能超出正常的需要,这时应研究如何维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以免受国际通货膨胀及汇率、利率波动的损害。⑤促进经济内外均衡。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不断扩大,国际储备尤其外汇储备管理对宏观金融调控及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还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内外均衡。我国外汇储备水平应该保持适度或适当高些。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进口支付水平、外债余额状况、市场干预需求等因素,确定一个有上下变化区间的适度储备量。

二、国际储备数量管理手段

不同国家在国际储备数量管理中采取的手段不同。各种国际储备调整措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各国政府需要根据特定情况来选择国际储备调整措施,一般来说,在短期,政府主要依靠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国际储备数量;从长期来看,调节国际储备依赖于各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储备不足时,通常采取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措施。

1.以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限制进口。

2.通过出口退税、出口担保、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等手段鼓励出口。

3.货币对外贬值。在持续国际收支逆差和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实行货币对外贬值政策,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加侧重于依靠借入储备来保证国际清偿能力。

4.以外汇管制和延期支付等方法限制资本外流。

三、确定我国适度国际储备量

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1981年正式对外公布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国际储备体系。

由于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因此,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主要是适度外汇储备量的确定。

我国外汇储备应确定适度的储备量,因为:①外汇储备过多,如果主要是债务性储备(如由对外借款等资本流入方式形成的),则必然会增加外债负担,使储备流动性减弱。②外汇储备过多,一般会支持本币汇率上升,增强本币的坚挺程度和国际地位,但同时却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③外汇储备过多,会加大国内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④外汇储备增加,并不等于储备效益也大量增加。因为外汇储备多为硬货币,一般利率较低,因此储备越多,利息收益的潜在损失也越大。⑤外汇储备不断增加,造成资源的低效益使用甚至浪费。⑥外汇储备过度增加,会失去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低息贷款的权利,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汇率变动风险,增加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⑦外汇储备持续过度增加,意味着国际收支存在顺差,因而会带来其他国家的不满。

今后我国应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模型,确定出适度外汇储备量,在此基础上对过度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目前,各国对储备投资都很重视,认为它是增加外汇储备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