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点鲜明、清晰,是指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其次,提出观点的位置也一定要突出、醒目。这段议论,道理精辟,入木三分,时常玩味琢磨,可使人不懈怠、不骄狂、头脑清醒、永不自满。名师点评文章围绕曾国藩“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的名言展开论述,文章主体部分依次用“稍存愧疚之意,居官才能清廉自律”等分论点放在每段开头,来凸显观点,论点非常清晰和鲜明。
论点鲜明、清晰,是指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首先,对所论述的问题自己先要思考透彻,不能含混不清。其次,提出观点的位置也一定要突出、醒目。
精彩片段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反之,一个人倘若“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这段议论,道理精辟,入木三分,时常玩味琢磨,可使人不懈怠、不骄狂、头脑清醒、永不自满。
稍存愧疚之意,居官才能清廉自律,不贪民脂民膏,夙夜匪懈,唯恐有负群众。故而,便有了高适当县令时的自责:“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便有了韦应物当太守时的不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便有了政坛英杰田家英的自警:“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便有了革命元勋董必武的自励:“新功未建愧高座,老本无多早啃完”。
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曾国藩“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的名言展开论述,文章主体部分依次用“稍存愧疚之意,居官才能清廉自律”等分论点放在每段开头,来凸显观点,论点非常清晰和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