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论类议论文

评论类议论文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节 评论类议论文评论类议论文,是指针对一具体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明辨是非、评定优劣,从而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的议论文。评论是议论文中的一大主类,因而它有广泛的运用范围,包括对国内外的各种问题的评论。再如写文艺评论,针对某一种文学新情况、评价其优劣得失。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搜捕

第1节 评论类议论文

【导读】

评论类议论文,是指针对一具体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明辨是非、评定优劣,从而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的议论文。

评论是议论文中的一大主类,因而它有广泛的运用范围,包括对国内外的各种问题的评论。可对新生事物、优秀人物、进步思想进行评论,给予热情支持和颂扬,也可对腐朽事物、落后思想、错误观念进行剖析抨击,使人们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并与之作斗争。

评论的根本任务就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现象及时地进行剖析,指出本质,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正确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它既是我们学习和宣传政策、教育人民的重要工具,也是对敌斗争的战斗武器。

评论类议论文的特点:

1.时效性

评论由于它涉及社会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事实,而这些问题和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判又可及时从理论上给人们以指导、帮助人们把握本质。因此评论要讲时效,在某一新的社会现象出现甚至还处在萌芽状态时,就要敏锐及时把握它,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及时地写出立场鲜明、态度明确、有强烈现实感的评论来。像报刊电台及时刊播发的社论、短论,一般几乎是与新闻事实同步或者衔接相随的。再如写文艺评论,针对某一种文学新情况、评价其优劣得失。这样对创作实践、文艺的发展才有促进作用。

2.针对性

评论都是抓住某些具体社会现象而谈的。为了能从现象深入到本质,需要作者把这一现象同它产生的全过程和整个背景、环境结合起来,周密分析,然后得出有的放矢的评论,使人们恍然大悟地清醒明白。

3.单一性

评论一般采取一文一议的方式,只抓准某个问题甚至是某个问题的一个侧面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情况弄清,把道理讲透。它一般不做全面的论述,至于有的评论由于牵涉面大,但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找准中心,突出重点,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选文】

留 侯 论[1]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2]。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3]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4]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5],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6];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7],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8]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9]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10]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1]北宋嘉六年(1061),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留侯,指张良,字子房。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史有留侯世家。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2]节:气节,操守。[3]卒:同“猝”,突然。[4]圯:桥。音怡。圯桥,故址在今江苏淮宁北。相传张良遇黄石公于圯上。老人故意折辱他,他都忍气顺从,遂授以兵书,说:“读此可以为王者师。”[5]贲、育:古代勇士孟贲、夏育。[6]一击之间:张良曾与刺客同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搜捕。[7]千金之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8]鲜腆:无礼。[9]当淮阴破齐:淮阴指韩信。他平定齐地时,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刘邦当时处境危急,因此发怒,经张良提醒,乃封韩信为齐王,使其出兵攻灭项羽。[10]称:适合,相当。

【评析】

本文是宋仁宗嘉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上进论之一。本文是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论。全文围绕一个“忍”字,结合历史事实,论证了张良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丰功伟业,就在于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文章围绕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一中心,对留侯张良展开论说,并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贯穿全篇。文章一开始就将“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者”之勇进行比较,指出“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坚韧品性。然后辟“圯上老人”为“鬼物”之说,指出“圯上老人”“倨傲鲜腆”正是为了折张良“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最终使其成大事,成为“豪杰之士”。而后又屡屡引用历史事实,进一步论说“忍小忿”之大用,以至将刘邦所成就的帝业也归功于张良的“忍”。最后以张良的“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的过人之节,饶有趣味,也颇见作者的良苦用心。不过我们应对苏轼的这种“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进行辩证的认识,特别是对其将楚汉之争成败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忍”,更应该深入进行辨析。

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老人授书教“忍”,一是留侯佐高祖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全文围绕“忍”字生发议论,借旧案翻出新意,气势浑浩,议论滔滔,引用史实若即若离,叙事议论或虚或实,忽放忽收,而始终紧扣中心论点,无论立意、布局、论证均能翻新出奇。

【思考与训练】

1.这篇史论的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篇史论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史论在写人物上与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灭秦建汉、成就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