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精华》素材解读

《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精华》素材解读

时间:2022-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面对苏轼的批评,心胸不够宽广的王安石不仅逮捕了苏轼,还株连了很多与苏轼有交往的人,制造了乌台诗案,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污点。而苏轼在赦书里却高度评价了王安石,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令后人感动。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国计民生的大任。在苏轼看来,他们虽然政见不同,但这也并不能抹杀王安石的成就和优点。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了,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去世的苏轼的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能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了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宋哲宗诏命苏轼代拟赦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赦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素材解读

适用主题一:做人不能心胸狭窄

这一论据,可以从做人不能心胸狭窄这个角度来分析。面对苏轼的批评,心胸不够宽广的王安石不仅逮捕了苏轼,还株连了很多与苏轼有交往的人,制造了乌台诗案,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污点。而苏轼在赦书里却高度评价了王安石,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令后人感动。

满分示范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

【技法分析】结合苏轼的事迹,合理想象出当时的情景,表现出苏轼豪放的性格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适用主题二:要积极面对现实

这一论据,可以从积极面对现实的角度来写。苏轼被贬之后,并没有一味颓废消沉,而是积极面对现实,仍然尽力而为,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满分示范

他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破坏殆尽,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他却执着地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朝廷待他不好,但他从来却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扛在肩膀上,兴修水利,解缓灾役,他如此坦荡的胸怀,没有装下半分钩心斗角的邪气,却将社稷与百姓放在比得失宠辱还重要的位置。

【技法分析】由具体事实出发,对素材进行合理扩写,丰富了文章内容。

他用他的肩膀,撑起热爱生命,关怀百姓的爱民之心;他用他的肩膀担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豪言壮志。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国计民生的大任。

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人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却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白,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

适用主题三:做人要公私分明

这一论据,可以从做人要公私分明这个观点来谈。苏轼本来有机会在赦书里公报私仇,可是他却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在苏轼看来,他们虽然政见不同,但这也并不能抹杀王安石的成就和优点。

满分示范

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不会分享的人只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分享,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乐?分享就是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两人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为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技法分析】压缩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故事,抓住关键点和其他例子一起证明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