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情、意看新中国的精神文明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情、意看新中国的精神文明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情、意看新中国的精神文明鲍丽燕一、概念的界定哲学的起源及其目的是追求真、善、美,研究世界的起源,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研究人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包括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最终才能实现精神文明的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情、意看新中国的精神文明

鲍丽燕

一、概念的界定

哲学的起源及其目的是追求真、善、美,研究世界的起源,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研究人的自我发展。从哲学家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大多注重应然的问题而忽略了实然的问题,即太过于注重应该怎么样而忽略了实际怎么样的问题。如黑格尔哲学不是以现实物质基础为研究前提,而是脱离现实生活层面来讨论精神层面的伪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及对宗教的批判,就是要把以前哲学上讨论的精神生活的伪善转化为现实生活的真善,目的就是要把颠倒的世界颠倒过来,实现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选择的方法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选择的途径是对人的异化采取积极地扬弃。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类本质以及人自身的异化关系,说明了资本主义对劳动的片面占有使人成为“非人”,因此,向真正的人的复归,即“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这是通过对人的异化采取积极地扬弃来实现人本性和类本质的复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通过人本性的复归和类本质社会性的复归达到人与自然同一的过程。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包括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实践过程。物质文明是指经济的发展,属于人类的现实世界。精神文明是指人的自我发展,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包括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最终才能实现精神文明的发展。“知”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知识论世界观,其主体是人,用真或假分辨世界。“情”是情感,可以影响世界,形成情感论世界观,其主体是精神,用快乐或痛苦表达世界。“意”是有改变的能力,属于意志世界观,其主体是能力,用需要来表达世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发展,哲学的智慧就是用知、情、意来改变现实世界,从而实现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因为世界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迫切追求的是物质的发展,而忽视了物质追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只看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却没有意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发挥着相应地促进或阻碍作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精神文明也受各种物质发展的诱惑,使得人没有真正发展为人,而是被物质奴役,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分离的被动发展。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物质发展过程中的功利主义采取积极地扬弃,通过追求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进而实现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升华。

二、用知、情、意看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精神文明

1.从“知”——看精神文明的发展

“知”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知识论世界观。其主体是人,用真或假分辨世界。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著作中,恩格斯最先明确提出了著名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人类认识论世界观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人们不再是沉迷于思维层面上的虚假满足,而是通过对现实存在的改变来实现真正的满足。精神世界可分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知”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客观精神,是用真与假分辨世界。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通过对现实存在的改变实现了物质的真正满足”。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社会面貌——这一现实存在,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前列。改革开放运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选择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改变现实世界,实现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即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享受到物质的满足时,才能在精神世界里感受到真。中国人的社会意识确实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在真实地享受到物质发展带来的满足的同时,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2.从“情”——看精神文明的不足

“情”是情感,可以影响世界,形成情感论世界观。其主体是精神,用快乐或痛苦来表达世界,这是精神世界里的主观精神。接下来,我们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考察人们情感论世界观的变化及其哲学内涵,论证当今人们情感世界中的精神文明的不足之处。人的爱情存在以类的存在表现出来,既有感性:个别认识——性,又有理性:一般认识——爱。人的爱情存在是这种既个别又一般的存在。当代中国社会某些人却完全用权和钱来看待爱情,这种情感论世界观是由物质利益的存在决定人的思维存在所导致的,从而形成了对爱情存在的另一种解释,即现实认识——权、利。在应然中,人的存在是这种既个别又一般的存在,但在实然中,现实生活中的权与利,可以使人的爱情存在出现分离,即有权有钱才有所谓的爱情。这种爱情不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是一种权、钱的交易。真正的人类发展是对功利主义不断超越、积极扬弃,才能使爱情不再受权和钱的控制而达到既个别又一般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可以表现出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的本质,他的属人的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自然界,即人与自然的同一。”(3)“因而,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根据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说来成为类的存在物,对自己说来成为人并且把自己理解为人。”(4)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在男女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用感性与理性的分离或结合来评价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感性与理性的分离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倒退,因为这样的爱情只能作为人的动物性的需求,而没有达到作为真正人的需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才被视为真正人的需求。那么我们就用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情”来评价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发展程度。不可否认,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和日本或美国相媲美。当代某些人已经过着富足的生活,能够住洋房、开私车,而某些人还在为追求以上生活不断地拼搏。这一切都是追求改变人的存在状况,是对“知”的追捧。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发展是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真正作为人的全部发展史。那么,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境况之下,所谓的真正的人,自由而全面的人到底发展如何呢?事实上,太多的现实例子已经给予这个问题以否定的回答。金钱至上已经在当代中国被看做是不争的真理,钱能够改变人的存在,甚至钱能够作为衡量“情”的标准。当今社会,男人有钱娶漂亮老婆,没钱娶丑老婆,穷的没老婆娶;女人可以为钱而嫁,女性普遍认为应该嫁有钱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所谓的幸福。“情”是用快乐和痛苦表达的,钱只能满足物质的需求,实现“知”的客观精神满足,“知”只是用真或假分辨世界;钱不能满足精神的需求,不能实现“情”的主观精神满足,情是用快乐或痛苦表达世界。人的存在出现分离,为了“知”的满足,剥夺“情”的快乐,这是一种人的自我异化。由此可见,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对功利主义采取积极地扬弃,通过追求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3.从“意”——看精神文明的创新

“意”是具有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属于意志世界观,其主体是能力,用需要来表达世界。这是精神世界里主客观相结合的精神。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中,我们在客观精神方面感受到真,这是“知”在改变世界中人的自我发展,我们在现实发展中享受到物质满足。我们在主观精神方面却很难体验到快乐,这是“情”在改变世界中人的自我发展不足,我们在现实发展中没有体验到精神满足。在主客观精神方面,“意”是改变世界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来源于改变世界的需要,在此,我们需要思考改变世界的需要是什么?是一味追求“知”来满足人类在现实世界里的物质发展呢?是单一追求“情”来满足人类在精神世界里的快乐呢?还是为了自我完善,通过自身能力提高,追求人对“知”的满足和对“情”的享受,从而实现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呢?改变世界的需要是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精神文明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文明,是一个知——情——意——知——情——意……不断自我扬弃升华的过程。知是起步阶段,但在升华的过程中,前一阶段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是后续升华的基础。所以,人类自身的完善必然是一个结合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的结果。

三、完善新中国的精神文明

从辩证思维来看,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的腾飞,也必然带来过分追捧物质利益的精神状况。现在,我们需要对功利主义进行积极地扬弃,正面应对精神文明的不足,应采取以下几点以实现人自身的完善:

1.重建精神信仰: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复归包括人性的复归和社会性的复归;反对人的异化,即由以前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物的崇拜。人的本质复归是建立起对人自身发展的崇拜,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是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无信仰的民族,因为中国人民曾经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了革命的道路,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却没有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相反,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的富裕,这就促使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信仰。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物质追捧所带来的环境危机、恐怖主义危机,甚至地球毁灭危机的出现。一味地追求GDP增长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我们需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的本性,重建人的全面发展信仰,通过知、情、意的发展来完善人自身的发展,从而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

2.注重人文关怀:改革开放进程中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匮乏。这正是上述的人的自我发展中,“情”的发展不足之处。在人的主观精神方面,亲情、爱情、友情关怀不足,始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创业,这必然导致疏忽对亲人的关怀,减少与亲人间的沟通。有的甚至为了物质利益的争夺,不惜断绝亲情。在当今社会,爱情普遍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相反追求爱情存在中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则被视为不现实。友情也难逃物质利益的诱惑,因为在一味追求物质满足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基于某种利益的需求。自然友情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因此,人类社会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需要学会积极地扬弃其中的物质诱惑和功利主义,把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还原为相亲相爱的本来世界。

3.提升人的素质: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和提升的过程,最终是为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宗教信仰和物质信仰的自我异化之后,需要采取积极地扬弃来提升人的素质。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而人的类本质社会性的复归是对物质异化的扬弃。人类不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而是以经济发展为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只有人类的解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结论

哲学的起源和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为我们指出了追求真、善、美的途径,那就是人类的解放,只有这样才能开辟人类真、善、美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通过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人类解放正是作为真正人的新纪元的开端。由此可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情、意看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可以很好地研究中国人的发展状况。从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再到人类的解放,实现真、善、美的人类新纪元这一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中国人的发展迈出的仅仅是一小步而已。我们需要在人类发展史中认识人的发展规律,把握人的发展规律,通过采取积极地扬弃来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发展需要积极地扬弃现实社会中的功利主义,通过追求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从而实现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升华。

【注释】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