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化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联系

标准化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联系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化总体设计包括:确定电子政务标准化目标;确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机制;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电子政务标准化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电子政务标准化决定了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电子政务建设工程的需求。

8.1.1 标准化与电子政务标准化

1.标准化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可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标准化表现为为了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对工业产品、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等需要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又比如信息工作标准化,通过对信息技术及其信息产品的标准制定,达到文献工作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电子政务标准化

电子政务标准化旨在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需求的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电子政务标准化应本着“统筹规划、面向应用、突出重点、分工协作”的方针,依托现有资源和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坚持自主制定与采用国际标准相结合,加强与示范应用的有机结合,适时推出电子政务标准,指导电子政务的实施,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与服务。

电子政务标准化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总体设计。标准化总体设计包括:确定电子政务标准化目标;确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机制;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2)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内容包括:确定工程可用的我国标准;研究确定拟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关键性标准;适时调整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制订项目。

(3)加强标准贯彻实施。实施内容包括:制定标准贯彻措施,加强贯彻的管理与检查;开发相应的标准应用辅助工具;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推行试行标准并根据试行情况对标准进行完善;建立标准符合性评定机制,确保标准实施的有效性;完善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

3.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的建设依托于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投入。电子政务是一项横跨各部委办局、纵深至地方基层单位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中,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过程,可以使整个工程及相关环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电子政务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电子政务标准化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方针,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电子政务标准化则将电子政务的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电子政务标准化决定了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电子政务建设工程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