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电影的创作过程

农业电影的创作过程

时间:2022-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电影的创作过程遵循着电影创作的一般规律,经过前期筹备、拍摄录制阶段、后期制作阶段。除此之外,各个相应岗位的技术人员或其他闲杂人员都是电影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第三节 农业电影的创作过程

农业电影以生动的影像表现农民、农村的生活面貌、农业科技的发展状况,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并忠实地记录了农村的发展状况,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视资料。农业电影分为农业新闻纪录电影、农业科教片、农村题材的故事片。

农业新闻纪录电影诞生于1911年,中国拍摄了记录辛亥革命的时事新闻片《武昌起义》标志着新闻纪录片在国内创作的正式开始。农业新闻纪录电影以真实性和纪实性、宣传性、时效性、史料性与艺术性作为其特点,以纪录片的形式生动地记录农村、农民的变化。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荒煤在《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中论新闻纪录电影:虽然也还有新闻报导的性质,但不只是一般的报导,而是着重于综合、概括,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引人思考;不只是罗列现象,而是能够透视本质,发现、探索、研究现实生活、社会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不只是进行一般的宣传教育,而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激动人心的艺术。(10)

农业科教片包括农业科学片、农业教育片、农业卫生片。农业科学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农业科学方面的各种先进经验,市场经济发展动态等,在农业科教片中占有主要地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农业科学片,为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影视资料。农业教育片相对科学片而言,侧重于把科学知识转换为实践中的生产技术,给农业生产提供直接的指导。比如各种种植、养殖技术等。农业卫生片向农村传播卫生科学知识、健康信息,推广卫生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避免各种传染病的蔓延等。农业科教片的制作单位很多。农业院校、电影厂、农业部等都制作了大量的农业科教片。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厂是生产农业科教片的专业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大量优秀的科教片作品。比如:《草蛉》、《蓝色的血液》、《防治沙漠化》等。《草蛉》1980年在西柏林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穗奖、1981年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塔奖;《蓝色的血液》1982年在西柏林第12届农业电影节上、1984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第13届国际科技电影节上获奖;《防治沙漠化》198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2届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上、1986年在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奖。农业科教片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效益性、时效性、普及性、形象性等特点,在农民中传播广泛。农业科教片的传播形式多样,有电视传播、农村电影专场传播、网络传播等方式。多渠道的传播方式促进了农业科技卫生知识的传播,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村题材的故事片反映了社会发展不同时期中农村的生活风貌,形象地记录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不仅深受农民群众喜爱,也给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农村提供了一种具体方式。农村题材的故事片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通俗性等特点。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曾经创作生产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真实反映农村生活、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电影作品,如《李双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喜莲》、《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已成为当代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也都还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当代农村影片受社会时代发展的影响,不断经历变革。《冰峪沟》的导演张惠中说,影片里的农民显然已经越过了一心想发财致富的初级阶段,他们开放、时尚、富裕、快乐,在小视野和大胸怀、小天地和大世界的冲突与矛盾中,他们完成了一次更深刻的觉醒。(11)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农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地赶上了城市人,走在时代的前端,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如今,政府大力扶持农村电影的发展,增加资金投入,从1996年到2004年,每年600万增加到近1500万,农村题材故事片产量从每年不足5部增长到每年20部。政府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农村题材的电影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业电影的创作过程遵循着电影创作的一般规律,经过前期筹备、拍摄录制阶段、后期制作阶段。在电影的制作流程中主要的创作人员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除此之外,各个相应岗位的技术人员或其他闲杂人员都是电影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一、前期筹备阶段

(一)剧本创作以及投产

影视剧本被称为“一剧之本”,由此称谓可见其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影视剧的创作过程中,文学剧本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电影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是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影视文学剧本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编剧独立进行创作,另一类是编剧根据现成的其他体裁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本。改编剧本在两者中所占比例要大。一个优秀的电影剧本是电影作品成功的前提保障。农业电影的剧本要能真实反映农村的生活,只有不脱离实际的好剧本,才能最终赢得观众的喜欢。有了好的剧本以后,制片单位是否投资进行电影创作,要由制片单位的领导来决定。当影视文学剧本通过制片单位的审查,确定投产以后,下一步的任务便由导演接手。

(二)导演的案头工作

导演的案头工作是指导演在剧本的基础上对影片进行构思并且把构思情况用文字表现出来,包括制作分镜头剧本和撰写导演阐述两部分工作,是对影片进行一个艺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规划和设想。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确定了拍摄场景之后,按照自己对未来影片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分镜头剧本细致到镜头的分切和单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分镜头剧本有时候也可以由编剧来完成,或者编剧和导演共同完成。

分镜头剧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把文学剧本中的一个完整的场面分解为若干个镜头,并且为每一个镜头规定景别和拍摄方法。(2)将场面调度具体化。具体规定演员的调度和镜头调度。(3)估算每一个镜头的长度。(4)写清楚对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要求。分镜头稿本在日后实际拍摄过程中还会作出修改,但是它有利于让摄制组各部门尽快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和导演的要求。

导演案头工作的另一个项目是为自己的构思写出文字说明,用来启发摄制组成员的创作想象。这个文字说明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导演认为需要向剧组说明的,都可以用文字表述出来。导演案头工作的构思并不是导演一个人完成的,是导演汲取了其他合作者的建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选演员和外景

选择演员是导演在筹划阶段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演员是银幕形象的直接体现者,演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所以,挑选演员是导演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演员在影片中担任的角色来说,有主角、配角和群众演员。同时,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选择演员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的主角、配角、群众,全都采用非职业演员,而且这些演员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同生活中一样。这些演员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是他们通过本色表演,增强了片子的真实性,把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呈现给了观众。当然,影片一般都选择职业演员,职业演员经过专业训练,表演比较熟练。对职业演员的选择也会因为影片的风格不同而侧重点不一样。农村题材的电影因为塑造的角色一般是农民,因此所选演员在外形和气质上应符合角色的要求。

外景指室外场景。电影具有时空转换的特性和蒙太奇技巧,所以需要不同的场景来满足拍摄要求。随着电影的发展,外景拍摄在电影的创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现在许多电影都对外景的选择格外讲究。选择外景要符合影片中的时代背景、地域特点以及影片造型风格等。例如:《黄土地》中广阔荒凉的黄土地是贯穿影片始终的造型场景,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选景工作一般由摄影师、美工师等一起进行。选外景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经过长途跋涉,往往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拍摄录制阶段

(一)开拍前的准备

拍摄之前首先要成立摄制组。摄制组由七个部分组成:制片部门、导演部门、摄影部门、录音部门、美工部门、演员部门、剪辑部门。广电部电影事业管理局明文规定:“在摄制组,实行厂长领导下的以导演为主的导演、制片主任共同负责制。”(12)导演主要负责影片的艺术创作,制片主任负责影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行政工作。在前期筹划和后期制作中,仅仅由导演和少数主要创作人员参加创作,制作组的其他人员在拍摄阶段才聚集到一起。

在所有部门中,美工部门的工作比较繁重。服装师要根据影片需要为演员准备剧中所需的服装,服装的来源一般有购买和租借两种方式。化妆师要准备好为演员化妆所需的化妆品。置景工和美术师要设计、搭置布景或者进行实景加工。电影场景主要有内景和外景之分。早期的电影拍摄一般在摄影棚内布景拍摄。现在电影拍摄中有时还需要进行布景,但是布景的纪实性比起以前有所增强。有的影片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对实景进行加工。对实景进行加工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为了增强影片的真实效果,比如为了表现战争场景的真实性。另外一种作用是为了传达影片特定的艺术效果。

影片开拍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演员进行排演。演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一般大家彼此不熟悉。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剧情,需要对演员进行一些适当的排练。比如有的导演安排演员排练各种表演小品。通过小品排练给角色定“打草稿”,并且促进了人物关系上的默契配合。

(二)拍摄过程

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摄制组便进入了拍摄过程。通常来说一部影片平均有五六百个镜头组成。每拍摄一个镜头,都要花费摄制组全体人员的许多时间。影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分镜头剧本中规定的顺利来,而是以同一场景为依据进行拍摄。把相同场景中的镜头先拍完,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的镜头。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影师掌握好摄影机的拍摄,演员在镜头前面进行表演,场记员进行拍摄记录,导演全面监控拍摄过程。摄影师的水平高低决定着影片画面的效果,优秀的摄影师是创作优秀影片的保障。不同的电影具有不同的风格,对摄影师的要求也不一样,有时为了增加影片的艺术效果,需要增加一些高难度的特技镜头。这就需要摄影师要有熟练的摄影技巧。同时,摄影师也是一个创造者,他可以在满足拍摄要求的情况下,加入自己对镜头拍摄的一些创造性思想。演员的表演水平直接决定着影片能否成功,如今在一些影片中经常会使用明星演员,明星演员在观众中具有知名度,拥有票房号召力。场记员的工作特别重要,他除了要记录每一个镜头的编号外,还要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所拍镜头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演员的动作、台词、服装、道具等等。如果有失误,将会影响到后期剪辑。普多夫金说过:“我要强调指出,在拍摄时,导演对演员的处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是电影的特点。”(13)导演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是演员的指导者和检验者。他一方面要为演员创造角色环境,帮助演员入戏,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演员的表演尺度。所以说,对演员表演效果的把握是导演工作的中心。

制片主任也是拍摄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制片主任代表制片公司担负生产管理和财政监督的职责。他要制定周密的制片计划,保证摄制组按照日程进行工作。在拍摄之初,制片部门便规定了影片拍摄的期限,包括拍摄日、掌握日、运转日等。制片主任对拍摄所需资金和期限进行约束。

三、后期制作

(一)剪辑

早期电影只是将拍摄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动地放映到银幕上。从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因而产生了剪辑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剪辑是导演的工作。但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和音乐素材的剪辑也进入了影片的制作过程,剪辑工艺越来越复杂,剪辑设备也越来越进步,于是出现了专门的电影剪辑师。剪辑师是导演重要的合作者,参加与导演有关的一切创作活动,如分镜头剧本的拟定、排戏、摄制、录音等。对剪辑的依赖程度,因导演的不同工作习惯而异,但剪辑师除了应完全地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外,还可以提出新的剪辑构思,建议导演增删某些镜头,调整和补充原来的分镜头设计,改变原来的节奏,突出某些内容或使影片的某一段落含义更为深刻、明确。

剪辑工作是后期制作的中心环节。好的剪辑师把剪辑看做一种创造性工作。许多著名导演对剪辑都特别重视,比如美国导演库布利克就宣称:“坦白说,整个电影的拍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交付剪辑,由剪辑来决定一切。剪辑是电影创作中最奇特也最富魅力的一环,是使电影有别于其他艺术的主要因素。”

1.镜头剪辑

当摄制组拍摄完以后,先是交付洗印厂洗印出样片,然后剪辑师便和导演一起对样片进行初步筛选,从所有镜头中选出合适的片段,按照分镜头剧本要求的顺序将镜头排列好。剪辑师在镜头剪接过程中,要找准剪辑点,只有按照剪辑点连接才能消除镜头转换的痕迹,不产生跳跃现象。此外,利用剪辑点还可以加快影片叙述节奏。在具体的剪辑工作中,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技巧性的切换,使用技巧的特技型转换。

(1)无技巧性的切换

这种方式是镜头间最基本的组合方式。具有加快叙述过程、简单实用的特点,所以被许多的影视作品采用。最为常见的切换方式有以下几类:①硬切。这种切换方式的镜头之间在画面的叙述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进行强硬的切换,一般在较大段落的转场中使用。②利用故事的情节因素进行切换。利用画面间的逻辑联系进行镜头切换,符合观众的认知思维,往往在镜头组内部采用。③利用画面的造型因素进行切换。根据镜头画面之间的相似或相关的造型因素进行切换。④利用动作的连续性进行切换。一个人物的动作可以通过许多镜头来进行表现。在镜头切换时要根据镜头间的动作连续性进行,以使切换自然、顺畅。⑤利用声音进行切换。这是一种很常用的切换方式。根据人说话和音乐的连续性来进行画面切换。这种方式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连续的镜头在时间、空间上跨度不大,使观众在认识观念上可以接受为一组的镜头。另外一种镜头间在时间、空间上跨度比较大,这种切换可以制造出一些特殊效果。⑥利用黑场进行切换。这种切换方式是模仿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眨眼”,黑场的时间比较短,观众容易接受,也被称为“闪黑”。经常被用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新闻类节目中。⑦利用特写镜头进行切换。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切换方式。特写镜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忽略前后两个镜头切换时的视觉跳跃。在新闻纪录片、科教片中,特写镜头经常被作为切换不利的补救方法来使用。⑧表现视觉错觉的切换。这种方式一般被用来表现影片中人物的主观错觉,将现实所看到的和错觉中的镜头进行切换,而且切换速度比较快。

(2)使用特技效果的切换

这种切换类型运用于大段落之间的切换,而且是用特技效果,一般会被赋予某种含义,所以说具有更为浓厚的艺术色彩。经常采用的特技效果有以下几种:①淡入、淡出。淡入表现为画面由暗变亮,最后完全清晰,这一镜头的开端便称为淡入,一般用来表现一个新段落的开始。淡出表现为画面由亮变暗,以至于完全地隐没,这一镜头的末尾称为淡出,可用来表现一个段落的结束。淡入淡出可以造成观众完整的段落感,制造舒缓的节奏,营造出抒情的、富有表现力的气氛。②化入、化出。也可称为溶入、溶出。这种形式是把淡入、淡出结合起来,叠印在同一条胶片上,一个画面逐渐隐去的同时,另一个画面逐渐显现。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一个场景慢慢过渡到另外一个场景,使前后联系紧密。这种切换方法,含蓄委婉,具有前后对比、象征、比喻、讽刺的作用。③圈入、圈出。简称“圈”。用在一个较大的段落间隔处,甚至是影片结束的地方。这种方式是一个圆圈从边框向画面的某一点逐渐“圈”小,直到整个画面成为黑场,或者不圈到黑场,而是圈住镜头中的某个人或物,让观众注意到他们,然后再放大回到整个银幕,称为圈出。也可以反过来用“圈”进入下一个段落的叙述。④划像。简称为“划”。画面上有一根线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把原来的画面逐渐压没,并把新的画面显现出来。划线的运动方向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往上,还可以从一角出发,呈对角线运动。划的方式如今在电影中已经不常使用。(5)定格。这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有特色的转场方式。在第一段的画面结束处使用定格,让观众产生暂时的视觉停顿,接着再出现下一个画面。适合于两个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2.声音剪辑

在电影发展史上,声音元素的加入使电影摆脱了默片的状态,更加立体地展现现实生活。著名电影理论家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曾在谈论有声电影时写道:正因为我们承认有声电影是一种伟大的新艺术,我们才对它有所要求。我们的要求是:有声电影不应当仅仅给无声电影添些声音,使之更加逼真,它应当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现实生活,应当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人类经验的宝库。我们暂且还不要求刚刚诞生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应该如何完美,但是,我们要求它有新的题材。我们最感兴趣的并不在于它怎样发声,而在于它利用声音的表现力给电影带来了什么。

因为,如果有声片只会讲话、放送音乐和模仿各种声音(这是戏剧几千年来早已做到的事情),那么,即便它在技术上终于达到完美的顶峰,它也只是一种复制方法而已。但是在艺术里,只有当它发现并展示了我们的眼睛或耳朵未看到或未听到过的某些东西时,这才算是一桩创举。(14)

贝拉·巴拉兹认为声音是电影的有机组成元素,在电影元素中占有独立的美学地位。所以,对声音也应进行适当的剪辑。声音的组接就是人声、音响和音乐三者按照镜头的进程,进行恰当的重叠、交替、衔接。既可以和画面的蒙太奇组接实现配合,自身又可以参与形象创造。声音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声画同步、声画分位、声画对立。这三种关系是对声音进行剪辑的结合。对声音进行剪辑时既要遵循画面的进程,符合人们的接受习惯,又可以进行创造,表现出新的意义。

(二)混录

电影声音和画面的录制加工分开进行,画面录在胶片上,声音则由录音师录制在磁带上,直到混录阶段声画才进行同步混合。在混录时,录音师通过设在录音棚里的专用设备,在调音台上控制调节好每一条声带的音量,随着银幕上放映的剪辑样片,根据声音总谱确定声音和画面。合理调整各种声音,直到将对话、音乐、音响三条声带混录到一条磁带上。

混录后的影片称为“双片”,经过审查部门审查通过以后,“双片”便交到洗印厂进行光学合成,转成一条光学声音底片供发行拷贝,电影作品至此便可以和观众见面了。

经过前期的筹划、中期的拍摄、后期制作,电影创作就像蝴蝶的生长过程,经过一步步地蜕变,最终从蛹中扇动着轻盈的翅膀飞出,向世人炫耀它的美丽。电影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智慧和汗水交融的过程,是摄制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晶。

农业影视作品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通过电视、电影大众传媒的巨大传播能力拓展了涉农人员的信息来源。农业影视的创作人员应以服务农业,造福农村,丰富农民的生活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提高农业的影视作品质量。

【注释】

(1)《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2005年4月28日《电视论坛》,www.people.com.cn。

(2)雷喜梅:《论电视新闻编辑学》,出自《城市台电视新闻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魏劲松:《电视新闻编排艺术》,《新闻前哨》,2005年第7期。

(4)《倪德新同志在全省“教育兴农示范县”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湖北职称教育网。

(5)周学杰:《浅议电视画面的剪辑》,《西部广播电视》,1999年11期。

(6)王彩平、李杰:《〈金土地〉丢了“金饭碗”的冷思考》,中国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

(7)赵爽:《农村题材电视剧摄制》,《北京日报》。

(8)赵爽:《农村题材电视剧摄制》,《北京日报》。

(9)刘江华:《广阔天地尚待开发——2003年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瞥》,《电视研究》,2004年第5期。

(10)荒煤:《〈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序言》,《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11)吴晓东:《打破“城乡差别”农村题材影视剧争相变脸》,2003年4月8日《中国青年报》。

(12)《关于故事片摄制程序及阶段划分的规定》,转引自《电影通讯》1987年第8期。

(13)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90页。

(14)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82~18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