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功能外生的动力

教育功能外生的动力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动力构成了教育功能外生的客观根据和各种积极形式。
教育功能外生的动力_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三、教育功能外生的动力

教育功能内生的内在动力既然来自学生求学的需要、学校办学的需要和政府发展教育的需要,那么,教育功能外生的内在动力当然来自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企事业雇佣的需要和政府推动就业的需要。

(一)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作为毕业生反映就业价值的摄取状态,表明了毕业生通过就业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而将内化在自己身心中的教育功能外化出来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构成了教育功能外生的客观根据和各种积极形式。

就业的价值在于自我生存、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就业的价值在于自我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个即将或者已经成人的毕业生,他必须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不能养活自己或者依靠他人养活自己的时候,他的价值就无法表现出来,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往往是暂时的,或者为更好的就业在作准备。虽然历史上有一些所谓的“隐士”拒绝就业,但他们依然能够养活自己,很多“隐士”的成就,比如名声,往往要比那些急于求成的人还要大。某种程度上“隐士”也可以是一种就业,只是从世俗的角度讲好像这些“隐士”干的事情是“讨巧”或“寄生”,但不要忘了“寄生”在大自然中实际上是很自然的一种生存哲学,所谓生物链就是“寄生链”,古代隐士还催生了“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

就业的价值在于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其“小家”和“大家”应该付出的劳动。接受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中,家庭和社会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毕业生应在工作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去回报亲情和社会。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利他价值,在一般情况下,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与自我生存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会出现矛盾,这时就需要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为了“大家”牺牲“小家”。

(二)企事业雇佣的需要

企事业雇佣的需要作为企事业反映雇佣价值的摄取状态,表明了企事业通过雇佣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而将内化在雇员身心中的教育功能外化出来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同样构成了教育功能外生的客观根据和各种积极形式。

雇佣价值在于企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等。雇佣的价值在于企事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事业单位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断新陈代谢和扩大规模,创造规模效益,在人力方面也是如此;雇佣的价值在于企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各司其职,互相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事业单位雇佣的价值还表现在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上面。

(三)政府推动就业的需要

政府推动就业的需要作为政府对推动就业价值的反映的摄取状态,表明了政府通过推动就业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同样构成了教育功能外生的客观根据和各种积极形式。

推动就业价值在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早已证明,当代社会之所以生产力大幅提高,越来越富裕,人力资本的提高功不可没。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绝不愿意大量受过教育的人才闲置,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必须推动就业。

【注释】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9月20日颁发。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发布。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4]肖昊:《教育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5]肖昊:《教育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65页。

[7]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5日。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0页。

[9]亨利·明茨伯格、弗朗西斯·魏斯特里、薛香玲:《有效决策的三种方式》,载《IT经理世界》,2008年第5期,第96页。

[10]李连科:《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9页。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第51页。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第57页。

[14]《科学时报》,2009年3月31日,B3版,转引自求是新闻网http://www-2.zju.edu.cn/zdxw/

[15]陈瑞武、曲铁华:《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载《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第47页。

[16]李文英:《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第68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9/info1234695385263719.htm。

[18]S.Michael Spence.Market Signaling.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5823954.html。

[20]阿兰·C.柯克霍夫:《从比较角度看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转引自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8页。

[21]詹姆斯·E.罗森保姆、史蒂芬妮·A.琼斯:《中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转引自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8~5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