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宗教文化不适应

宗教文化不适应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宗教文化不适应宗教的正常社会功能之一是教化民众。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宗教对牧民的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牧民人口主体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宗教生活是其社会生活的首要组成部分。尽管大部分迁入地拥有数量不等的藏传佛教寺院,但由于藏传佛教几大教派在牧区皆有广泛影响,并有不同的信仰群众基础,所以城镇及其周边邻近的相对单一教派寺院仍然无法满足移民的信仰需求。
宗教文化不适应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二)宗教文化不适应

宗教的正常社会功能之一是教化民众。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宗教对牧民的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搬迁到城里后,接受新鲜的现代化事物,去牧区朝拜寺院变得不方便,加上周围社区中寺院功能的不健全,使得寺院教育对城镇定居的牧民没有产生较大的正面引导作用。这时候就有两种声音:定居点的老年人非常强烈要求每日的宗教活动,并且希望能方便地拥有宗教活动场所。因为他们每日必须陪伴孙子上学,而且这些孩子年龄又小,他们没有时间行走较远的路程去寺院,他们在县城里无法适应不能去寺院做宗教活动的生活;定居点的年轻人接受现代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在这种急速的变迁中,逐渐淡化了对宗教活动、仪式的关注,宗教文化中对人向善的规约在他们那里也变得淡漠起来。本来他们是社区的主要力量,而宗教的教育功能恰好对他们产生不了作用。他们没有让宗教的正常功能发挥出来,因此,无法通过宗教信仰解决生计转变和生活场域转变后文化失落和心理上的困惑。

文化失落是任何一类搬迁移民都会面临的问题。这种失落不仅来源于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反差,对迁出地文化的依恋,而且还来自新的文化需求的增长。(19)甘南定居牧民对文化的需求,既有宗教领域的,又有世俗方面的。这种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牧民人口主体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宗教生活是其社会生活的首要组成部分。在迁出地社区,牧民与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和活动点发生着长久的互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牧民迁居城镇后,由于距离变远,大都与他们所经常拜谒的寺院脱离了联系。尽管大部分迁入地拥有数量不等的藏传佛教寺院,但由于藏传佛教几大教派在牧区皆有广泛影响,并有不同的信仰群众基础,所以城镇及其周边邻近的相对单一教派寺院仍然无法满足移民的信仰需求。此外,一些乡镇的定居点在修建时并没有考虑到牧民的宗教心理诉求,因此定居点周围根本没有寺院,这一点在前面的例子中讲过。一方面,牧民要求在其活动可及的范围修建寺院和宗教活动点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移民迁出地的部分寺院减弱或失去了信众基础。如何满足牧民群众世俗精神领域需求问题变得十分严峻。牧民迁居城镇后,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生计因此赋闲在家、无事可做的比比皆是。这无益于其社会适应,尽力满足定居点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镇的文化整合,是加快其社会适应的需要,也是维护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

藏传佛教中提倡轻物质重精神、轻现实重来世,与世无争、忍辱负重、限制欲望的思想。这种观念从总体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价值观相冲突的,对藏民族走向现代化起着制约的作用。搬迁至城镇的定居点,牧民见识了外面缤纷的现代化世界,宗教中要求的观念与现实世界发生了冲突,牧民本来缺乏在城镇里必须具备的进取精神、创造意识和竞争观念,但是现在面临着不得不放弃原来宗教观中的一些和现代社会竞争相冲突的思想,培养努力进取、灵活创业和不断竞争的这种观念。

例如我们举例过的牧民搬去县城卖家具生意最后全部赔本,只得回到草原的案例在牧民群众中传开后,更加导致了牧民的惧外思想。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观念的相应变革就会导致现代化的畸形发展。现代民族地区中的文化意识体系尚处于建立之中,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支离破碎,而且是新旧混乱的文化构成民族文化心理的失衡。现代文化意识体系只有在走向未来时保持扬弃,才能获得新的起点。文化观念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发展决不能是被动的,必须采取忠于守旧、乐于创新的引导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