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宗教文化

中国宗教文化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宗教文化一、道教(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不是由某位圣贤在一定时间内创造而成的,而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缓慢地孕育,最终形成一些独立的组织,再逐渐统一而成。(三)道教与中国文化从道教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道教是以中国文化为土壤而茁壮成长起来的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大量传统文化为其所用。佛教于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中国。

第三节 中国宗教文化

一、道教

(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不是由某位圣贤在一定时间内创造而成的,而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缓慢地孕育,最终形成一些独立的组织,再逐渐统一而成。最早的道教组织出现在东汉时期,以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代表。这两个早期道教派别,都主要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它们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太平道以“符水咒说”治病救人,宣扬神仙思想,吸引信徒加入,后利用宗教掀起黄巾起义的大旗,在统治者的严酷镇压下失败。五斗米道是一支和太平道同时兴起的民间道教势力,它以《老子》作为教徒学习的经典,并按照其需要对《老子》的内容进行解释,将其与道教理论结合起来,为道教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五斗米道曾在汉中建立割据政权,后其首领张鲁向曹操投降,带动几万户五斗米教民随其北迁,张鲁死后,五斗米道开始向全国发展。

鉴于道教在其形成之初是农民起义的工具,一方面,魏晋统治者对其进行严格的管制,限制民间道教活动;另一方面,道教的养生术与成仙之道又深受当时贵族、上层文人的追捧,从而道教开始在上层社会发展起来。为适应上层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道教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理论建设,涌现出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道教的理论与实践大家,道教开始走向成熟。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因老子与李唐皇室同姓,唐代皇帝大多推崇道教,尊崇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圣祖”,道教的发展进入繁盛期。唐后期,注重导气、行气等道术的内丹修炼逐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道教理论方面,出现了一批研究道教理论的学者,如孙思邈、司马承祯等,他们的研究丰富,发展了道教理论。此外,建立在老庄和玄学基础上,不重肉身修炼,追求精神超脱的重玄之学发展起来,标志着道教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宋元皇帝对道教大多持支持态度,因此,道教持续发展,内丹修炼更加盛行,逐渐成为修道的主流思想。明清时期,一方面,道教理论较少有新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另一方面,道教开始更广泛地在民间流传,对百姓民俗、生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创建初期吸取了古代自然崇拜、民间巫术、古代医学、老庄哲学儒家思想、阴阳五行观念及神仙方术等思想的成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汲取了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的观点和理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的宗教文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视为天地万物之起源、宇宙发展的根本动因。在生命观上,恶死好生,相信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人通过种种修炼,可最终得道,从而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在社会观上,崇尚无为而治、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在道德上,相信善恶报应。

(三)道教与中国文化

从道教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道教是以中国文化为土壤而茁壮成长起来的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大量传统文化为其所用。然而,道教的发展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诗歌、文学、音乐、建筑、医学、民俗、民间体育等方面均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如在民俗方面,中国人春节挂桃符、贴门神、祭灶等习俗都与道教有关,一些民间节日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也与道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也非常广泛,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经常寻仙访道,写下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诗篇,明代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小说中都出现了众多的道教人物与故事。

二、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端于古印度。其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是他的族姓,牟尼意为“圣贤”之意,是对其的尊称。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族家庭。年轻时他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种种惨相,决心通过修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六年的苦行,他已经变得形容枯瘦、精疲力竭,仍一无所获。一天,他来到一棵毕钵罗树下静坐悟道,终于觉悟,成为佛陀。

佛教于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中国。当时黄老之学及各种神仙方术盛行,人们很自然地将佛教看成是神仙方术的一种,为了使人们尽快接受佛教,佛教僧人也常依靠巫术、咒语等手段来传教,有时也会用佛理附会道家学说。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其“本末”、“有无”等思想与大乘佛教中的般若性空思想颇为契合,因此,上层社会对般若学的研究随即流行开来,并形成了“六家七宗”诸多学派。此时提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涅槃学一经出现,便迅速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南北朝时期,佛教更加兴盛。北朝的北魏佛教发展达到高峰,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就是这一时期开始开凿的。

隋唐时期佛教开始进入繁盛期。在先前的诸多学派基础上,中国佛教开始出现了宗派。隋唐时期主要的宗派有三论、天台、唯识、华严、禅、净、密、律八宗。晚唐以后,其他宗派渐渐衰落,禅宗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宋元至清禅宗持续发展,其余各宗则逐渐衰落。在士大夫中间,越来越多的人深受禅宗影响,皈依到禅宗门下。同时,在下层社会,佛教逐渐成为民众的普遍信仰。

除了汉传佛教以外,藏传佛教和南传上部座佛教也是中国佛教的组成部分。藏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地区,是由汉传佛教、印度传来的密教和藏族本地苯教相结合的产物。南传上部座佛教则是从13世纪起由缅甸传入中国的,主要流传于我国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等地区。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三法印。

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苦谛是人生皆苦的现象。佛教所指的人生之苦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其中五阴即是五蕴,包括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色蕴指物质,受蕴指感受,想蕴指知觉,行蕴指意志,识蕴指意识。佛教认为五蕴即构成世间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集谛是说受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无明,产生贪、嗔、痴等业因,然后受到各种业报。灭谛就是灭掉诸苦的办法,灭掉各种业因及生死轮回的果报,就可以达到彻底的解脱。道谛是指为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主要有八正道,分别是: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正思,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正业,即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正命,过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十二因缘是指人生命循环的十二个环节,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因果环节可以从原因(无明)推到结果(老死),也可以从结果(老死)反观原因(无明),认为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人轮回的根本原因。

三法印是指辨明真假佛教的标准和印记,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指世界上一切人和事都是由偶然因素结合起来的,变化无常。诸法无我指一切存在都是由外在原因决定的,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涅槃寂静是指灭掉一切烦恼,摆脱轮回,从而达到涅槃寂静的最高境界。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汉传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初传中国之时,就曾借助黄老之学传授教义,更是积极配合儒家伦理观念,注重对中国文化的适应。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南北朝时,曾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与矛盾,如“夷夏之争”、“神灭与神不灭”之争。唐宋之际,开始和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并和儒、道两家出现了三教合流的局面。在佛教适应、融入中国文化的同时,它也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报应观和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就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如在建筑方面,佛教的兴盛建造了大量的佛寺和佛塔,丰富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藏传佛教和南传上部座佛教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对当地社会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基本教义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到8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已经广泛传播到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六信”和“五功”。“六信”是指:信安拉,即相信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主宰;信使者,即信安拉派往人间的使者;信天使,即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所造的妙体,他们数目繁多,执行着各种安拉指派的任务;信经典,即相信《古兰经》;信后世,即相信人有生前和死后两世,后世经过复活审判可进天堂;信前定,即相信宇宙间的一切事情均由安拉安排。伊斯兰教的“五功”是指磨炼伊斯兰教徒的五项基本功课,即礼、念、斋、课、朝。礼就是礼拜,念即清真言,斋即斋戒,课即缴纳天课,也就是宗教课税,朝则是朝圣。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后,就开始传入中国,公元651年,大食国派使节前来长安朝贡,标志着伊斯兰教正式在中国开始传播。与佛教不同,伊斯兰教最初并非由专职的宗教人员在中国进行传播的,而是借助商人和使者进行传播的。在其发展初期,信徒主要是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及其后裔,并未向广大汉族人民传播。元代是伊斯兰教迅速发展的时期。蒙古军西征西亚和东欧,大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跟随蒙古军来到中国,使中国的穆斯林人口急剧增加,他们和当地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因形成回族的人口多信伊斯兰教,因此,当时的伊斯兰教被称为“回回教”。明代伊斯兰教持续发展,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明清以后,中国的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并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伊斯兰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无论从其建筑、习俗,还是从深层次的教义和伦理道德上,均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烙印,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伊斯兰教。从伊斯兰教建筑来看,除了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外,许多清真寺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门前有照壁,寺内建筑也多雕梁画栋,悬匾挂联。南京净觉寺大殿的屋脊上还镶有“无像宝殿”四个大字,表现出中国独特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在宗教习俗上,除了饮食、禁忌等习俗得以保留,其他如语言、姓名、衣着、婚丧嫁娶等习俗均不同程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在教义和道德伦理上,中国穆斯林一方面坚持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另一方面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将两者结合起来。如伊斯兰教认为“忠于真主”丝毫不能动摇,但这与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相悖。为了使两者统一起来,中国伊斯兰教学者提出只有忠于主、忠于君、孝于亲才是“人生之三大正事”。

伊斯兰教虽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但并没有被其同化,而是始终保留了伊斯兰教的文化特质。如无论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其世界观、认识论的核心始终是伊斯兰教的根本信条。又如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虽在明代以后大多采用中国式建筑式样,但其礼拜大殿必须朝向麦加,殿内也遵循伊斯兰教教义,不得装饰任何偶像。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它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加深了民族融合与联系。伊斯兰教促成了回族的形成,并成为10个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相同的宗教信仰,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联系的纽带。其次,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对中国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最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阿拉伯地处欧亚大陆之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国的造纸术、炼丹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创造,都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回阿拉伯,然后才传到欧洲。这些交流活动,虽然都是由商人进行的,但也同伊斯兰教的流传有关。

四、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它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论,又逐渐吸收各种东方神秘宗教教义和庸俗化的希腊哲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义体系,并最终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宗教。公元1054年,由于基督教教会内部矛盾的加剧,发生了一次大分裂,形成了罗马公教(天主教)和东方正教(东正教)。到16世纪中叶,天主教内部又发生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这些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统称“新教”。所以,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总称。但在中国,常称新教为基督教(狭义的基督教)。

基督教早在唐代就由在波斯的基督教宣教士,随西域商人,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传教。当时它被称为景教,教徒多为外国人,中国人信者较少。随着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景教也遭牵连,教士2 000余人被驱逐,景教受到毁灭性打击,其在中原地区的势力逐渐衰亡。

元代,随着蒙古人统治中原,蒙古族中的景教也随之而来。同时,国外的天主教也开始派教士来华传教,并受到了元代政府的礼遇。景教和天主教都崇敬十字架,所以被称为“十字教”。教士被称为“也里可温”(蒙语为信奉福音或有福缘的人),所以又将景教和天主教统称为“也里可温教”。当时的基督教在中国发展较快,但随着元朝的覆灭,基督教在中原地区也随之衰落。

明代末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将传教与传授科学知识相结合,并对中国的文化习俗采取妥协态度,使得天主教得以在中国立足和传播。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取得进展,其他天主教派的传教士也纷纷来华,特别是天主教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传教士们。各教派围绕着“上帝”的名称问题,以及是否祭天、祭祖、祭孔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并最终导致了教廷与清廷的对峙,严重影响了天主教的传教活动。1724年,雍正颁布禁教令,此后,天主教活动转入地下。

中国东正教会的历史与中俄之间在17世纪末的边界冲突有关。在中俄雅克萨战役中,曾有45名俄罗斯人被清军俘虏,为了满足他们宗教生活的需要,清政府于1695年准许他们在北京城东北隅后海西岸建立教堂。1727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东正教在华教士的权益得到了清廷的承认。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对东正教会实行改革,宣布东正教为国教。此后,东正教首脑成为沙皇的代表,俄国驻京传教使团也成为俄国政府驻华的代理机构。在华的东正教会教徒和传教士并不多,且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一带。因此,对中国其他地区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天主教再度复兴。基督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到中国。1830年,美国新教传教士也开始进入中国。至1840年,我国基督教徒不满百人。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新教在我国获得较大的发展。

(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相信“全智、全能、全善、全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上帝。相信上帝创造并主宰了世界。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相信“原罪”,即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相信耶稣是拯救人类的救世主。相信天堂和地狱。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基督教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根本差异的文明,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始终伴随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唐代景教在传入中国时,为便于中国人接受和理解,曾将服饰和建筑仿照佛教,以佛教的形象装扮自己,并用佛教的词汇翻译景教的经典。明末利玛窦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时,更是实施天主教儒学化策略,用儒家经典中的文字来阐发基督教义,同时,对中国人祭天、祭祖、祭孔等仪式活动采取宽容态度,对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尽量尊重。尽管如此,基督教和中国儒学文明的根本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基督教以上帝为唯一的神,且不允许教徒信仰混杂,有强烈的排他性,但中国人历来有多神崇拜的传统。其次,基督教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但敬天、法祖、尊贤是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核心。最后,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等级秩序、男女大防,而基督教则提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明代万历年间南京教案的发生是中华文明与基督教的第一次实质性冲突,清代康熙年间的“礼仪之争”,基督教各派试图排除中国式的祭天、祭祖、祭孔为传教的前提,触动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最终导致清廷的禁教政策。鸦片战争后,在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西方传教士重新获得了在华的传教权。然而伴随着战争而来的传教活动,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导致了此起彼伏教案风潮,并最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使基督教的传教事业受到严重打击。从康熙年间的“礼仪之争”到鸦片战争后的西方传教士都采取了强烈的排他主义立场,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试图使中国基督化。义和团运动则使他们明白了从文化上征服中国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民国期间,基督教各派纷纷采取中国化的传播策略,如1919年天主教的“天主教中国化”运动,1922年基督新教的“本色教会”运动,积极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基督教重新进入顺利发展的轨道。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基督教传入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建筑、音乐、美术等传到中国。他们还在中国开办新式学堂,发展西式医疗事业,传播西方新思想,将自由、平等、民主的新观念传入中国,兴办慈善事业等,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他们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起到了积极的文化交流作用。

五、宗教与旅游文化

(一)宗教旅游是旅游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宗教界人士、世俗的宗教信徒以宗教目的的旅游活动构成了宗教旅游的主要内容。就佛教来说,自佛教传入中国,僧人们便开始了为求得真经、传播佛法、求法悟道而跋山涉水、云游四方的旅行活动,著名的如玄奘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由其弟子根据玄奘西行写成《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各国的地理地貌、风俗人情。再如禅宗始祖达摩,由天竺渡海而来中国,在嵩山少林寺修行佛法,七年之后终创禅宗。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也影响了文人士大夫及普通大众的旅游活动。热衷于参禅悟道的文人士大夫们常常出入于名山古寺之中,与僧人广泛交往,普通民众则以求福拜佛的形式加入到宗教旅游中来。再如道教旅游,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士大夫都曾为了寻仙访道而遍游山水,如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就曾“游句曲,步华阳之天(指茅山);棲桐柏,入灵虚之洞(指天台山);寻大霍,采金瓶之实(指大霍山);登嵩山,窥石廪之秘”[4]

(二)宗教文化的物质遗存丰富了旅游景观文化

1.道教

道教认为风景优美、幽深僻静的山林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修炼成仙的绝好境地,因此,在我国各大名山中广建道教宫观,形成了富有道教文化的山水景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道教文化遗产。著名的道教名山有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崆峒山等。此外,道家还有洞天福地的理论,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十大洞天,分别是:王屋洞府,又称“小有清虚之天”,在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委羽洞府,又称“大有空明之天”,位于浙江黄岩县的委羽山;西城洞府又称“太玄总真之天”;西玄洞府,又称“三玄极真之天”,在西岳华山;青城洞府,又称“宝仙九室之天”,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赤城洞府,又称“上清玉平之天”,位于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罗浮洞府,又称“朱明辉真之天”,位于广东增城罗浮山;句曲洞府,又称“金坛华阳之天”,坐落在江苏茅山;林屋洞府,又称“左神幽虚之天”,在江苏吴县西洞庭山;括苍洞府,又称“成德隐玄之天”,位于浙江仙居括苍山。道教对山水景观的开辟及对山水旅游文化的建设,对今天的旅游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2.佛教

佛教多选风景秀丽的名山为修炼之地,因此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佛教名山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被称为佛教四大名山的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此外,著名的佛教名山还有南岳衡山、云南鸡足山、中岳嵩山、浙江天台山等。著名的寺庙有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杭州灵隐寺、陕西法门寺、苏州寒山寺、扬州大明寺、西藏布达拉宫等。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中国著名的佛塔有北京妙应寺白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小雁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山西应县木塔,云南景洪曼飞龙塔等。佛教发展过程中还开凿了大量的石窟,著名的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风景优美的山水、林立的寺庙、佛塔,以及浓郁的佛教气氛,再加上众多的佛教故事和传说,共同构成了让旅游者流连忘返的宗教旅游圣地。

3.伊斯兰教

现存伊斯兰教胜迹有很多,主要以清真寺、塔和穆斯林墓地为主,其中清真寺又是构成伊斯兰教胜迹的主要部分。建筑时间较早的有四大清真寺之说,即广州怀圣寺,始建于唐代,为阿拉伯式建筑;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其门楼建筑形式正是11—16世纪阿拉伯通行的建筑式样;扬州仙鹤寺,相传建于南宋年间,其寺内建筑既有阿拉伯式建筑的风格,又吸取了中式建筑的元素,是中阿建筑结合的产物;杭州凤凰寺,始建于唐朝,因其原建筑群布局似凤凰形,故名凤凰寺。我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其礼拜殿可同时容纳六七千人做礼拜。西安的化觉寺,其建筑完全采用中式宫殿风格,并配以花园小景,也颇有特色。此外,北京牛街清真寺、宁夏同心清真寺、上海松江清真寺、山西太原清真寺等都比较古老和著名。

4.基督教

教堂是基督教宗教活动的中心,因其往往集雕刻、绘画、建筑艺术为一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是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有北京天主教南堂和北堂、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等。著名东正教教堂则有北京尼古拉东正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等。著名新教教堂有上海国际礼拜堂、青岛基督教堂等。

(三)宗教精神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首先,由宗教建筑、宗教艺术与宗教信徒及其行为所构成的特殊的宗教氛围,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资源。如人们到西藏旅游,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受到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氛围的吸引。其次,宗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居住、饮食、节日、禁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魅力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