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型肝炎感染及预防

乙型肝炎感染及预防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社会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属肝炎的高发地区。据资料报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携带者占人口总数的5%~10%,而其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5~10倍。传染源包括病人及HBV慢性携带者。洗手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若3项指标均呈阴性者,即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加以保护。

四、乙型肝炎感染及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社会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属肝炎的高发地区。根据人类的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研究,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据资料报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占人口总数的5%~10%,而其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5~10倍。

(一)病原体及流行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甲型肝炎病毒强,对一般消毒剂有耐受性,煮沸30min(100℃)以上才能灭活。传染源包括病人及HBV慢性携带者。传播途径:①医源性传播,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污染医疗器械,如动静脉插管、内镜、针刺、血液透析装置、口腔器械等,在治疗或护理操作中传播。②性活动为主的密切接触传播。③母婴垂直传播。

(二)乙型肝炎感染及预防

1.医源性传播的预防

(1)严格认真洗手:在口腔治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到病人唾液和血液的机会相当多,因此,医护人员双手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每一次治疗操作前后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用消毒液浸泡和用肥皂流动水充分洗手。近年来,采用戴手套进行口腔治疗、护理操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自我保护免受污染的方法。洗手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但必须强调,在每一位病人治疗和护理完成后应脱去污染的手套,并认真洗手。切忌戴着手套进行其他工作,如调和材料、病历记录、处方、取物、接电话、开门、拧水龙头等,以免造成清洁区的污染,导致交叉感染。

(2)口腔器械采用高效消毒灭菌:口腔科耐热的器械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采用低温灭菌法或化学消毒法。

(3)住院病人床旁隔离:住院病人一经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施行床边隔离,床头设隔离标记。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之后,用流动的肥皂水洗手或在操作时戴手套。病人用过的物品包括病床单元、餐具、便器等均应彻底消毒。同时,必须向病人做有关的健康教育,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合作和自我防护。

(4)设立隔离手术台:手术室应设立乙型肝炎病人隔离手术台,术后手术台用能杀灭肝炎病毒的消毒剂处理;器械放在封闭式硬容器中并做好乙型肝炎标记,送供应中心灭菌处理;布类物品应装入污物袋并注明肝炎隔离标记,送高压灭菌后再做清洗处理。

2.对医院内高危人群的保护

(1)对经常接触病人血液的工作人员或需多次输血及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应检查HBsAg、HBcAb和HBsAb主要感染指标。若3项指标均呈阴性者,即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加以保护。

(2)如工作中不慎被刺伤,意外接种了具感染性血液的人员应及时处理,属易感者应尽快在当日,最迟不超过7天肌内注射高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于1个月后加强注射一次。

(3)加强对HBsAg携带者的管理。HBsAg携带者可以照常参加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检查和随访,并注意个人和行业卫生,尤其应防止自身的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及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