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心仁术郑一仁

仁心仁术郑一仁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病致盲患者带来了希望。人工角膜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角膜的产品,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幸运的是,郑一仁的人工角膜研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机务段的大力帮助。退休后郑一仁还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为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有多种人工角膜应用于临床,但其材料均达不到最理想的要求,加之其价格

仁心仁术郑一仁
——我国“人工角膜”试制成功前后

我们经常听说有人签署死后人体器官捐献协议,其中捐献最多的便是角膜,这便是所谓的传统角膜移植手术。显而易见,传统角膜移植手术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角膜供体的来源困难,特别是在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肯死后捐献器官的人毕竟很少,由于捐献的角膜数量极其有限,全国每年能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3000例至4000例,不足全部角膜盲患者的千分之一。

能否找到真人角膜的替代品呢?

有,那就是人工角膜。

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病致盲患者带来了希望。人工角膜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角膜的产品,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传统生物角膜相比,人工角膜在某种意义上说,和自体角膜扮演着很相似的角色。

说起历史我们习惯于追问最早。

法国眼科医师Pellier de Quengsy于1789年首先提出将玻璃片植入混浊角膜以恢复视力,自此,出现了人工角膜的思想;直到1871年,Weber医生才首次将一片水晶玻璃植入患者角膜,手术效果可想而知,重要的是从此开创了人工角膜植入的历史。

至今,人工角膜的研究发展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也经历了探索、停滞、复苏和发展等几个时期,无论在材料设计、制作工艺、手术技巧,还是术后处理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在人工角膜设计中,较为成功的是AlphaCor、Dohlman-Doan和Osteo-Odonto,并获得了FDA批准,进入临床阶段。

从名字看,显然上述人工角膜都是外国人的成果。有人可能会问,怎么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当然有,在人工角膜研发的历史中,中国眼科学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人物就是郑一仁。

本书作者采访郑一仁时家中照片。退休在家的郑一仁,工作室兼会客室,更像实验室

一、发明“自动洗眼器”和“轻便式角膜显微镜”——初试牛刀

1952年,郑一仁被分配到上海铁路总局医院眼科,做助理医生。20世纪50年代,眼科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沙眼的防治工作。为此,医院成立了沙眼防治组,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专科医生到现场,郑一仁被派到机务段。当时铁路使用的是蒸汽机车,洗检车间机车检修,煤屑满天,机务段司炉满脸漆黑,眼睛异物、煤屑患者很多,经常有司炉工来冲洗眼睛。郑一仁由此想到在机务段车间的洗手间里能不能制作一个“自动洗眼器”,挂在洗手池上方,工人洗手洗脸时,自己进行冲洗眼睛。说干就干,不久,“自动洗眼器”做成了,工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效果也很好。不仅角膜上的异物能及时冲洗掉,不要等下班再来铁路医院冲洗了,而且对预防沙眼、结膜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时,为了下基层车间,在生产一线预防沙眼,郑一仁还设计制作了一只轻便式角膜显微镜,使得医生在车间现场就可以直接检查眼病,方便了工人,也节省了时间。

“自动洗眼器”和“轻便式角膜显微镜”的使用,引起了上海眼科学会的重视,“自动洗眼器”还被推广到上海纺织系统工厂中去。由此,郑一仁还获得了当年上海铁路总局的先进工作者和1954年上海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正是由于郑一仁在工作上善于思考、肯钻研、勤动手的可贵品质和早期工作中的小发明创造为接下来的人工角膜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制人工角膜——一鸣惊人

1964年,全国掀起了社会调查研究热潮,紧跟时代潮流,郑一仁和同事选择了去上海市盲人福利工厂、上海市盲童学校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致盲的原因中角膜病致盲率为大多数。如何降低角膜病致盲率便成了郑一仁及同事需要面对的课题。在查阅当时的国外医学文献中,郑一仁发现日本早野三郎在研制人工角膜的报道,深受启发:我为什么不能研制人工角膜呢?

同样,说干就干,郑一仁要自行研制人工角膜。

决定研制人工角膜的时候,郑一仁还在上海铁路医学院在职进修读书,没有经费来源生活相当艰苦,购买实验材料全部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来支付。当时,郑一仁还在家里的窗台上养兔子,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都是整天埋头做动物实验。幸运的是,郑一仁的人工角膜研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机务段的大力帮助。

人工角膜的研制工作首先是材料的选择,片子的造型,屈光度数的设定。进行动物实验,在兔眼上要装得上,睁得开。然后还要装得牢,看得见。1955年完成在职进修,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郑一仁回到医院动物房继续不断地做实验,先后进行了几百次动物实验,一直到1969年才逐渐有了起色。研发工作也受到了医院的重视,为此,医院成立了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医生等“三结合人工角膜攻关小组”。攻关小组亦得到了同科室医生的大力协助。在动物实验取得实效后,经过当时的院领导批准,1969年,郑一仁研制的人工角膜应用于临床,上海崇明县的宋藕仙、宁夏的刘红宝两位病人首先植入人工角膜获得成功。

郑一仁人工角膜研究文章发表于1975年的《中华眼科杂志》,1975年、郑一仁、人工角膜三个关键词也因此定格在新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丰碑上。

三、从“喜见光明”到延续光明——更上层楼

由于郑一仁人工角膜研制的特殊贡献,1974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据此拍摄了《喜见光明》的科教电影。1979年,《喜见光明》获得日本东京国际科学技术电影竞赛奖。当时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电影放映后,各地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纷纷来上海诊治,郑一仁的工作重心也就转到角膜移植治疗上。

人工角膜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77年上海市政府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郑一仁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又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贡献奖”。

虽然成绩获得了肯定,但最初的人工角膜植入术,仅有部分盲人获得有效视力达3年左右,大部分病人术后视力周期仅为几个月至1年。毫无疑问,如何来延长维持视力的周期成为郑一仁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难关。

其实,在1976年,郑一仁及其团队就已经开始研究封闭式人工角膜植入术。也就是把特制透明材料制成仿真型的人工角膜,植入在眼中,再用板层角膜片加以覆盖。当时术后最长的有效视力为8年。其中一例随访患者有效视力长达23年。最后恢复的视力为0.1,借助放大镜能看书读报。封闭式人工角膜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发表于1981年《中华医学杂志》,该成果1988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患粘连性全角膜白斑症失明20年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张丽娟经过手术,植入人工角膜,重见光明(1976年7月8日摄)

20世纪90年代,郑一仁在手术治疗近视眼、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及软性人工晶状体等方面的研制和临床实践在国内都处于开先河的地位,推动了我国相应项目研究的发展。郑一仁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轰动的事件是使“钢铁战士”刘琦重现光明。

延续光明的工作即便在郑一仁2000年退休后依然在延续,被返聘临床出诊不说,我们单从专利上就可见一斑。退休后郑一仁还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为国家发明专利。

1998年9月:一种软性义眼(国家发明专利ZL98111079.7)

2003年12月:一种微孔泪道支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8年4月:软垫硬性义眼(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一名单应该还会继续加长。

目前已有多种人工角膜应用于临床,但其材料均达不到最理想的要求,加之其价格高昂,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人工角膜目前仅适用于常规角膜移植失败的双眼角膜混浊性失明患者,一般只作为最后的选择。

以全球范围而论,目前,仍然是生物角膜为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人工角膜可以像人工晶体一样普及,为更多的视力障碍患者带来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