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骨头置换后脱位又复位后的康复

股骨头置换后脱位又复位后的康复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髋关节属于人体典型的杵臼关节,四周有强大的肌群、韧带及关节囊保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脱位。髋关节囊的内下壁和后下壁较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或当髋及膝两关节均处于屈曲位时,外力由前向后作用于膝部,再经股骨干而达髋部,如汽车在高速行进中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使坐位乘客膝部受到外力撞击而脱位。患肢外旋或内旋,使股骨头穿破前方薄弱的关节囊,发生髋关节前脱位。

第五节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属于人体典型的杵臼关节,四周有强大的肌群、韧带及关节囊保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脱位。但在体操、杂技、摩托车等项目中却偶有发生,在全身关节脱位中,仅次于肩、肘关节脱位而居第3位,约占8%~10%左右。髋关节囊的内下壁和后下壁较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不合并髋臼骨折的单纯性髋关节脱位只有前、后两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前脱位的10~20倍。

一、髋关节后脱位

【损伤机制】

多由强大的间接暴力引起。当髋关节处于屈曲90°位、外力使大腿急剧内收并内旋时,股骨内收、内旋,股骨颈在髋臼前缘形成支点,因杠杆作用迫使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股骨头挤压后臼缘形成力点,使股骨头外展、外旋造成后脱位。若股骨头在内收、内旋位时,暴力使股骨头冲击后缘,同时使后臼骨折,形成髋臼骨折。或当髋及膝两关节均处于屈曲位时,外力由前向后作用于膝部,再经股骨干而达髋部,如汽车在高速行进中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使坐位乘客膝部受到外力撞击而脱位。或外力由后向前作用于骨盆,亦可发生股骨头后脱位,如在屈髋弯腰状态时,外力由后向前突然作用于骨盆,使股骨头相对后移而脱位。

【临床症状与诊断】

有明确及相当严重的外伤史,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

髋部疼痛、肿胀,功能完全丧失。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髋关节可有弹性固定,在臀部可触及上移的股骨头。

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

【治疗】

病人如有休克情况时应先抗休克,而后进行手法整复。手法应轻柔、忌粗暴,应在麻醉后肌肉松弛无痛下进行。髋关节后脱位复位方法很多,以下列举几种主要的复位手法。

1.艾利斯(A1lis)法

又称提拉法。患者仰卧地板上,助手按住两侧髂前上棘固定骨盆。术者屈肘牵提其患肢腘窝部,使髋膝关节各屈曲90°,沿股骨纵轴徐缓用力提拉并进行旋转,如听到或感到明显弹响声则表示股骨头滑入臼内复位。而后,可将下肢放平伸直,畸形自动消失,活动自如。复位后下肢即刻能完成内收、外展、旋转等动作,表示复位成功。

2.毕格洛夫(Bigelow)法

又称旋转法。体位同上,患肢髋膝各屈曲90°,术者一手握住其小腿踝上部,另一手前臂置于腘窝下方,先沿大腿纵轴方向牵引,在继续保持牵引的同时,将患髋依次做内收、内旋、极度屈曲,然后再外展、外旋并伸直。在复位过程中,如感到或听到弹响,患肢伸直后畸形消失,即已复位。

3.斯迪姆森(Stimson)法

又称重力法。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患髋及下肢悬空,髋及膝各屈曲90°,助手扶持健肢,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持患肢足踝,用自己的膝置于患者小腿近端,持续向下加压,利用肢体重量和外加压力使软组织松弛,使股骨头进入髋臼。

4.包乐尔(Bohler)法

又称颈膝牵顶法。患者仰卧于地板上,使骨盆固定。患肢髋膝屈曲各90°,用宽布带套在患侧腘窝与术者颈部;术者一膝跪于地面,一膝屈曲并置于患者腘窝下,一手执患者膝腘部,另一手放在小腿下段之胫骨前,然后术者伸直躯干和颈部,使布带向上牵引患肢,同时放于小腿上方的一手向下加压力,作用力缓慢进行,牵引时放在膝部的手可向不同方向旋转,若听到响声则复位成功。

二、髋关节前脱位

【损伤机制】

患肢外旋或内旋,使股骨头穿破前方薄弱的关节囊,发生髋关节前脱位。前脱位原因主要是以杠杆作用力为主,当股骨强力急骤外展并外旋时,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以此为支点形成杠杆作用,患肢再稍外旋,迫使股骨头穿破关节囊,由髂股韧带与耻股韧带之间的薄弱区脱出。若股骨头停留在闭孔内,压迫闭孔神经为闭孔型;如股骨头位于前上方,到耻骨下支水平为耻骨型,此型脱位的股骨头可冲击股动脉,引起血管破裂;若股骨头上移超越耻骨下支,则称为高位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明显外伤史,伤后患侧下肢疼痛,呈现外展、外旋和轻度屈曲的典型畸形,并明显长于健肢。

髋前方可看到局部隆起,或触之有脱位的股骨头。髋关节功能丧失,被动活动时,引起弹跳感、疼痛和肌肉痉挛。

X线检查发现上股骨干呈外展位,股骨头在髋臼下方并与闭孔、耻骨重叠,或见股骨头在闭孔内或耻骨上支附近。

【治疗】

应尽早在麻醉下行手法闭合复位。一般不合并骨折,故预后较好。

具体复位方法为:患者仰卧,充分麻醉后,一助手压住双髂前上棘,另一助手握住患者小腿近端,保持屈膝,顺着原有畸形方向用力向外下方牵引,并内旋;术者用手向髋臼方向推挤股骨头,与此同时,令助手持续牵引并同时内收患肢,常可听到或感到股骨头纳入髋臼的弹响,畸形消失,当即复位。复位后一般牵引3周。保持内收、内旋、伸直位,防止患肢外展,以免再脱出。

对极少数闭合复位失败者,不宜多次重复手法,宜实施手术复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