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明病兼证

阳明病兼证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明病除了自发者外,都是由它经转属而来,因此,多兼有它经的症状;又或因患者素有某种宿疾,或某些脏腑素虚,因此,在里热里实的情况下,还能出现不同的兼证、夹证和变证。1.兼太阳 阳明病是里热病,里热多是外邪入里而形成的,因此,多兼有表证。因为汗出一症是太阳中风和阳明病共有的症状,但阳明病是濈然微汗出。有的妇女患阳明病时,周身无汗,里热不能宣泄,波及子宫时,会出现热入血室的病变。

阳明病除了自发者外,都是由它经转属而来,因此,多兼有它经的症状;又或因患者素有某种宿疾,或某些脏腑素虚,因此,在里热里实的情况下,还能出现不同的兼证、夹证和变证。

(一)兼证

1.兼太阳 阳明病是里热病,里热多是外邪入里而形成的,因此,多兼有表证。兼表未解的,如脉迟而有力、汗出较多、微恶寒,当先用桂枝汤发汗。因为汗出一症是太阳中风和阳明病共有的症状,但阳明病是濈然微汗出。如果不是濈然之汗,而是汗出较多,且与恶寒并见,即使脉迟也是太阳表证未解。

(208中)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如果脉浮无汗而喘,就当用麻黄汤发汗平喘,因喘是太阳病和阳明病共有的症状,但阳明病的喘是由于腹满,肺气不降,并在里已化热时必濈然微汗,脉当转沉。而本证是脉浮,周身无汗,即使腹满,其重点仍在太阳。故治疗时仍以发汗为主,表解之后再治其里。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兼少阳 少阳为半表半里,内与阳明相邻,病由少阳转属阳明,当少阳之邪未尽,常同时又出现阳明的症状。如果主要矛盾在少阳方面,应先解少阳之邪,少阳病解后,再根据情况治阳明。

如230条,病人胁下硬满而呕,是邪结在少阳。少阳主枢,枢机不利故呕;呕又使津液不能下行以致胃气不和,肠中干燥,故不大便;舌苔白是胃腑尚未燥实的证明。所以本证的主要矛盾在少阳,应以小柴胡汤枢转少阳,使上焦得通,胁下不硬满,即可不呕;不呕则津液得下,即大便自调;胃气因和,呕逆自除,三焦通畅,则津液输布于肌腠,就会身濈然汗出,使外邪由汗而解。

本证不大便与呕并见,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何况本证是舌上白苔,说明也没有必要去攻阳明。故用小柴胡汤枢转少阳,不治阳明而阳明自愈。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二)夹瘀血证

肠胃久有瘀血之人再患阳明病,热入胃腑之后与瘀血相合即能影响神明,虽不至于出现象太阳蓄血如狂、发狂等严重的神志症状,但也能出现喜忘证。这是血并于下,不能养神,气并于上,神明内乱的缘故。又因肠中粪便渗入瘀血,血属阴,其性濡润,所以大便虽硬而排出反易,粪色必黑,当用抵当汤下其瘀血。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三)变证

1.发黄 阳明病,若小便不利,则湿无下出之路;若无汗,则热无外越之机,湿热郁蒸,阻遏了肝胆的疏泄,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故出现发黄。又因胆汁受到阻遏,扰于心胸则心中懊。因此,发黄的条件是无汗而同时又小便不利。如果有汗则热有出路,小便自利则湿有出路,都不能发黄。正如柯韵伯所说,“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源,心中懊是发黄之兆”。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阳明发黄又有因火劫发汗并未达到周身有汗,仅仅额上被迫微汗出的,这样,里热不能外越,反使火气内入,以热助热,再兼小便不利,湿热郁蒸者,必成发黄证。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发黄的病机是湿热郁蒸,故治疗原则当清热利湿。但病机有偏里偏表的不同,因此方剂也不同。

偏里的必腹满,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渴饮水浆,小便赤涩,心中懊。有的郁热上蒸仅头汗出,齐颈而止,余处无汗,应利湿泻热,以茵陈蒿汤主治。方中茵陈、栀子、大黄都是味苦性寒的药物,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且茵陈、栀子都能利小便。药后小便增多,尿如皂荚汁般色赤,故论中方后注说,“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偏表的是以无汗、发热为重点,无腹满,而小便不利较上证为轻,应利湿散热,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生姜、大枣而成。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大枣发散表邪,使热从外散;赤小豆清湿热利小便,使湿热下出;生梓白皮散湿热之邪,连翘即连翘根,下热气;甘草和中;用潦水煎药,取其化气而不助湿。

如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分不出主次,当用栀子柏皮汤利湿清热。以栀子泄三焦之火兼利小便;柏皮清热,治五脏肠胃热结黄疸;甘草清火和胃,以防栀、柏苦寒伤胃。

以上所说都属湿热发黄,黄色鲜明或如橘子色,现在都称之为“阳黄”。此外尚有黄而晦暗,是寒湿相结,属寒湿发黄,现称“阴黄”,它属寒属湿,不属阳明实热的范畴,故论中未出方,只说“于寒湿中求之”,指出了治疗原则。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 荣热 热入荣分一证,可以从257、258两条中体会到。

“病人无表里证”,是说没有头痛、恶寒等表证,也没有腹满、便秘等里证,发热竟达七八日之久,这应当是热在荣分,应有舌绛苔少等荣分症状。由于荣热内盛,气血两燔,所以脉浮。荣分有热,所以脉数。论中说“可下之”,是为里热开一下出之路。

荣分有热,采用下法,本不理想,这可能是那时尚未有清荣凉血等方剂的缘故。所以论中也作出下后可能有的几种不同的转归:一是下后脉已不浮不数,这是荣分之热已解,病即痊愈。二是下后脉虽不浮而仍数,这是荣分之热已陷于肠胃之中,必出现消谷善饥的症状。三是荣分之热继续陷于肠胃之后,如果六七日不大便,这样热无出路,就会留滞肠中,瘀血阻滞,腑气不降,必须用抵当汤下之。四是若泻下之后,大便仍继续下行,这样,血热下泄,就又能成为协热便脓血证。

必须看到,下后出现消谷善饥之后,六七日不大便,竟用抵当汤,在学习了后世的《温病学》之后,一般是不用这样的峻剂的。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3. 衄 热盛于阳明经络可出现衄。因为阳明经脉,起于鼻,环口唇,所以患者如果脉浮发热的同时又有口干鼻燥、食欲尚可,便是热在经络,不在胃腑,是将衄的现象。

另一方面,阳明病为里热病,或轻或重总有口渴症状,如果不渴,仅欲漱水不欲吞咽,便是热在阳明经络,即在血分,不在气分,也是将要出现鼻衄的特征。

阳明之衄和太阳之衄不同,太阳之衄是由于表邪郁闭过重,将衄必见目瞑;阳明之衄是由于血热,将衄必见口干鼻燥,都与经络有关。治太阳病应发汗,表解就能止衄;治阳明病应清热,凉血才能止衄,可采用后世的犀角地黄汤等。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4. 热入血室 血室即子宫。有的妇女患阳明病时,周身无汗,里热不能宣泄,波及子宫时,会出现热入血室的病变。热入血室能迫使前阴下血。冲脉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血室之热由子宫随冲脉上逆能出现但头汗出;胞脉属心而络于胞,热上扰心故能谵语;肝藏血,凡血分有热,肝脏必实。当刺肝的募穴期门,就热之所实处而泻之,使经络疏通,濈然汗出,子宫之邪热上行外散而获愈。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5. 移热膀胱 阳明经脉挟脐两旁,行于腹里,所以阳明里热又能熏蒸膀胱而形成阳明蓄水证。

阳明移热于膀胱,尿窍不利则小便赤涩;尿潴留于膀胱,则少腹必满;里热外蒸,则全身发热、脉浮而有力;湿热内结,气化不行必渴欲饮水。本证的病机是由于湿热停留,所以退热不在发汗而在利小便,当用猪苓汤清热利窍,使湿热从小便下泄,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窍泻热,阿胶滋阴润燥。

猪苓汤是治疗阳明里热蓄水而渴的有效方剂,但必须与阳明缺水之渴分辨清楚。因阳明病常自汗出,津液多从排汗消耗,往往出现口渴。这是津液不足,胃中干燥之渴,必口干舌燥,与阳明蓄水证之舌苔黄腻之夹湿者正相反。若误用了猪苓汤,则汤中渗利药物就能劫液耗阴,使病情加重。

猪苓汤证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这与五苓散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颇相似,所以二者必须鉴别清楚。五苓散证的脉浮是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必浮而无力;猪苓汤证的脉浮是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五苓散证的身热,由于不断的汗出,其热很轻,只是微热;猪苓汤证的身热是表里俱热,其热较重。五苓散证之渴是正津不布,饮亦不能解渴为消渴,甚至水入即吐;猪苓汤证之渴是里热夹湿,渴的程度较轻,只是渴欲饮水,饮后能暂解一时,且能坚持不饮,也决无水入即吐的现象,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是三焦失职,膀胱中不一定有水,少腹也不一定满,并且阳虚不化,小便必清;而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是下焦有热,尿窍不利,湿停膀胱,少腹必满,尤其是由于里热,小便必赤。因此,五苓散用桂枝、白术化气行水,表里兼治;而猪苓汤则用阿胶、滑石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二者是不同的。

(223)或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