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道的管理和护理

呼吸道的管理和护理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管切开患者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从气管切开处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为了维护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加强气道的湿化,除了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0%~60%之外,呼吸道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关键的,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判断是否有吸入性损伤

根据病人的受伤史和临床症状,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有吸入性损伤的可能。

1.在密闭或不透风的环境中发生的烧伤。

2.在火灾现场曾大声喊叫或意识丧失。

3.头面部、前胸部烧伤,特别是口鼻周围的深度烧伤。

4.病人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含有炭粒,声嘶、喘鸣,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可确诊已发生吸入性损伤。

5.病人有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昏迷等缺氧征象。应注意伴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因其皮肤呈桃红色,易掩盖发绀现象。

临床上还可以通过辅助检查、检验来判断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例如胸部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动脉血气分析等。

二、评估吸入性损伤的程度

临床上参照损伤部位、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度。具体评估方法见第19章。

三、评估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分期

具体评估方法见第19章。

四、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1.体位采用半卧位。合并休克和其他损伤者,其体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持续氧气吸入,用鼻导管1~2L/min或面罩给氧。

3.床旁备气管切开包,适宜的气管套管。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照雾化-叩背-吸痰三部曲进行。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利于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和分泌物;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可结合体位引流,使周围肺泡内痰液引流于大气管内,便于咳嗽清除;及时吸痰,清除口腔与气管内分泌物,尤其要及时吸出脱落物,以免窒息。

5.保持呼吸道湿润。气管切开患者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从气管切开处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为了维护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加强气道的湿化,除了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0%~60%之外,呼吸道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关键的,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气管内持续湿化法

湿化液的选择

①化痰类:0.45%的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0.45%生理盐水250ml+ 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灭菌注射用水100ml+沐舒坦30mg。②止血类:0.45%生理盐水100ml+麻黄碱5mg或0.45%生理盐水50ml+巴曲酶(立止血)1U。③抗感染类:灭菌注射用水100ml+加入痰培养后细菌敏感的抗生素。④促进愈合类:0.45%生理盐水100ml+碱性表皮生长因子。⑤降低炎性介质释放:0.45%生理盐水+乌司他丁。⑥止咳消肿类:用呋塞米稀释液。

湿化途径的选择:以静脉输液方法将一次性输液器放置在输液泵上,剪去头皮针的钢针部分,将细管置入气管套管内3~5cm,或微量泵控制持续泵入气道,24h内不间断,保持每分钟4~6滴。

(2)雾化吸入:气管切开后一般每4~6小时行超声雾化吸入1次,如果痰液特别黏稠,可适当增加雾化次数,行超声雾化吸入的同时吸氧3~5L/min,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6~8cm,雾化时间15~20min效果最为理想。

用盐水湿纱布2层覆盖气管切开外套管处,一般每30min更换1次,有污染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6.密切观察呼吸。如果病人出现进行性声嘶加重、吸气时哮鸣音、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根据病人情况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术前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