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囊增生性疾病

胆囊增生性疾病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积较小,超声显像显示为自胆囊壁向腔内突起的乳头状或桑椹状高回声结节,一般不超过1cm。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脂餐试验显示胆囊功能亢进,而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为胆囊收缩减弱,可资鉴别。超声显像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小的圆形、液性囊腔结构是胆囊腺肌样增生症,区别于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重要特征。

1960年Jutras把胆囊胆固醇沉积症(cholesterosis of gallbladder)、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胆囊神经组织增生症(neuromatosis)和胆囊弹性组织增生症(fibormatosis)统称为胆囊增生性疾病。一般认为此类病变是胆囊某种组织过度增生,不同于炎症引起的组织增生,也不是肿瘤组织,无恶变倾向。其中以胆固醇沉积症和胆囊腺肌增生症较为多见。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是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并沉积于胆囊内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了向黏膜表面突起的黄色小结节,称之为胆固醇沉积症,又称为“草莓样胆囊”。其结节的分布有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局限者体积较大,呈息肉样改变,又称之为胆固醇性息肉。本症临床表现一般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相似,临床诊断不易。近年来,由于超声显像检查的应用使其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

【超声显像】 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内缘单发,或多发的0.3cm大小的强回声结节伴彗星尾征,无声影。胆固醇性息肉常多发,亦可单发。体积较小,超声显像显示为自胆囊壁向腔内突起的乳头状或桑椹状高回声结节,一般不超过1cm。可有长短不等的蒂,基底较窄。不随体位改变移动,无声影。蒂部较细的息肉可从胆囊壁脱落而排出。胆固醇沉积症常并发代谢性(胆固醇性)结石。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病理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可为正常的3~5倍,囊腔缩小,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并扩大成囊,穿入肌层,肌层也增厚。位置较深的罗-阿窦易发生胆汁淤积和继发感染,或形成结石。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即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以局限型较多见,好发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以往曾被误诊为腺瘤、腺肌瘤和囊腺瘤。病变好发于成年女性,一般症状不明显或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相似。

【超声显像】 显示胆囊壁增厚,可呈弥漫型、节段型或胆囊底部的局限性增厚。于增厚的胆囊壁内显示有小的圆形、液性囊腔,常合并胆囊壁内小结石。脂餐试验显示胆囊功能亢进,而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为胆囊收缩减弱,可资鉴别。超声显像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小的圆形、液性囊腔结构是胆囊腺肌样增生症,区别于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