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细菌性疾病

常见细菌性疾病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个体在适当条件下的生长繁殖,个体增多形成了群体称培养物。细菌引起疾病的特性称为致病性。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溶血、细胞和组织受损、产生多种病理反应。不同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的感染类型,根据感染程度强弱、症状和病程不同一般分为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带菌状态和不感染等几个类型。隐性感染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和症状,只有通过免疫检查才能发现。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一、细菌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体微小,以微米为测量单位,需用显微镜放大数百至上千倍才能看到。各种细菌的大小很不一致,同种细菌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大小差异。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分别称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球菌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约1.0微米。根据细菌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后菌体间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多数杆菌呈直杆状,两端钝圆,少数平齐、小细或膨大。菌体长短、大小和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3.0~10.0微米,中等杆菌2.0~3.0微米,小杆菌0.6~1.5微米。螺形菌菌体弯曲呈螺形,可分为弧菌和螺菌。弧菌菌体长2.0~3.0微米,呈弧状或逗点状。螺菌菌体长3.0~6.0微米,有数个弯曲。

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所共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特殊结构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特有的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等。

图9 细菌的基本形态

2.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等级和其他生物相同,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细菌检验常用分类单位是科、属、种。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形态学生理学性状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属,相近的属归为科。

国际上一个细菌种的科学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命名法,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后一定为种名,用形容词,首字母小写。中文译名是以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属名也可只用一个大写字母代表。

3.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细菌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五大类。营养作用由菌体表面的扩散作用完成。

在合适的条件下,细菌从外界摄取营养,进行分解代谢,获得原料和能量,同时进行合成代谢。细菌代谢的结果,使细菌得以生长繁殖。生长繁殖必需具备充足的营养、合适的p H、适宜的温度和必要的气体条件。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一般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分枝方式繁殖。大多数细菌繁殖速度为20~30分钟分裂1次,称为一代。球菌依不同的平面进行分裂,形成双球形、链球形、四联、八叠和葡萄状等形态各异。杆菌则沿横轴分裂。细菌个体在适当条件下的生长繁殖,个体增多形成了群体称培养物。为了解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和数量,可通过细菌生长曲线和细菌数进行计算分析。

4.细菌的感染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突破机体的防御体系,侵入机体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感染或传染。细菌能否侵入机体引起感染,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防御能力。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细菌才有可能产生致病作用。细菌引起疾病的特性称为致病性。不同病原菌对机体可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疾病。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细菌毒力、入侵机体部位、进入机体数量及繁殖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细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以半致死量(LD50)表示。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条件致病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溶血、细胞和组织受损、产生多种病理反应。引起致病的细菌数量与其毒力呈反比,毒力越强,致病所需的菌量越少。

不同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的感染类型,根据感染程度强弱、症状和病程不同一般分为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带菌状态和不感染等几个类型。显性感染将导致机体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病症;按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为亚急性感染。隐性感染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和症状,只有通过免疫检查才能发现。不感染是病原入侵机体后,由于毒力弱、数量不足或侵入部位不适宜,或机体具有完备的非特异性免疫和高度的特异性免疫力,病原迅速被机体清除,不发生感染。细菌的感染类型可随感染双方力量的增减而转化或交替变化。

二、常见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体】为嗜纤维黏细菌。

【病症】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病鱼鳃盖骨的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糜烂成不规则圆形的透明小区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在病变鳃丝的周围常附着坏死脱落的细胞、粘液、嗜纤维粘细菌和水中各种杂物,呈淡黄色。鳍的边缘色泽常变淡,呈“镶白边”状。

病原菌侵袭从鳃丝末端开始,沿鳃瓣边缘均匀地烂成一圈,逐步向鳃瓣基部扩展。有的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逐渐扩大蔓延。腐烂的鳃丝,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常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彩图20,21)。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鲤、鲫、银鲫、鲢、鳙、团头鲂、加州鲈、大口鲶、鳗鲡、金鱼等也都可以被感染。水温 15℃以上开始发生,15~30℃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短。水中病原菌的浓度越大、鱼的密度越高、鱼的抵抗力越小、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一般流行于4~10月,以夏季流行较多。

2.赤皮病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

【症状】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稍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有时鱼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

【流行情况】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发生,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此病。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2~3龄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产生并发症。

在我国各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

3.竖鳞病

【病原体】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病症】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严重时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常浮于水面。疾病发生的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疾病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用力按压,液体即喷射出来。病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红色的腹水(彩图22)。

【流行情况】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是水中常在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金鱼;草鱼、鲢鱼有时也会患此病。从鱼苗、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养鱼池中较少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22℃,有时在越冬后期也有发生;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甚至100%死亡,鲤鱼亲鱼的死亡率也可高达85%。

4.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等。

【病症】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疾病早期,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全肠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没有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2龄以上的大鱼,患病严重时更有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腹壁上有红斑,整个肠壁因淤血而呈紫红色,肠管内粘液很多,将病鱼的头部拎起,即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彩图23)。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加州鲈、月鳢、罗非鱼、鲤鱼也有少量发生。草鱼、青鱼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死亡率在50%左右,发病严重的鱼池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是我国养殖鱼类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5.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体】迄今报道有多种病原菌,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

【病症】早期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内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尤以鲢、鳙为甚),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深浊腹水。鳃、肝、肾颜色均较淡,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胀气,肠被胀得很粗。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壁充血(尤其鳔的后室),鳃丝末端腐烂。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因病程、疾病的发展阶段、病鱼种类和年龄不同,病鱼所表现出的病症呈多样化,少数病鱼没有明显症状但也死亡(彩图24)。

【流行情况】危害鲫鱼、白鲫、异育银鲫、鳊鱼、团头鲂、鲢、鲮、鳙等大多数池塘养殖鱼类。流行时间3~11月,水温10~36℃,高峰期为5~9月,10月份后病情缓和,以水温持续25℃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持续25℃以上时最为严重。危害从2月龄鱼种至成鱼,不仅在精养池塘发病,各种养殖模式都有发生,发病严重的养鱼场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达95%以上。

6.打印病

【病原体】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症状】患病初期皮肤及下层肌肉出现红斑,随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直径逐渐扩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鱼种或成鱼患病的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或尾鳍基部,极少数在前部。亲鱼患病没有固定部位。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似红色印记。病情严重的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彩图25)。

【流行情况】是鲢、鳙鱼的主要病害之一,从鱼种、成鱼直至亲鱼均可发生,感染率高达80%。养殖鱼类感染后往往长期不愈,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夏、秋季较易发病, 28~32℃为流行高峰。

7.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

【病原体】鮰爱德华氏菌。是真正的病原菌而非条件致病菌。

【症状】根据病原菌的感染不同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病原主要感染消化道,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离群独游,反应迟钝,摄食减少或不吃食。典型的病症是头朝下尾朝上,悬垂在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状流动,继而发生死亡。死亡鱼体腹部膨大,鳍条基部、眼和背部、体侧、腹部、颌部和鳃盖可见充血和出血斑,有的病鱼体表形成溃疡。慢性型病原主要感染神经系统,病程比急性型长。病原菌通过鼻腔侵入嗅觉器官移行到脑,形成肉芽肿性炎症,引起慢性脑膜炎。再经脑膜到颅骨,再到皮肤引起溃疡。最后在头部颅骨前形成一个空洞性,呈外突或或开放性的溃疡病灶(彩图26)。

【流行情况】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云斑鮰等。各生长阶段都能感染,对鱼种的危害最大。细菌主要通过水传播,通过鼻孔和胃侵入鱼体。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疾病,5~6月和9~10月,水温24~28℃是该病的流行季节。24~28℃水温以外,也可能发生,但死亡率较低,呈慢性型,肠道内也有病原菌存在。

8.弧菌病

【病原体】常见的有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

【症状】病症与感染病原菌的不同种类有关,不同感染鱼的种类也有差别。比较共同的病症是体表溃疡。感染初期,体色多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缓慢浮游于水面,有时呈回旋状游泳。中度感染,鳍基部、躯干部等发红或出现斑点状出血。随着病程的发展,患病组织浸润呈出血性溃疡,有的鳞片脱落,吻端、鳍膜溃烂,眼内出血,肛门红肿扩张,常有黄色黏液流出。

【流行情况】弧菌病是海水鱼类最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为条件致病菌。鳗弧菌能引起世界范围50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及其他养殖动物感染发病。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养殖环境条件、寄主体质和营养状况有关,而且与弧菌数量密切相关。5月末至7月初,9~10月,水温15~25℃时是弧病病的感染高峰。真鲷在6~9月水温25℃左右,11~3月水温15℃左右为感染季节。水温 10~16℃是大菱鲆和鲑鳟鱼类的患病季节。鲆科、鲽科和鳗科鱼类的感染水温为15~16℃以上。

9.假单胞菌病

【病原体】在淡水鱼类上发现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

【症状】主要症状是皮肤褪色,鳃盖出血,鳍腐烂等。少数鱼体表形成含有脓血的疖疮或溃疡。肠道内充满淡土黄色(直肠部为白色腐烂)黏液,肝脏暗红色或淡黄色。在低水温期的病鱼有腹腔积水。

荧光假单胞菌可引起淡水鱼类赤皮病。鲤科鱼类感染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白云病。

【流行情况】温水性或冷水性海、淡水鱼中都可能发生。养殖水质环境不良或放养密度过大是诱发因素,操作不慎鱼体受伤、也会引起继发性感染。以夏初至秋季发病较为严重。鲷类和牙鲆等在室内越冬期发病较多。

10.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体】迟钝爱德华氏菌。

【症状】可感染多种海淡水鱼类,不同患病鱼表现出的病症不同。

养殖牙鲆稚鱼是腹胀,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褪色,肠道发炎、眼球白浊。幼鱼肾脏肿大,并出现许多白点,腹不呈胶水状。

鲻鱼病症表现为,腹部及两侧发生大面积脓疡,脓疡边缘出血,病灶组织腐烂,有强烈的恶臭,腹腔内充满气体使腹部膨胀。

日本鳗鲡的病症有肾脏型和肝脏型,共同病症是体侧皮肤形成出血性溃疡,鳍出血、发红。肾脏型以侵袭肾脏为主,病鱼肛门红肿,以肛门为中心的躯干部呈现丘状突起,附近有块状出血并软化,肾脏和脾有许多小白点状的病灶。肝脏型以侵袭肝脏为主,病鱼前腹部的肝区部位肿大,肝脏发生脓疡,严重时肝区腹部皮肤软化、溃疡穿孔,肝脏外露。

锄齿鲷病症表现为,体表皮肤发生出血性溃烂,肾和脾上有许多小白点,但从水白点分

11.屈桡杆菌病

【病原体】沿海屈桡杆菌和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沿海屈桡杆菌感染的鱼体表、鳍局部发红、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形成溃疡。严重患病鱼,唇部、鳃盖、体侧面、腹部及尾柄等处的皮肤溃疡或腐烂,有的尾鳍坏死。1~2龄鱼在冬季低水温期的症状与稚鱼稍有不同,头部、躯干、鳍等处发红、出血,甚至形成溃疡,有时鳃盖或鳃瓣腐烂。

淡水鱼类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病鱼鳍、吻、鳃或体表形成黄白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病变周围的皮肤充血、发炎。病菌在真皮组织生长繁殖,引起真皮坏死,鳞片脱落、形成溃疡。从鳍端开始,鳍条逐渐腐烂。鳃黏液增多,鳃丝腐烂成扫帚状。

【流行情况】柱状屈桡杆菌流行范围广,可侵染斑点叉尾鮰、鲤、鲫、鳗鲡、罗非鱼、虹鳟、褐鳟、美州红点鲑等10科36种淡水鱼类。是美州斑点叉尾鮰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流行病。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感染的是1~2龄的真鲷、黑鲷、黄鳍鲷、鲈、尖吻鲈,以及大麻哈鱼和硬头鳟等。冬天和早春,水温12~15℃时是发病高峰。

12.链球菌病

【病原体】海豚链球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游于水面,有时旋转后沉入水底。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鱼眼球突出,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强烈出血。夏季高温期病症发展迅速。水温较低时,除上述病症外各鳍均发红、溃烂,体表局部特别是尾柄溃烂或带有脓血疖疮。解剖观察,病鱼幽门垂,肝脏、脾脏、肾脏或肠管均有点状出血。肝脏褪色甚至破损,肾脏肿大、坏死。

【流行情况】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发病。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有密切关系。主要侵害鱼师鱼,从稚鱼到2~3龄鱼均可感染。7~9月的高温期是流行季节,水温降至20℃以下时发病较少。链球菌不仅发现于海水养殖鱼类,也发现于半咸水及淡水养殖鳗鲡、香鱼、虹鳟、银大麻哈鱼及尼罗罗非鱼。链球菌有时与鳗弧菌、爱德华氏菌形成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危害。

13.诺卡氏菌病

【病原体】卡姆帕其诺卡氏菌。

【症状】病鱼特征分为躯干结节型和鳃结节型。

躯干结节型,病鱼躯干部的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发生脓疡,外观有膨大突出的许多形状不规则结节,剖开后流出白色或稍带红色的脓汁。病灶周围多数有成层的纤维芽细胞。心脏、脾、肾、膘等组织处也有结节。所有的病灶处都有炎症反应。

鳃结节型,多发生在冬季,病鱼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的大型结节,鳃丝明显褪色。内脏器官也出现结节,特别容易发生在2龄鱼师鱼的鳔内。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养殖鱼师鱼,当年和2龄鱼均可感染。流行季节从7月份开始,持续到第二年2月份,流行高峰期为9~10月。

14.荧光病

【病原体】为弧菌。

【症状】发病初期虾的幼体活动能力下降,游于水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趋光性差或呈负的趋向性,摄食减少或不吃食。身体发白,尤其是头胸部呈乳白色。濒死或死亡的幼体在夜间(或黑暗处)会发荧光,荧光的亮度随发病的程度及幼体大小而不同,发病早期看不到荧光,当幼体处于濒死状态,即可见发微弱的荧光,幼体死亡后发荧光最强,可持续10多个小时,直到尸体分解后才看不到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在鳃、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均发荧光。病虾的触须断、摄食减少或停止,缓慢游于水面池边,反应迟钝。镜检可见体内充满细菌。

【流行情况】溞状幼体至成虾都有发生。幼体以糠虾及仔虾为多见且严重,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从幼体活动能力下降到死亡,水温30℃时仅数小时,24~25℃时需20小时左右。幼体发病在5~7月,尤以 5~6月雨季为发病高峰期。严重感染时,3~5天的死亡率可达100%。

15.丝状细菌病

【病原体】毛霉亮发菌。

【症状】丝状细菌附着在对虾的卵、各期幼体、成虾的鳃和体表。当大量寄生时虾蜕皮困难,引起死亡。卵膜表面上丝状细菌附着时,导致卵停止发育而死亡。幼体附着数量多时,游泳迟缓甚至沉于水底,停止发育,蜕皮困难,最后死亡。该菌附着在对虾鳃上时对于对虾的危害最大。

【流行情况】丝状细菌不仅着生在各种对虾的各生活时期,在海水鱼类的卵、蟹等多种海产甲壳类以及海藻上都可发现。丝状细菌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从春季对虾产卵开始,到秋末冬初对虾收获时止,主要发生在8~9月的高温季节。

丝状细菌的的发生与养殖池的水质和底质有密切关系。与钟虫、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和壳吸管虫、莲蓬虫等吸管虫类同时存在,将加重对被感染者的危害性。

16.对虾红腿病

【病原体】已报道的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

【病症】主要病症为附肢呈红色,游泳足最为明显,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或浅红色。

【流行情况】在全国各养虾地区都有流行,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对虾养成期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越冬期的亲虾也常患此病,但不发生急性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6~10月,8~9月最常发生,可持续到11月。该病的流行与池底污染、水质不良,放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等有密切关系。

17.对虾烂鳃病

【病原体】已报道的有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

【病症】病虾鳃丝肿胀,严重时鳃尖端溃烂。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最后死亡。

【流行情况】养殖对虾都可能患病,发病率较低。高温季节为患病高峰,养殖对虾虾一旦感染死亡率较高。

18.对虾瞎眼病

【病原体】对虾养成期是因非 01群霍乱弧菌感染。越冬期亲虾患病有细菌和真菌感染所致。

【病症】养成期病虾行动呆滞,伏于池底或水草上,有时浮于水面以自身为轴作旋转翻滚。患病初期眼球肿胀,逐渐由黑色变为褐色,进而溃烂。溃烂从眼球前部开始,严重的眼球脱落,仅剩眼柄。越冬期亲虾发生在眼球前外侧面,病虾游动缓慢或伏于水底,摄食困难,有的双眼溃烂,严重者眼球脱落。

【流行情况】对虾养成期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季节为7~10月,以8月为高峰,感染率为30%~50%,最高可达90%以上。越冬亲虾感染率达90%以上,死亡率为40%~50%。

19.对虾甲壳溃疡病

【病原体】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黄杆菌、螺菌等多种病原细菌。

【症状】病虾体表甲壳溃疡,形成黑褐色的凹陷,周围较浅,中部较深。肉眼看去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点,所以也叫黑斑病或褐斑病。溃疡多数为圆形,也有长形或不规则形,溃疡部位不固定,以头胸甲和第1~3腹节的背面以及侧面较多。溃疡深度未达到表皮者,在对虾蜕皮时就随之蜕掉,在新生出的甲壳上并不留痕迹。如果溃疡已深达表皮层之下,在蜕皮时往往在溃疡处的新壳与旧壳发生黏连,使蜕皮困难,严重者细菌侵入甲壳以下的内部组织,引起对虾死亡。越冬期亲虾除了体表的褐斑以外,附肢和额剑也烂断,断面也呈黑褐色。

【流行情况】越冬亲虾中最为流行,危害性也较大。主要是亲虾在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不慎,使虾体受伤,或在越冬期间跳跃碰撞受伤后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或其他病菌乘机侵入,引起溃疡,死亡率达80%以上。患病时间一般在1~3月份的越冬中后期。

20.对虾幼体弧菌病

【病原体】从患病幼体分离出的弧菌有:鳗弧菌、海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还有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

【症状】患病幼体不活泼,趋光性强。患病严重者在静水中沉于水底,不久死亡。病情进程缓慢的幼体,体表和附肢上黏附许多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污物。急性感染时,体表一般没有污物附着。但有污物附着不一定就是弧菌病。

【流行情况】无论哪种对虾的幼体从无节幼到仔虾都经常发生弧菌病的流行,以溞状幼体Ⅱ期以后发病率最高。完全投喂活饵料的育苗池发病率明显降低或不发病。发病时一般是急性型,发现疾病后1~2天内就可能产生死亡,甚至全池幼体的死亡。

21.对虾幼体肠道细菌病

【病原体】一种革兰阳性杆菌感染。

【症状】患病幼体游动缓慢,趋光性差,严重者下沉水底。疾病后期幼体体表有污物附着。糠虾幼体患病后中肠后部有积食。外观症状与弧菌病相同。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幼体胃部有成团的淡黄色菌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细菌排列整齐,不运动,菌落外有薄膜包围。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对虾育苗期,中国对虾幼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育苗池幼体发病后2~3天,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一般从溞状幼体Ⅲ期开始发病,到糠虾幼体Ⅲ期时,大部分幼体死亡,少数幸存者变为仔虾后才治愈。也有从溞状幼体Ⅱ期就开始发病,到仔虾后仍陆续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