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日常的清洁

医院日常的清洁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环境通常分为Ⅰ、Ⅱ、Ⅲ、Ⅳ类区域。按医院环境的分类、空气卫生学要求、消毒方法如下。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患传染病的死亡患者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消毒液棉球堵塞各孔道,再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患者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

(一)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通常分为Ⅰ、Ⅱ、Ⅲ、Ⅳ类区域。需要强调的是,各病区均应重视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按医院环境的分类、空气卫生学要求、消毒方法如下。

1.室内空气消毒

(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空气消毒采用层流通风,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达到标准。

(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消毒。

(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合格。空气消毒可采用:①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②紫外线消毒(照射时间一般均应>30分钟,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照射1小时)。③化学消毒剂或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熏蒸消毒。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用量按1g/m3计算,熏蒸时间2小时;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用量按过氧化氢50mg/m3计算,采用喷雾法,在相对湿度60%~80%,室温下作用30分钟;季铵盐类消毒液,双链或单链季铵盐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制成的空气消毒喷雾剂,1.2ml/m3(折合药物浓度10mg/m3左右),作用时间30分钟;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4)Ⅳ类环境指传染患者活动区域和病房,这类环境的空气无具体要求,可选用上述Ⅰ、Ⅱ、Ⅲ类空气消毒的方法。

2.物体和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

(1)Ⅰ、Ⅱ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Ⅰ、Ⅱ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cfu/cm2,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①地面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把拖地每日1~2次,可以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地面受到一般病原菌污染,通常用二溴海因消毒剂200~500mg/L,消毒作用30分钟;致病性芽胞污染用1 000~2 000mg/L,作用3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对结核患者污染的表面,可用0.2%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或二溴海因1 000~2 000mg/L的消毒液擦洗;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2 000~5 000mg/L,作用30分钟消毒。②墙面消毒: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洗,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2.0~2.5m高即可;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胞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500mg/L、2 000mg/L与2 000~3 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作用60分钟。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200ml/m2。③病房用品、物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窗、洗手池、门把手、水龙头、病历夹、便池等,一般情况下只进行日常的清洁,用清洁的湿布或季铵盐类消毒液,每日擦拭2次,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含有效碘250~500mg/L的碘伏,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紫外线灯消毒,照射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m,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一般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时间短(按产品说明书),对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可靠。

(2)Ⅲ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Ⅲ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方为消毒合格。①一般污染物体表面的消毒,上述Ⅰ、Ⅱ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均可采用;②喷洒或擦洗,配制1 000mg/L氯己定溶液,对各种污染的表面进行喷洒或擦洗;③各种物表及台面消毒,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等每日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

(3)Ⅳ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Ⅳ类环境包括感染科及病区,要求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cfu/cm2。①Ⅳ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参照上述Ⅰ、Ⅱ类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②传染病患者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患者的粪便加2倍量10%~20%含氯消毒乳液;呕吐物加1/5量干含氯消毒粉,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再倒入厕所;伤寒患者的尿液每100ml加含氯消毒剂3g,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结核患者的痰盒收集后焚烧,也可加等量10%~20%含氯消毒乳液(或1/5量的干粉),作用2~4小时或加等量1%过氧乙酸作用30~60分钟。

(二)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1.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2.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2)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链接 患者的终末处理:患者出院或转院前应沐浴更衣,个人用物在消毒后才可带离。患传染病的死亡患者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消毒液棉球堵塞各孔道,再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

病室单位的终末处理:关闭门窗,打开柜门、抽屉,摊开棉被,床垫、枕芯,用紫外线或臭氧灭菌灯行空气及物品表面消毒,消毒后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桌椅、床栏、墙壁、地面。

(三)衣被类的洗涤消毒

患者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他衣被混洗。根据衣被受污染程度可分别用专机洗涤,特别是传染病患者(肝炎、结核等)、烧伤患者的衣服应专机洗涤,无条件时也应先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再洗一般患者衣被、污染衣被,最后洗传染病患者衣被。

1.一般衣被的洗涤消毒 一般衣被指无明显污染及无传染性的衣被,将衣被收集袋打开,棉质衣被用1%消毒洗涤剂70℃以上温度(化纤衣被只宜40~45℃)在洗衣机内洗2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2.传染病房和烧伤病房的衣被 必须用含二氧化氯或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

3.有传染性的衣被 有明显血、脓、便污染的衣被,视为传染性的衣被。在用热水洗涤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将该洗液煮沸消毒,再按传染病房和烧伤病房的衣被处理。

4.毛毯、棉胎类 毛毯、棉胎、枕芯、床垫可用床旁臭氧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

(四)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灭菌

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1)袖带、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应保持清洁。清洗、晾干,每周1次;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或250~500mg/L含氯消毒液等擦拭消毒,每周1次。

(2)体温表:参见第5章相关内容。

(3)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液250~500mg/L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或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4)热水袋、冰袋、橡皮气圈及橡皮中单:流动水清洗、晾干;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250~500mg/L擦拭或浸泡消毒。

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口表、肛表等器具,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不耐高温的器具采用乙醇、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

3.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所有器具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mg/L中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也可采用洗净消毒装置进行自动洗净、80~93℃消毒、烘干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1)氧气湿化瓶、氧气面罩、麻醉口罩: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蒸馏水

(2)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螺纹管等无明显污染时一患者一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一次性使用螺纹管不得重复使用。

(3)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内容物随时倒掉,容器应每日刷洗。使用后先用含有效氯500~1 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备用;疑为传染病者的内容物需要加入含有效氯1 000~2 000mg/L的消毒液,消毒30分钟后倒掉,然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4)气管内套管:每次用完流动水清洗、干燥,消毒可用自动清洗消毒机90℃,5分钟;煮沸消毒10~20分钟;新生成氧化电位水冲洗浸泡消毒10~15分钟。

4.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方法 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患者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 000~2 000mg/L浸泡60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氯或二溴海因消毒剂1 000~2 000mg/L浸泡30~6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5.盛放各种消毒液(碘酒、酒精瓶)、蒸馏水的玻璃瓶 清水冲洗干净,密闭,由供应室集中压力蒸汽灭菌,要求每周更换灭菌2次。

6.非一次性胃管、吸痰管、导尿管等 用后分别清洗、消毒、晾干,表面涂少量滑石粉,放密闭盒内高压灭菌后备用。

7.早产暖箱 每周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每日更换水槽内的蒸馏水;暖箱停用时用消毒液擦拭、清洁,并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后备用。

链接 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有关节的物品应各关节拆开。手工清洗包括以下步骤: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他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五)餐具、卫生洁具、便器的消毒

患者日常生活用品(餐具、脸盆、便器等)的消毒。应根据其污染程度,采用清洁或消毒处理。为保证餐具的消毒效果,要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1.配膳室餐具的消毒 餐具用后首先彻底清洗去污再消毒。

(1)物理消毒方法: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分钟;远红外线消毒箱,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消毒。

(2)化学消毒:含氯或含二溴海因消毒剂250mg/L浸泡20~30分钟;25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15~30分钟;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分钟。

2.患者餐具消毒 一般患者餐具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晾干,自己保存。儿科患者的餐具应统一由配膳室收回常规处理。一次性餐具用后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

3.婴儿奶瓶等消毒 婴儿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奶嘴用清水冲净,煮沸消毒,每24小时更换1次。

4.传染患者餐具消毒 传染病区餐具应单独处理,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去污。剩余食物煮沸30分钟后方可弃倒。消毒采用煮沸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1 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

5.痰杯(盂)、脸盆的消毒

(1)公用痰盂:用清水冲洗干净,浸泡于500mg/L有效溴的二溴海因或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冲洗干净,备用。

(2)个人专用痰杯:根据痰量及时更换,非一次性痰杯用后洗净,煮沸消毒20分钟或以1 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干燥保存备用。一次性痰杯用后焚烧。

(3)脸盆:个人专用,平时保持清洁,患者出院后,先清洗去污后,浸泡于有效溴500~1 000mg/L的二溴海因消毒剂内消毒20分钟,冲洗干净;或煮沸消毒20分钟备用。传染病患者脸盆先用1 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洗干净,或煮沸消毒30分钟,备用。

6.便器的消毒

(1)病房便器:用毕倒掉粪尿,刷洗干净;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净后,浸泡于1 000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消毒液内3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2)重症患者便器:个人专用,每次用毕倒掉粪尿,刷洗干净继续使用,每周消毒2次,方法同普通患者便器常规消毒法。

(3)传染病患者的便器:便器以1 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洁剂刷洗干净,再浸泡于500mg/L有效氯消毒液3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1次。

(4)共用坐式便器:每日用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消毒液抹洗坐板及盖板、便器外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7.抹布、拖把的消毒

(1)擦床抹布(小毛巾):采取一床一巾湿扫法,用后在25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用后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3)拖把:应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①一般病室、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②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1 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分钟后,用拖把拖干净。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或溴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备用。③传染病区,使用后应先消毒,用1 000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30分钟,悬挂晾干备用。

(六)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1.各类手术器械必须根据消毒灭菌的原则进行严格处理。

2.病区换药碗、弯盘、镊子等在病区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后,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擦干(镊子用油纱布擦拭)、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3.持物钳、罐等用后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有消毒液的每周灭菌、更换2次;干式保存则每4小时更换1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