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律失常的治疗的最好办法

心律失常的治疗的最好办法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律失常发病突然,变化迅速、多样,严重者可诱发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猝死。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重要脏器和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2.焦虑 与心律失常发作引起的心悸、停顿感有关;也与心律失常发作,对治疗缺乏信心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心绞痛、阿-斯综合征、脑栓塞、猝死等。

4.有受伤的危险 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

【护理目标】

1.病人活动耐力增加。

2.病人焦虑情绪减轻或控制,积极配合治疗。

3.无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征兆能被及时发现并配合医师积极治疗,未发生猝死。

4.病人无受伤。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应鼓励其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低钠饮食,不宜进食过饱;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饮料;保持大便通畅。

(二)病情观察

心律失常发病突然,变化迅速、多样,严重者可诱发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猝死。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1.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病人不适时及时描记心电图。

2.对严重心律失常者要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以便及早发现危险征兆:①如病人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 T现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其积极进行处理。②如病人出现收缩压<80mm Hg(10.7kPa)、脉压<20mm Hg(2.7kPa)、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烦躁、尿少等时,应通知医师,配合医师进行积极的抗休克治疗。③如病人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时会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等表现,应立即配合医师组织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

(三)抢救配合

准备抢救仪器(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并熟悉抢救仪器的连接及具有的性能;准备各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和实施心肺复苏术需要的抢救药物。

(四)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给药应定时定量,静脉给药应注意输液的浓度和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奎尼丁 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奎尼丁晕厥、尖端扭转型室速、窦性停搏、心力衰竭、低血压等。

2.利多卡因 为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不良反应:眩晕、感觉异常、意识模糊等、窦房结抑制、室内传导阻滞、低血压等。

3.普罗帕酮 为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治疗室上性和室性早搏、各种心动过速。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味觉障碍、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

4.普萘洛尔 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并能诱发心力衰竭和支气管哮喘;长期应用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停药有反跳现象。

5.胺碘酮 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早等。常见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偶尔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等。

6.维拉帕米 为钙通道阻滞药(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便秘、腹胀、头痛、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

7.腺苷 主要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注射过快可致短暂心脏停搏;治疗剂量可有胸闷、呼吸困难、皮肤潮红、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五)对症护理

病人如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让病人注意休息,同时对病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照顾;病人如有晕厥,立即扶其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领及裤带、保持呼吸通畅,同时注意空气流通、新鲜,防止受凉;病人如有严重心律失常,嘱其卧床休息、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同时准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他抢救药品及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对发生心室颤动者,即使当时无医师在场,护士也应立即使用除颤器为病人施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及胸外心脏按压。

(六)心理护理

心律失常的病人常因出现心悸不适或伴发头晕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症状导致其出现抑郁或焦虑、恐惧心理,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家庭、工作学习及生活背景,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及病人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及家属本病的护理知识以消除其恐惧等不良心理,耐心解释治疗的目的及意义,安慰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护理评价】

1.心律失常是否得到控制,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活动耐力是否增强。

2.焦虑是否减轻或消失。

3.有无出现并发症,如有能否及时发现和处理。

4.病人有无受伤。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重点是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诱因、预防知识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点,并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2.注意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劳逸结合,戒烟、酒、咖啡、浓茶等。饮食应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为主,多食蔬菜、水果,低脂、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有晕厥史的病人应避免从事高危险性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