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

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还会有某些不适,比如头痛、腹胀、疲乏、低热等等,这些不适可能与过于劳累、心情不佳、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病理基础,而且多为一时性的问题。这些“不适”在专科医院检查多数会不得要领。如今我国推进“分级诊疗”便是此意,其实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亦皆是如此做法。

人的病,究竟有多少种?据说有人查遍医书,统计出有1.08万种。不过看来肯定不止此数,因为若是人只生书上有的病,这医生就好做多了。人生的病有许多是不典型的、混杂的、前所未见的。但是大致上也还有个谱:病有轻重之分。

轻的如伤风感冒、肠炎腹泻、咳嗽吐痰之类,重的如心肌梗死、脑溢血、癌症等等。如何治疗?轻的吃点药,甚至不用吃药,只需多喝开水、早点睡觉便可。重的要送医院急救,或许还难以挽救,一命归西。

疾病既有如此差异,医疗岂能统一模式。

古代的医生走街串巷,“送医上门”,或者虽有定所,也多应邀至病患家中,在病患床前为人诊治,所谓“临床医师”一词即出于此。后来认识到传染病患者应隔离,将患者集中一处进行医疗,集中之处,称为医院。再后来,医学发展,疾病的诊断、治疗多依赖设备的支持,而这些设备多无法携入患者家中,故凡疑难危重之症皆需前往医院医疗。

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X线诊断的普遍应用,渐渐地医生们对单纯应用视、触、叩、听的诊断方法有点不放心了:咳嗽厉害的还是“照个X光”吧,别是肺炎:崴了脚的“拍个片子”吧,要排除骨折才好……

X线确实能“照出”听诊器听不出的小片的肺炎、“片子”也确实能拍出手摸不出的骨折,于是医生上门的“临床”诊疗逐步演变为患者到医院的“临机”诊疗了。医院越大、设备越多,患者也就越多,于是形成了患者向大医院集中的倾向。

在我国,又要求医生挂牌应诊,以便任患者挑选。患者才发现:大医院里还有些对某种病专长的专家,治病的事性命攸关,看病当然要找专家,于是又形成患者向大医院里的专家集中的倾向。

终于医院越弄越大、专家越来越忙。检查越多、花费自然越多,都要看专家、自然一号难求。于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出现,而且“改来改去”难以解决。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们终于发现:似乎并不是所有的病都是严重的、并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要做检查、“拍片子”的,也不是所有的病都必定要专家看的。那么一些比较轻的病能不能先在社区的诊所里请那里的全科医生看一看呢?当然是可以的。于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小病在社区(诊疗)、大病到医院(诊疗)。

不过患者担心,小病会变大病,在社区诊疗会不会被耽误了?确实,有小病变大病之事,但是不多,而且小病治好了也就不变大病了。再说,在社区的医疗是连续性的医疗,医生就在“家门口”,病情转化容易被发现。而一旦病情转化,全科医生便有责任将患者转给有能力处理这病情的医院和专家,可免患者“病急乱投医”,患者省心、省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适时转诊、将患者转向有能力处理病情的机构和医师”也是全科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

特别是如今大量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在经过专科治疗病情稳定后,还需要长期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医学照顾,比如药物调整、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等,由于这些疾病常常合并存在,故擅长治某一疾病的专家事实上也难以完全胜任,而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又恰以“慢性病管理”为专长,此类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在社区由全科医生诊治,自然最是相宜。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还会有某些不适,比如头痛、腹胀、疲乏、低热等等,这些不适可能与过于劳累、心情不佳、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病理基础,而且多为一时性的问题。这些“不适”在专科医院检查多数会不得要领。若在社区由全科医生作初步判断后给予相应的处理,多能轻松解决。

所以急症除外,无论大病、小病,甚至不一定是病的不舒服,先在社区由全科医生诊治,必要时由全科医生转诊,仍是方便民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上上之策。如今我国推进“分级诊疗”便是此意,其实在世界各发达国家亦皆是如此做法。

有病先在社区诊所看全科医生,乃是智者之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杨秉辉)

○摘编自《食品与生活》201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