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属于人生实践的临床思维

属于人生实践的临床思维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而言,服务于人生实践的医学临床思维,属于哲学思维而不纯粹是科学思维。它肩负将临床实践导向生活的任务。属于人生实践的临床思维,其对象是临床的各种场景、个人的各种感受、临床的各种话语、临床发生的各种事件等等。所以,临床思维要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个人与文明的关系。

总体上而言,服务于人生实践的医学临床思维,属于哲学思维而不纯粹是科学思维。它肩负将临床实践导向生活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完成对临实践生活本质的认识。实际上就是要揭示出其对生活的意义,及其是如何与真实的生活相通的。其次,就是要具体结合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个个具体的情景,运用后现代的唯物辩证法(实际上是一种有待发展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相统一基础上的崭新的、富有时代精神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让医学临床参与者来共同体会临床实践就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共同发现生活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生活来。也能够真正地远离不必要和可以避免的身心痛苦和生活陷阱,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体验生活和创造生活。也由此,临床实践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不容忽视。它就像教育对人生的意义一样,不但对个人,也对整个人类的生活造成持续不断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虽然临床实践具有生活意义的导向作用,但是,对于每一个临床实践的参与者来说,经由临床实践走向真实生活、实现健全人生的道路只能由自己去走,其他人不能代替。并且,都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完成,没有其它捷径可走;更不会自动降临。这也就意味着,患病和经受痛苦是生命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坎,我们做得好的只能是尽可能从早年的、小的疾病和痛苦中,从周围亲密人的生老病死中,从各种“文本”中去体会更多的生活的意义,避免去直接体验重大的、灾难性的疾病和痛苦。

属于人生实践的临床思维,其对象是临床的各种场景、个人的各种感受、临床的各种话语、临床发生的各种事件等等。临床时空中发生的这一切,无疑使临床实践具有了戏剧性和诗意,并将其与人的存在和意义拉近。要更有效、直接地理解人类的意志、情感、信念、人类的生存方式,除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外,更需要艺术的、宗教的感性和灵(志)性思维方式:直觉的、灵感的、顿悟的、体验的、想象的、幻想的、激情的等等非理性方式。但它们本质上又都是属于辩证法的,体现着一条经有限通向无限的道路。

要实现临床实践向生活实践的转变,需要将科学的认方法和人文的认识方式进行紧密结合。再举感冒的例子,一个人患普通感冒,借助医学科学的认识是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入侵;由此就要寻找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发散思维的结果就会列出诸如冷热不均、疲劳、缺乏营养、缺少锻炼、精神压力大、身患其它疾病等原因。此时,作为临床参与者的个体,他或她的第一个体会应是,患某一具体疾病并不是偶然的;进而会领悟到是不是生活出现了问题,是不是要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再进而可能会体验到人的不自由的状况,要进一步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这是一较典型的属于人生实践的临床思维。

要成功地进行临床实践活动,还要求临床实践参与者能够理解临床实践是在人类的全部文化知识背景基础上进行的。它们都承载在语言和历史两个维度中,我们要立足于临床生活、真实的日常生活,时刻与它们展开对话与交流,不断地丰富和建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具体来说,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一旦产生,就独立于我们每个人而存在;后来的人从一出生就被抛到其中,通过精神视野的敞开不断进行着精神的建构。这应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永远处在不自觉状态,只有一小部分人经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自觉。完满的人生需要这种自觉。也就在每个人各自的精神建构过程中,部分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中,精神建构的完成依赖的是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大量的人、事、物及其所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场景。临床实践即是人生重要组成部分的场景之一。所以,临床思维要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个人与文明的关系。如此,才能完成对临床实践就是生活的坚定体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