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复治疗中心教学培训计划

康复治疗中心教学培训计划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实践。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危险信号宣教、疾病高危因子控制;运动锻炼指导、发病时应急处理;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常用康复技术教育。

一、护士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了解康复护理的特点。

2.基本掌握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

3.掌握康复科病房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

4.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基本护理理论和技术。

5.能按要求独立完成康复护理的日常护理工作。

6.能够配合护师、主管护师对患者康复训练的指导。

(二)培训内容

除完成护理部的训练安排之外,还应完成康复护理专科训练及考核,不断更新康复技能的相关知识。

1.康复中心病房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2.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

3.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常规。

4.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5.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

6.心、肺、脑复苏术等急救技术。

7.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

(三)培训时间

1~3年(大专毕业生3年,本科生1年)。

二、护师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具有配合康复医师、技师为患者进行评价的能力,并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

2.胜任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和抢救工作,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

3.能独立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逐步达到主管护师的水平。

(二)培训内容

除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安排及病房专科技术培训外,还需承担责任组长工作,参加科室及院内业务学习,承担病房实习生带教工作,参与康复医师、技师的评价工作。论文写作培训,每年撰写并发表1篇护理论文。主要培训内容如下。

1.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2.专科危重患者抢救知识和技能,整体护理计划的制定。

3.配合康复技师为患者进行床上或床边理疗体疗、ADL、言语矫正。

4.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康复医师、技师的评价工作。

5.资料查询、论文撰写的培训。

6.护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三)培训时间

5年及5年以上。

三、主管护师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胜任专科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熟练配合抢救工作。

2.胜任病房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教学组长工作。

3.掌握康复团队的工作模式,参与康复计划的评定、制订、评价工作。

4.了解康复医学、护理领域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

5.能够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科研,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水平。

(二)培训内容

除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安排及病房专科培训考核之外,还要承担病房的各种教学工作,主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参与康复医师、技师的评价。参加院内、外业务学习;按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主管护师继续教育学分;主持病房内的护理科研工作,每年发表1篇护理论文。主要培训内容如下。

1.与康复医师、技师一起制订康复计划,指导康复训练,参与康复评价。

2.危重患者抢救技术。

3.系统的教学、管理、科研方法。

4.主管护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三)培训时间

5年及5年以上。

四、副主任护师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胜任科室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教学工作。

2.指导本科危重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组织指导本科疑难康复护理病例讨论,组织并指导下级人员护理查房,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3.指导护理人员对康复患者康复计划的制订。

4.跟踪国内外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并将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5.组织制订本科护理科研计划并监督实施,写出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或译文。

(二)培训内容

除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安排及监护病房专科培训考核之外,还要承担病房主管护师、本科以上学历实习生、轮转护士(师)教学培训工作,指导病房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护理会诊和护理查房,参加全院护理会诊,参加院内外业务学习与交流;按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副主任护师继续教育学分;主持病房内的护理科研工作,每年至少发表1篇论著。主要培训内容如下。

1.康复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2.全面系统的教学、管理、科研方法。

3.副主任护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三)培训时间

5年及5年以上。

五、大专实习生教学培训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康复病房工作性质与收治对象特点。

2.了解康复病房基本设置与管理要求。

3.了解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4.掌握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

5.掌握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6.重点掌握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重点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1.康复病房的布局、设备、规章制度。

2.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3.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

4.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5.康复科常见并发症(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6.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三)教学时间

4~6周。

(四)教学进度安排

1.第1周 熟悉康复病房基本情况。

(1)康复病房概况及管理制度。

(2)康复病房常用仪器、设备功能(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输液泵)。

(3)康复病房收治对象。

(4)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及流程。

(5)患者安全目标解读与护理安全管理。

(6)康复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上报流程。

2.第2周 培训康复护理技术。

(1)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如何使用护理标识。

(2)心肺复苏技术与抢救配合。

(3)急救设备(喉罩、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的正确使用。

(4)常见并发症(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3.第3~4周 常见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1)良肢位的摆放(如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

(2)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

(3)坐位平衡训练。

(4)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

4.第5周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1)矫形器的选择与使用。

(2)自助器的选择与使用。

(3)轮椅的选择与使用。

(4)假肢的选择与使用。

5.第6周 考核与小结。

(1)考核学员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2)进行出科鉴定、小结。

六、本科实习生教学培训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康复护理工作性质与收治对象特点。

2.了解ADL的临床应用。

3.熟悉康复科的基本设置与管理要求。

4.熟悉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5.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6.掌握常见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8.重点掌握常见症状的康复护理要点。

(二)教学内容

1.康复病房的布局、设备、规章制度。

2.康复护理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3.急救仪器的操作方法与使用管理。

4.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5.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6.常见症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排便、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要点。

(三)教学时间

6周。

(四)教学进度安排

1.第1周 熟悉病房工作基本情况及急救设备的使用。

(1)病房概况及管理制度。

(2)病房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3)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病房各班工作职责与程序。

(5)ADL的临床应用。

2.第2~3周 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及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1)良肢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

(2)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

(3)坐位平衡训练。

(4)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

(5)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选择与使用。

3.第4~5周 常见症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排便、排尿障碍)康复护理要点。

(1)肌肉萎缩的康复护理要点。

(2)关节挛缩、痉挛的康复护理要点。

(3)排便障碍的康复护理要点。

(4)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要点。

4.第6周 考核与小结。

(1)考核学员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2)进行出科小结、鉴定。

七、研究生实习生教学培训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康复护理工作性质与收治对象特点。

2.掌握康复科的基本设置与管理要求。

3.掌握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4.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5.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6.重点掌握神经系统疾病、骨科、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7.掌握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8.配合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或床边的康复训练。

9.配合参与康复治疗小组的康复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

10.重点掌握ADL的临床应用。

11.参与康复治疗小组的康复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

(二)教学内容

1.康复病房的布局、设备、规章制度。

2.康复护理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3.急救仪器的操作方法与使用管理。

4.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6.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7.常见神经系统、骨科等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8.ADL的临床应用。

(三)教学时间

4~6周。

(四)教学进度安排

1.第1周 熟悉康复病房概况、康复护理的一般情况。

(1)病房概况、管理制度及各班工作职责与程序。

(2)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3)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2.第2~3周 神经系统、骨科、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1)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要点。

(2)骨科伤病(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截肢、关节炎)的康复护理要点。

(3)内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4)康复科常见并发症(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3.第4~5周 ADL的临床应用。

(1)ADL的基本评定方法。

(2)参与康复小组制订康复计划、实施与评价。

(3)参加康复评价会。

4.第6周 考核与小结。

(1)考核学员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2)出科小结、鉴定。

八、进修生教学培训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康复科护理工作各班职责和工作程序。

2.基本掌握康复护理的专科技术。

3.掌握监护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5.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正确使用。

6.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掌握常见症状的护理要点。

8.掌握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9.能够独立完成康复科的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

1.康复科病房基本设置与管理要求。

2.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3.神经系统、骨科、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4.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5.ADL的临床应用。

6.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7.参与临床实践。

(三)教学时间

3个月或6个月。

(四)教学进度安排

1.第1个月 工作职责、常用急救及护理设备的应用、康复基本知识、临床技能。

(1)了解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与程序,康复病房的基础配套设施,康复护理的特点及收治对象的特点。

(2)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3)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4)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选择与使用。

(5)常见症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排便、排尿障碍)康复护理要点。

(6)神经系统、骨科、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7)ADL的临床应用。

(8)常见病的康复教育。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危险信号、运动锻炼的指导、疾病高危因子控制、发病时应急处理、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常用康复技术。

(9)安排上岗前的考核,并进行岗位资质审核。

2.第2个月~进修结束前2周 根据考核情况,决定继续带教或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1)安排适当的班次,进行临床实践。

(2)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实践(如良肢位的摆放、体位的转移、常见症状的康复护理、康复健康指导等)。

(3)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4)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康复小组的康复评定、康复计划的制订、康复评价。

(5)进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

3.进修结束前2周 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与总结,完成进修鉴定。

九、轮转护士(师)教学培训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2.基本掌握康复护理的专科技术。

3.掌握监护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5.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正确使用。

6.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掌握常见症状的护理要点。

8.掌握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9.能够独立完成康复科的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

1.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专科技术。

2.危重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5.康复辅助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6.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常见症状康复护理要点。

8.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三)教学时间

3个月。

(四)教学进度安排

1.第1周 了解基础设施、相关护理工作程序、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故障排除方法。

(1)病房概况及管理制度。

(2)康复护理的特点及收治对象的特点。

(3)康复护理的工作职责与程序。

(4)护理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及要求。

(5)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的操作及故障排除方法。

2.第2周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及专科护理。

(1)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意识状态、瞳孔血压、呼吸等)与护理。

(2)压疮的分级、预防与护理。

(3)肺炎的发病机制、预防与护理。

(4)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机制、预防与护理。

(5)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要点、预防与护理。

(6)间歇性导尿术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第3~4周 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康复辅助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1)良肢位的摆放(如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及注意事项。

(2)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及注意事项。

(3)坐位平衡训练及注意事项。

(4)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及注意事项。

(5)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选择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6)进行专科理论及专科技术操作考核。

(7)安排上岗前的考核,并进行岗位资质审核。

4.第5周以后 根据考核情况决定继续带教或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1)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实践(如良肢位的摆放、体位的转移),常见症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排便、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康复健康指导,常见并发症(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等。

(2)在教学组长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3)进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

5.最后1周 出科考核与总结。

十、新入科护士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了解康复科的基本设置与规章制度。

2.了解康复护理的特点。

3.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4.了解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使用。

5.熟悉各班工作程序与工作质量标准。

6.掌握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7.掌握各类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

8.掌握危重患者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要点。

9.能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二)培训内容

1.康复科的基本设置与管理要求。

2.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常用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基础护理操作(静脉输液、留置胃管、尿管、间歇性导尿、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

5.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使用。

6.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

(三)培训时间

2~3个月。

(四)培训进度安排

1.第1~2周 熟悉病房工作的基本情况。

(1)病房概况及管理制度。

(2)房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3)各班工作职责与程序。

(4)护理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及要求。

2.第3~4周 基本护理操作。

(1)静脉输液、留置胃管、尿管、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操作与应用。

(3)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微量泵的操作与使用,常见故障的处理。

(4)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要点。

3.第5~7周 专科护理操作。

(1)间歇性导尿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使用。

(3)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4.第8周 进行上岗前考核和岗位资质审核。

十一、专科护士教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2.掌握康复护理工作要求、范围、特点及发展动态。

3.掌握康复护理工作性质与收治对象特点。

4.掌握急救技术及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

5.掌握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

6.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7.掌握神经系统、骨科、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

8.掌握康复科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9.掌握ADL的临床应用。

10.掌握常见病的康复教育。

11.能配合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或床边的康复训练。

12.能配合参与康复治疗小组的康复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

13.能配合抢救工作,能总结护理工作经验,并能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

(二)培训内容

1.康复科的制度和工作要求。

2.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急救技术(心、肺、脑复苏术,喉罩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选择与使用。

5.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

6.康复科常见并发症(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7.ADL的临床应用、参与康复治疗小组的康复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

8.常见病的康复教育。

(三)培训时间

1年。

(四)培训进度安排

1.第1个月 病房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各班工作程序及工作职责,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各类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微量泵)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各项急救技术(心、肺、脑复苏术,喉罩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的培训。

2.第2个月 康复辅助器具(矫形器、自助器、轮椅、假肢)的选择,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良肢位的摆放、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及坐位平衡、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的培训。

3.第3个月 常见症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排便、排尿障碍)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4.第4个月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骨科疾病(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截肢、关节炎)、内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5.第5个月 ADL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量表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功能独立评定、PULSES评定、Barthel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Katz指数、Kenny自我照料指数、Rankin量表、Frenchay指数。

6.第6、7个月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或床边的理疗、体疗、作业治疗等。

7.第8、9个月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配合参与康复治疗小组康复计划的制订、实施与评价。

8.第10个月 颅内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9.第11个月 对常见病的康复教育培训。

(1)常见病的康复教育。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危险信号宣教、疾病高危因子控制;运动锻炼指导、发病时应急处理;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常用康复技术教育。

(2)特殊教育康复。由教育、心理、医学等各方面共同协作,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

10.第12个月 进行教学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