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梦境所反映的盛衰

梦境所反映的盛衰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之,阴归春夏则为逆、为死,阴归秋冬则为顺、为生。所以不管气的盛衰,只要不顺就都会成为厥证。其病势已奄奄一息,生命的期限不会超过一天了。高明的医生,能使人体阴阳融合流通。

本篇采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阴阳气的多少,厥的产生原因,梦的形成,以及全面诊断的重要意义。


雷公请教道:气的盛衰,什么是逆,什么是顺呢?黄帝答道:阳气从左而右,阴气从右而左;老年之气从上而下,少年之气从下而上。所以阳归春夏则为顺、为生,阳归秋冬则为逆、为死。反之,阴归春夏则为逆、为死,阴归秋冬则为顺、为生。所以不管气的盛衰,只要不顺就都会成为厥证。

雷公又问道:气有余也能形成厥证吗?黄帝答道:阳气一直上行而不下,那么足部会厥冷到膝。如果是年少的人,在秋冬出现这样的症状就会死,但是,年老的人在秋冬却可以幸免。阳气上而不下,会发展成为头痛或巅顶疾患。这种厥证,把它归为阳类,又找不出阳热;把它归为阴类,却辨不清阴寒,五脏部分又隔得远,没有显著特征可作为验证。病人好像置身旷野,又像独居空室,视物不清,看不见听不到。其病势已奄奄一息,生命的期限不会超过一天了。

气虚弱的厥病,病人多出现荒诞的梦,严重的甚至产生神志迷乱的现象。三阳脉气悬绝,三阴脉气细微,这都是少气形成厥病的脉象。

肺气虚弱的病人,就会梦见白色东西,或者梦见有人被杀流血、血肉狼藉的场面;当金旺的时候,就会梦见战争。肾气虚弱的病人就会梦见船翻淹死人;当水旺的时候,就会梦见自己潜伏在水里,似乎遇见了很让人恐惧的事。肝气虚弱的病人就会梦见菌香草木;当木旺的时候,就会梦见伏在树下不敢起来。心气虚弱的病人就会梦见救火和看到雷电;当火旺的时候,就会梦见大火焚烧。脾气虚弱的病人就会梦见饮食不足;在其当旺的时候,就会梦见筑墙盖房。这些都是五脏气虚,六腑的阳气有余,五脏的阴气不足,阴虚阳亢,所以才出现魂梦纷乱的现象。应结合五脏病变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来调理病人的阴阳,这在《经脉》篇中有详细的论述。

诊法中用来衡量病人的情况有五种度法,那就是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如果将五者再分为阴阳则为十度,那么对病情就可以得到全面了解。脉息之动本来没有一定规律,有的偏阴,有的偏阳,有的搏动并不明显,所以诊法也没有固定的方法。诊治时必须从各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又必须考虑到病人地位的高低,形志的苦乐。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全部掌握,医术也没有达到高明的地步,面临病症不能辨别顺逆,不是补阴伐阳,就是补阳耗阴。不遵循阴阳平衡的道理,在诊断上造成混乱,这样的诊断方法如果流传后世,一定会对其错误的地方暴露无遗。

至阴虚,则阳气绝而不降;至阳盛,则地气感到不足;能使人体阴阳融合流通,这是高明医生的本领。阴阳之气融合流通,为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所以精明的医生治病、诊脉,知道掌握阴阳的先后,参考“奇恒之势六十首”,综合各种细微的情况,推究阴阳的变化,清楚了解五脏的病情,领会其中的道理和虚实的准则,再用五种度法加以判断。了解这些知识后,才可以诊病。所以只了解其阴而不能了解其阳,这是诊法是行不通的;只了解其阳而不能了解其阴,说明所学的医道,也是不高明的。知左而不知其右,知右而不知其左,知上而不知其下,知先而不知其后,这样的医道就不能长久。既要了解坏的,也要了解好的;既要了解有病的,也要了解无病的;既了解高,也了解低;既了解坐,也了解立;既了解行,也了解止。这样就能做到有条不紊,诊断的方法和步骤才算齐备,能够经受住万代的考验。

了解其有余的一面,就可以知道不足的一面;考虑到病人的上下各部,诊脉就可探究其病理。因此形弱气虚的,主死;形气太盛,脉气不足的,也主死;脉气太盛,形气不足的,主生。所以诊病有一定的原则,医生应该起居有规律,一举一动,一出一入,都要有良好的品行;头脑灵活,而且一定冷静地上下观察,来划分四时八节,观察邪气侵袭五脏的具体部位;按其脉息的动静,深切尺肤滑涩寒温的情况;观察其大小便的变化,结合症状,从而判断是逆是顺,同时知道了病名,这样诊视疾病,可以十无失一,也不会违背人情世理。所以诊病的时候,或者观察其呼吸,或者察看其精神,都不能没有条理。医术高明,自然长久保持不出差错。假如不明白这些,违反了原则和原理,对病情胡说一气,乱下结论,就违背了治病救人的宗旨和方法。

高明的医生,能使人体阴阳融合流通。他们综合各种细微的情况,掌握阴阳的先后,推究阴阳的变化,清楚了解五脏的病情,领会其中的道理和虚实的准则,再用五种度法加以判断,自然不会出错,这就是医者诊断之道。

五度法

诊法之道

医者诊病要遵循的原则

1 起居有规律,举动出入都要有良好的品行。

2 头脑灵活冷静,划分四时八节,观察邪气侵袭五脏的具体部位。

3 按其脉息的动静,深切尺肤滑涩寒温的情况。

4 观察其大小便的变化,结合症状,从而判断是逆是顺,知道其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