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的“包产到户”

医院的“包产到户”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立医院进入了私营领地,是对私立医院的不公平。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公立医院的管理已经“责任到床”了,而且各责任人的“床”不容其他人“侵犯”,有的科主任只是“挂名”而已!医生靠开处方、做检查来创收,是会产生腐败的,可以称之为“政策诱导性腐败”。目前,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没有很大的差异,都是在市场环境下求生存。

医院的“包产到户”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一出,记者们就忙开了。由于这天采访我的记者有不少,毕竟不是新闻发布会,还得一个接一个,一时还轮不到省外媒体,《杭州都市报》见习记者黄陈锋非常敬业,一直跟踪我的电话,直到晚上快要截稿的时候,我与他进行了长谈。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该报纸并没有采用我的大部分观点,但是题目中把我的意思表达了: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救治,温总理点名要落实这项工作。下面,我将该报采访我的主要观点以第一人称重写一次。

温家宝总理的报告对医改工作的要求有一鼓作气的精神。我认为,前两年医改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农村卫生院的建立、人才的培养、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公共项目的落实,但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硬件基础的投入,对于改变看病贵,群众可能一时感觉不出来,甚至感觉贵了。医改成功的标志在哪里呢?如果用最低标准来衡量就是看病不怎么难了,看病不怎么贵了,这就是民众最实在和最具体的感受。

温家宝总理提到,要继续推进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救治保障试点。温家宝总理点名要落实这项工作,对降低医疗费用有很大的好处。在农村,上述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它跟公共卫生有很大的关系,跟科学知识普及有很大关系,跟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普查工作做好了,至少解决了一大部分人看病贵的问题,从疾病的健康普查中提早解决,从而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殊不知,治疗费用的上涨远远高于预防费用的上涨!

在采访中,我表达了另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公立医院医生开诊所是否存在公私界线不明的质疑!在与网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网友存在极大的担忧。我这里选录我的一篇微博:

网友如是说:“在中央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就已经偷偷地开始干了”,“凤阳县小岗村到今天也没富裕”。看来大家有这个感觉:医疗系统包产到户之风在吹。有这个感觉是不正确的,医改新方案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非同儿戏!如果实现不了总体目标,会出大问题的!

政府工作报告说,要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不是意味着公立医院的医生可以开诊所?如果是的话,私人医生可以办诊所,挂公立医院的名去行自己的医、赚自己的钱,同时还享受公立医院的所有福利。公立医院进入了私营领地,是对私立医院的不公平。试问,这是不是就会有人在公立医院“挂单”,到外面赚取“外快”。这是不是公私不分呢?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公立医院的管理已经“责任到床”了,而且各责任人的“床”不容其他人“侵犯”,有的科主任只是“挂名”而已!此现象已经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在《医院前线服务》一书中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建立床位调配中心。

医生开私人诊所,在民营医院里实行的可能性会高一点。在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医院是不能让医生去开诊所的。在香港地区,也是不允许的。香港医生工资也高,他也没必要去开诊所进而承担更多的责任。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我始终认为,降价要降在流通领域里虚高的那部分,不能降低生产厂家的成本。药厂必须有利润,它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也才会有自己的产品与品牌。真正要取消的是“以药养医”,这是一个祸根,是万恶之源,既增加了病人的费用,也败坏了医院的风气和医生道德。政府不真金白银地补偿而是通过医生自己去谋“外快”实现“政策补偿”,这样,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永远不可能回归!政府的补偿到了公立医院之后,就要真正使医疗价格下降,必须把总价格、总费用减去政府的投入,剩下的才是为百姓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实际费用,剩下的才是医保和新农合按政策报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费用下降。

我在质疑着:我们的公立医院是否挂着“公立”的牌子走着市场化的路子呢?也许很多人不理解。那么来看一看,我们有没有存在一些过度医疗或新技术滥用的问题。两年的医改,把卫生院救活了,但卫生院使用“薄利多销”的市场营销战略去千方百计诱导医疗,去“创造服务”,然后再从新农合和医保部门拿钱。到底该不该治疗或用这种药,没有人愿意去过问。再加上一些政策误导,比如,住院才有报销,医生就会尽量让病人住院,不该打的吊针都打了。目前,吊针已经是卫生院的一道风景线。

医生靠开处方、做检查来创收,是会产生腐败的,可以称之为“政策诱导性腐败”。医生本来就是靠自己的技术行医,跟做检查、开处方应该没有利益关系,但是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在价格上体现,这无形中在告诉医生们:你们的价值在药品与检查。药事服务费的最初解释就是:药事服务费是医生的劳动价值。医生的劳动不应该跟药品和检查挂钩,不应该系在一条利益链上。在国外,医生开了什么药、开了什么检查与他的利益无关,保险公司付给医生的是诊金。

所以,医疗支付制度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单病种付费中,该付给医生多少是固定的,不能把医生和药品连接起来。难道说不用开药就不用收服务费,而一个新出来的医生开了很多药就很有看病能力吗?

至于医疗市场是否需要市场化,世界上只有两条路,一是市场化,一是政府买单。政府既补需方又补供方似乎存在很多问题,在同一个医院里出现两种“补偿”,就很难理清其公益性。目前,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没有很大的差异,都是在市场环境下求生存。因为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越到基层越少,与民营医院的区别就更小,实际上就是挂着公立医院牌子在走市场化的路。

关于专家下基层,我认为这是临时性的工作,毕竟我们专家是一种特殊人才,本来就是稀有资源,稀有的资源投放到医疗基础不好的地方一定会增加成本,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将病人虹吸到大医院。这种现象已经显现。

医院肯定不能过度市场化,否则,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市场化是增加成本的,是使人们尽可能创造医疗服务需求的,具有很强创造性的机制,在目前中国经济基础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民营医院去完成,公立医院做好自己的工作。医疗服务不足与医疗服务过度的两极分化就是我们要面临的现实。“薄利多销”、“任务到床”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倾向,农村土地改革的路子不可能在医疗改革中实现,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近年来,医院骗保的新闻屡见报端,民众已是见怪不怪了。但在一个地方,违规骗保的医院占到七成,还是让人吃惊!

明知骗保违法,为何又有如此之多的医院以身试法?一个字:利!而这个“利”字的背后凸显的是监管乏力。

并非官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