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错畸形的预防矫治

错畸形的预防矫治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防性矫治是及时发现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保持正常,包括预防错畸形的宣传教育,牙间缺隙的保持,保持牙的正常替换,控制龋病及不良习惯。儿童切牙替换时,若侧切牙在舌侧萌出,与中切牙呈拥挤的遗传畸形,则可断定这个儿童的牙槽将来不可能发育到使全数的牙齿排列整齐。否则应酌情用矫治器进行矫治。

1.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的定义

(1)预防性矫治是及时发现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保持正常,包括预防错畸形的宣传教育,牙间缺隙的保持,保持牙的正常替换,控制龋病及不良习惯。

(2)阻断性矫治,及时发现病因,中断已发生或正在发育中的畸形,重建正常,包括缩小的缺隙再获得,阻断因牙齿数目、牙大小、唇系带异常及不良习惯等引起的错或正在形成的错

2.间隙保持器的设计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保持缺牙间隙的近远中长度。

(2)不妨碍牙齿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长。

(3)不影响牙槽骨长度的增加。

(4)多数乳牙缺失时,不仅保持缺牙间隙,而且能够恢复咀嚼功能。

(5)不损伤牙体组织及口腔软组织。

3.乳牙早失后是否要做间隙保持器应考虑的因素

(1)是否破坏了相邻牙所承受的平衡力:乳磨牙早失可导致相邻牙邻接关系的丧失,破坏了保持相邻牙位置的平衡力,常引起对牙过度萌出,邻牙向缺隙内倾斜或移位。因此,保持乳磨牙的缺隙是必要的。但若上颌乳中切牙早失,上前牙之间有散在间隙,且关系正常,则缺隙不易关闭,不需要保持缺隙。

(2)是否导致了异常肌功能和不良习惯:如果因乳牙早失导致儿童用舌或指玩弄缺隙,或引起舌伸入缺隙吞咽的习惯,有可能形成错者,有必要做缺隙保持器。

(3)对牙的牙尖斜面和关系是否足以防止邻牙向缺隙移动:乳牙后牙呈尖对尖的关系或为齐平终末平面者,更有必要做缺隙保持器,以防止邻牙向缺隙内移动。

(4)乳牙早失对恒牙萌出时间的影响如何:多数情况下,乳牙早失可以加速恒牙的萌出。但有时乳牙拔除后的牙槽窝为密质骨所填满,或牙槽骨上有角化了的软组织,或为形成的纤维网所覆盖,以至阻延了恒牙的萌出,常需做手术切开助萌。在此情况下,可视缺隙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缺隙保持器。

(5)已有错对乳牙早失后的缺隙有无影响:因错不同,影响亦异。如果患儿牙弓长度不足,乳牙早失后的缺隙会因牙弓内的拥挤而快速关闭,如果患儿有Ⅱ类错趋势,且口周肌功能异常,若下牙弓内乳牙早失,异常肌力有可能促使缺隙两侧的牙游移,增大覆盖和覆;有Ⅲ类错趋势者,上颌切牙早失又可能促成前牙反的形成。因此,后两种情况都有做缺隙保持器的必要。

4.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及其适应证

(1)远中导板保持器:适用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不足。方法是用第一乳磨牙做基牙,戴入预成的或自制的合金不锈钢全冠,冠的远中端焊接弯曲导板,插入牙槽窝内,远中导板贴合于未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面。

(2)丝圈保持器:适用于第一乳磨牙早失,或第一恒磨牙已经萌出,第二乳磨牙早失,双侧单个乳磨牙早失,又不适合用其他保持器装置者。

(3)功能性活动保持器:适用于乳磨牙缺失两个以上者,或两侧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功能性活动保持器相当于局部义齿,不仅能保持缺牙的近远中长度,还能保持垂直高度和恢复咀嚼功能。

(4)舌弓保持器:适用于两侧都存在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近期继承恒牙即将萌出,或功能性活动保持器不能合作的儿童。方法:利用两个最远端的牙齿,焊接环绕整个牙弓的舌侧弓丝,保持牙弓周长不变。

(5)间隙扩展装置

①局部固定或间隙扩展装置:适用于缺牙间隙的近远中邻牙均向缺牙间隙移动的病例。

②活动或间隙扩展装置:在活动矫治器上使用指簧,纵簧或橡皮圈等,将近中移位和牙齿向远中移动。

5.牙颌畸形矫治中顺序拔牙法和咬撬法的操作

(1)顺序拔牙法:是减少牙量的方法,用于严重拥挤畸形的早期矫治。儿童切牙替换时,若侧切牙在舌侧萌出,与中切牙呈拥挤的遗传畸形,则可断定这个儿童的牙槽将来不可能发育到使全数的牙齿排列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就须用这种顺序拔牙法。首先拔去乳尖牙,使舌向萌出的侧切牙得以自行移入拔牙缺隙之内,与中切牙排齐。到恒尖牙将萌出时,如第一双尖牙已萌出,可以将其拔去。若第一乳磨牙尚未替换,则将第一乳磨牙拔去,如第一乳磨牙根吸收较多,拔去后第一双尖牙冠已外露,临床可见,在不损伤牙槽骨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双尖牙牙胚同时拔除,这样恒尖牙就可以萌入拔牙的缺隙内,与其他牙齿排齐。此时如果前牙仍然感到间隙不足,可在适当时期拔去第二乳磨牙,将其剩余空间供给前牙使用。在采用顺序拔牙法以前,必须配合X线像检查,诊断明确,严密观察。

(2)咬撬法:是矫治个别切牙浅反的早期方法。早期个别切牙反,反覆浅,而且是单纯性的舌向错位,其唇侧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供其排入位置者,可教儿童用咬撬法进行矫治。这种方法是用木质压舌板或用竹筷制成小板,其厚度约3mm,其宽度比反牙稍窄,长度10cm多便于手持即可。使儿童微开切齿,将小木板的一端放在错位上切牙的舌侧面、上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用手握住小木板的一端,酌量用力下压,以木板开始弯曲以及患儿感觉牙齿发胀为度。每次持续加压20~30下,每日早晚咬撬2次。如认真咬撬2~3周,一般可达到矫治目的。否则应酌情用矫治器进行矫治。

6.导萌的定义及导萌术操作

(1)定义:导萌是指恒牙萌出时间延迟过久,牙根已发育完成,或牙齿位置异常有阻生趋势者,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未萌牙上覆盖的骨组织,暴露牙冠,而后用牵引装置引导其萌出到达正常位置。

(2)导萌术操作:

①以X线检查确定该牙为埋藏及埋伏的位置。

②根据其周围的骨质情况,在牙冠突破骨组织处切开口腔黏膜,去除骨组织,使牙冠最宽径显露。

③在牙冠暴露区的唇(颊)面直接粘贴向龈方的拉钩。

④用牙周敷料填塞伤口。

⑤1周后将埋藏牙与矫治器上的抗钩相连接,将其导萌到牙列的正常位置上。

7.唇系带异常的诊断及中切牙间隙的处理方法

(1)诊断:出生时唇系带附于牙槽嵴顶,其纤维伸入腭侧龈乳头,当牙萌出时牙槽骨生长,唇系带附着便逐渐离开牙槽嵴顶,到10~12岁时,唇系带一般距龈缘3mm,其纤维细而无弹力。儿童在替牙期上恒中切牙间可存有缝隙,正常情况下,待侧切牙、尖牙完全萌出后,此间隙可自行关闭。如果此时上中切牙间隙仍存在,且牵拉上唇时,上颌中切牙之间的龈乳头变白,X线显示上颌中切牙之间腭中缝有V形缺口,则可诊断唇系带异常,导致上恒中切牙出现间隙。

(2)治疗

①先使用矫治的方法关闭间隙,系带可自行聚集,自然吸收。

②若3周后系带不吸收,需做唇系带切除术,以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

8.系列拔牙分三期进行的原因 系列拔牙是在混合牙列早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性拔牙,是早期矫治牙列拥挤的一种长时间的引导性矫正方法。

(1)第一期拔除乳尖牙:7岁半到9岁时拔除乳尖牙,目的是有利于恒侧切牙的萌出;防止下颌侧切牙向舌侧萌出,上颌侧切牙舌向错位成为反;改善中切牙位置,预防尖牙严重近中错位。拔除尖牙后有增大覆的趋势。

(2)第二期拔除第一乳磨牙:9岁或10岁拔除第一乳磨牙,目的是为了及早萌出第一双尖牙。因为采用系列拔牙法的患儿,不一定最终需要拔除恒牙,故在拔除第一乳磨牙前,最好再一次做混合牙列分析。

(3)第三期拔除正在萌出的第一双尖牙:拔除第一双尖牙,目的是要让尖牙向远中移动,占据拔除第一双尖牙后留下的间隙。在拔除第一双尖牙前,必须再次分析近期的检查资料,只有在确诊为遗传性牙张度不足,牙和基骨大小不协调,才可拔除。

9.早期多数前牙反的矫治

(1)调

①适用于牙或混合牙列期因牙引导形成的功能型前牙反,反覆及反覆盖小,下颌位于正中关系时,切牙呈切或略有正常覆盖的患儿。

②方法:嘱患儿放松下颌,位于正中关系位,再让下颌回至习惯位,找出干扰牙,调干扰牙,然后用小轮形石调磨反上切牙切缘的舌面及下切牙切缘的唇面,直至切牙在正中关系时有轻度正常覆下颌闭合道正常为止。

(2)下前牙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器

①适用于功能型乳前牙反,上切牙舌向错位,下颌因早接触牙引导前伸,反覆深,反覆盖不大的患儿。

②方法:在下颌6个前牙上制作塑料联冠,引导患儿下颌后退至正中关系位,在塑料联冠上制作不小于45°的斜面,斜面与反上颌切牙舌面接触,磨光后粘着在下切牙上,1~2周后,咀嚼肌力即可恢复其正常闭合道,矫治中应随时注意或磨低后牙垫,或升高前牙斜面,以保证咀嚼肌力始终集中于斜面上,推动上前牙向唇侧移动。

(3)上颌垫或活动矫治器

①适用于乳牙或恒前牙牙型或功能型反,上切牙舌向错位,反覆小,反覆盖大,有足够后牙做抗基牙者。

②方法:在正中关系位制作上颌后牙垫,每个反牙的舌侧安置一个双曲舌簧。利用垫脱离反牙锁结情况下,调整舌簧加力,推舌向错位的上前牙向侧牵移动。

(4)下颌垫或活动矫治器

①适用于下前牙唇向错位引起的牙型反,下前牙有散在间隙,也可有因错位牙引导伴有下颌功能性前伸。

②方法:在正中关系位制作下颌活动矫治器的后牙垫,下前牙唇面装置双曲唇弓。缩小双曲唇弓的双曲,使唇向错位的下颌前牙向舌侧移动,建立正常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