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医行为概述

遵医行为概述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遵医行为是病人心理在临床中的重要表现。在临床上,不遵医嘱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病种不同,年龄不同,其遵医率有所差异,它一方面影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了医疗的浪费,医护人员应充分注意,加以改善,以保证疗效。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较高,遵医率也越高。做到这一点,可以提高遵医率。

(一)遵医行为概念

医患之间存在着3种模式,即“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式。从后两种模式中可以看出,病人的行为主动参与了医疗活动中,病人这种主动的、自愿的、合作地遵从医嘱则称之为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是病人心理在临床中的重要表现。研究遵医行为可以较好地掌握病人的行为,提高医嘱的执行率,这对治疗是十分有利的。

个体对医嘱的行为遵从程度称为遵医行为。Mecichbaum Turk(1987年)提出遵医行为包括:

1.执行和坚持执行治疗计划。

2.接受随访。

3.正确使用处方药情况。

4.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保健运动、坏习惯的戒除)。

5.避免禁忌行为(如烦恼时不饮酒)。

在临床上,不遵医嘱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病种不同,年龄不同,其遵医率有所差异,它一方面影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了医疗的浪费,医护人员应充分注意,加以改善,以保证疗效。

(二)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不遵医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自己改变服药剂量;减少服药天数或次数;不按时复诊;不执行或改变其他医嘱等。

不遵医嘱的原因,或者说与不遵医有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讨论一下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1.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 病人对他们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的信息和劝告不满意,或者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不同的看法,而医护人员不了解或不能说服病人自己原来对疾病的看法。这时易出现不遵医嘱的现象。医护人员在性格上主观武断,不容分辨或优柔寡断,朝令夕改;过于自信、夸夸其谈或胆小怕事、不担风险均会造成遵医嘱率下降。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较高,遵医率也越高。

2.病人对治疗的了解程度和复杂程度 病人对医嘱内容不清,记忆不清,尤其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每种药物的服法、剂量又不一致时,容易出现服错药量、漏服药次等现象。一般来说,医嘱内容越复杂,越不容易遵从。有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物,很少有不出错的。

3.治疗方式与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治疗要求病人改变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生活方式和个人习惯如戒烟、戒酒),并要求持之以恒,病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作到时,其遵医率降低。要求病人行为改变的项目越多,遵从率越低。

4.病人在治疗中的位置 病人可以对治疗作出一种主动的改变。仅仅告诉病人做什么事情,并不能保证病人去做那些事情。病人在医院里听取了医嘱或拿到了处方,下一步如何就是病人自己有权决定的事了。病人出了医院,会自行评价医嘱内容并决定是否执行、如何执行。一般来说,慢性疾病、病情较轻者、门诊病人对医嘱作出的改变较多,也就是说器质性疾病患者、急性病患者、重症患者、住院病人对医嘱作出改变的情况较少,遵医率较高。

5.年龄、病期 老年人因健忘,年轻人由于忽略,在急性病症状缓解后,慢性疾病治疗没有快速显效之前,都可能自行停止执行医嘱。

6.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人性格 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较差,性格固执多疑的病人,不执行医嘱的比例较高。

(三)提高遵医率的方法

1.从制度上、业务水平上、服务态度上、医德修养上等各个方面,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质量,提高病人对医生、护士、药房人员等的满意程度。病人对哪个医生越是信任,越是感到满意,越是尊重,越是感到受到了很好的诊查和注意,便越倾向于按照医嘱办事;病人越是感到医生只是将病人打发了事,便越不倾向于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采用一些具体办法以提高病人对医嘱的理解、记忆和执行程度。

当医护人员要告诉病人诊断、预后和医嘱具体内容时,要明确提醒病人,现在我要和你讲这些重要内容,务必注意听,力求听懂,不懂要问清楚,清楚了要记住,这样可以集中病人的注意力。而不要不知不觉地在谈话中透露这些重要信息。

尽可能用短句子,用简单明了的词,不用那些复杂的,难懂的句子和词语,以便于病人理解。必须使用的一些专门的以至生僻的词语,应加以解释,不要以为你自己懂,别人也就一定能懂,要考虑到别人可能不懂。

尽可能给予具体的劝告,少用那些要病人自己去琢磨怎么办的、空泛的指标。例如不要只说:“你要注意饮食”,而要具体说,食物的选择、食物的量,进食的次数、膳食的类型(流食、半流食、一般饮食)等具体的建议。做到这一点,可以提高遵医率。

尽可能将医嘱内容特别是药物的名称、用量和服法(在饭前或饭后多少时间服,几种药是同服还是分服等等)用文字印刷或书写出来。若是书写,必须字迹清楚易于辨认。在交待医嘱后,要求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复述一遍,这样可以立即发现病人是否听懂了,是否记住(至少当时是否记清楚了)。

当病人来复诊时,最好问他是否服药了,是如何服用的,用量如何,等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病人对医嘱的误解,以便纠正,保证疗效。

3.治疗应该抓住要点,避免并列过多的药物,作出过多的要求。对治疗中必须要求病人改变的生活习惯,戒掉的个人习惯,一定要说清楚,作出强调,使病人充分理解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充分理解这样做的好处,尽力保证这种治疗的要求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式的医患关系的模式,让病人和医护人员一起讨论治疗方案,让病人主动地参与对治疗措施的讨论,共同决定治疗措施,这样可以使遵医率大大提高。因为在讨论中,病人就可以充分理解并记住治疗的各种要求;同时,这样得出的治疗方案反应了病人的愿望,至少是和病人有了意见上的交流,病人自然也就更愿意忠实地执行医嘱。

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应随时了解病人的遵医嘱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干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