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置管护理规范

置管护理规范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医师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再次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穿刺点避开静脉窦和静脉分叉处,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置管3d内术肢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留置PICC管期间,要注意合理、严格地进行导管的维护,尤其是导管的固定一定要应用蝶翼交叉的方法。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术肢衣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尤其是在睡眠时保护好导管,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目的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可提供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进行静脉治疗和取血的通路。

(二)适用范围

1.有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倾向。

2.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3.需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alimentation,TPN)。

4.需要长期静脉治疗,如补液或疼痛治疗时。

5.患者需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三)操作步骤

1.准备物品。输液车、治疗盘包括:无菌钳、无菌剪、复合碘、无菌生理盐水100ml、大静脉置管包、PICC导管、10ml注射器、输液接头、无菌手套2副、输液贴、止血带、抗过敏胶布、防水垫巾(一次性尿垫或塑料布)、皮尺。根据需要准备2%利多卡因1支、肝素1支、无菌纱布罐、无菌纱球罐、弹力绷带。

2.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心肺功能,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了解患者出凝血情况;患者有无特殊需要(进食、排便等),患者的心理反应。由医师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3.做好准备,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

4.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

5.推车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6.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合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7.选择合适的静脉①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②再次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穿刺点避开静脉窦和静脉分叉处,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其次为肘正中静脉,最后为头静脉。③松开止血带。

8.测量导管置入长度:患者平卧①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②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期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③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④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为了监测患者情况,应该定位监测臂围,一般在肘窝上4横指处测量。

9.患者术肢下垫防水垫巾。

10.建立无菌区。打开大静脉切开包的外包布,戴无菌手套,打开大静脉切开包的内包布建立无菌区,将所需无菌物品置于无菌区内(PICC导管、注射器、输液接头、医用药膜等,可根据需要增加无菌纱布和无菌纱球)。预冲导管:抽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输液接头、连接器。

11.消毒穿刺点:①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②先用乙醇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③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④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

12.更换手套,铺无菌治疗巾或(洞)孔巾,充分暴露穿刺点。

13.助手在无菌区外系止血带(注意止血带的两端朝外,避免污染穿刺区),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

14.静脉穿刺

(1)穿刺者以15°~30°进行静脉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减小穿刺角度,继续推进1~2mm。

(2)送插管鞘,确保插管鞘进入静脉。

(3)助手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左手示(食)指按压插管鞘前端静脉,右手撤出针芯,左手拇指封堵管鞘外口。

(4)自插管鞘处置入PICC导管,至腋静脉时(约25cm),嘱患者向静脉穿刺侧偏头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

(5)插管至预定深度后,退出插管鞘,撤出支撑导丝。

(6)按预计长度修剪导管。体外保留5cm导管以便于安装连接器,以无菌剪刀剪断导管,注意不要剪出斜面或毛茬。导管最后1cm一定要剪掉,因为它安装于导丝的金属柄上,剪掉后可以保证导管弹性良好,安装连接器后固定更佳。

15.将减压套筒套到导管上,再将导管连接到连接器翼形部分的金属柄上,导管一定要推进到底,不能起褶,将翼形部分的倒钩和减压套筒上的沟槽对齐,锁定两部分。注意:进行以上操作时,应以左手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固定,以避免人为的导管脱出;连接器一旦锁定就不可以再拆开重装使用。

16.用注射器抽吸回血(插管顺利者可不抽回血),抽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将输液接头安装在PICC导管连接器上,正压封管。

17.安装固定翼。清理穿刺点周围血迹,将固定翼加在距穿刺点1cm的导管上。

18.导管固定。穿刺点处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将导管盘绕成一“S”形弯曲,然后用医用药膜粘贴固定,药膜上注明操作者、穿刺时间,必要时以抗过敏胶布蝶翼交叉加固(注意: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以免影响导管强度和导管完整性)。

19.医用药膜固定好后,应用加压带加压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处渗血。

20.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上臂伸直,不可弯曲。

21.整理用物,垃圾分类。

22.洗手,记录。

23.穿刺后护理。

(1)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将导管入口与外界环境隔离,由于材质透明,便于观察导管穿刺点的状况,又因固定牢靠,可防止导管移动而达到防止污染的目的。选用透气性好的敷贴,可以形成阻挡外来细菌感染的屏障,若选择不当,透气性差,湿气蒸发不出来,可致局部潮湿,促使细菌生长。在应用过程中,若患者出汗多,敷贴潮湿应随时更换。

(2)置管后,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变红、渗漏或水肿,触摸穿刺点有无疼痛和硬结及体温的变化。导管入口处用无菌小纱布块保护,然后用透明贴膜封管,必要时用绷带加压。置管3d内术肢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穿刺处及时更换贴膜,清理血液,对于皮肤较敏感的患者应消毒更换,1/d。

(3)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使用后,要注意防止污染,肝素帽每3~5天更换1次,可来福接头7~10d更换1次。每日输液时严格消毒,其范围包括肝素帽、可来福接头的后端及周边,然后再连接与可来福接头配套的螺口输液器,使连接比较牢固,减少了输液器与可来福接头脱出的机会,同时用可来福接头后形成一个密闭的输液系统,依靠可来福接头的正压作用机制,无需使用抗凝药封管,既减少了感染率,又降低了堵管率。

(4)在每天输液前用10~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冼导管,输液完毕,必须用不少于10ml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正压脉冲式封管是预防堵管的关键。如果导管堵塞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104 U或生理盐水20ml加肝素12 500U缓慢静脉推注,保留20min后再静推回抽,如此反复,导管再通后用20ml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

(5)留置PICC管期间,要注意合理、严格地进行导管的维护,尤其是导管的固定一定要应用蝶翼交叉的方法。更换贴膜时动作应轻柔,应从下向上撕去贴膜,以避免撕贴膜时将导管带出。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术肢衣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尤其是在睡眠时保护好导管,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24.病人的指导。

(1)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等)。避免游泳,水上作业等水中运动,尤其第1个24h不湿水。

(2)冲凉时用薄膜包好,勿弄湿敷料,如有(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3)学会自我观察(穿刺点处)针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及时就诊。

(4)每周更换敷料和肝素一次,并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1次。

(5)导管维护和使用需由医护人员完成。

(四)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禁忌行PICC置管。

(1)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2)患者的体形不适合预置入的器材。

(3)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4)预插管位置有放射治疗史、血栓形成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5)患者预插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

2.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操作前由医生、患者共同签署《检查、治疗(手术)志愿书》。

3.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测量长度要准确,导管过长进入右心房可引起心律失常。

5.送管遇到困难,提示静脉有阻塞或导管位置有误,不可强行送管。

6.抽去导丝动作应轻柔,以免破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性。

7.尽量使用10ml的注射器冲管。

8.穿刺后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后,方可输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