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治疗

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治疗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脏电复律是用高强脉冲电流,经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脏在瞬间同时除极,以消除某些快速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按放电按钮放电,直到病人胸部肌肉及肢体出现抽动,移开电极板,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未转复,可增加电量,间隔数分钟后再次电复律。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它能通过置于心腔内的电极,感知室速、室颤,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终止室速、室颤,从而挽救病人生命,避免猝死。

心脏电复律是用高强脉冲电流,经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脏在瞬间同时除极,以消除某些快速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心室颤动,故昔称心脏电除颤。

【作用机制】

在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中,由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存在触发或折返机制等因素,使部分心肌电活动的位相不一致。短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通过高压强电流,使所有心肌纤维瞬时同时除极,异位心律也被消除。此时,如心脏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能恢复其心脏生理起搏点的作用而控制心搏,即转复为窦性心律。

【适应证】

适用于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①心室、心房扑动和颤动,可首选本法;②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者;③性质未明或并发于预激综合征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禁忌证】

下列情况应禁用或慎用:①病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②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④洋地黄中毒和低血钾时暂不宜电复律;⑤原发病未治疗,如风湿性心脏病仍有风湿活动,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未控制等;⑥近3个月有血栓栓塞史者须高度小心,确须复律者,应先行抗凝治疗3周,电复律后维持抗凝治疗4周。

【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电复律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2)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

(3)房扑、房颤病人有心力衰竭而心室率快者,先使用洋地黄,使休息时心率控制在70~80次/min,复律前1~2d停用洋地黄。

(4)复律当日早晨禁食,检查设备,备好抢救物品。

【操作步骤】

一般用体外操作法。

(1)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常规描记心电图,行心电监护。

(2)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3)地西泮10~20mg或硫喷妥钠40~50mg缓慢静注,当病人进入蒙眬状态,再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即可进行电击。

(4)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的选择:①同步电复律是利用心电图QRS波触发同步放电,使电刺激落入R波降支,在心动周期中相当于心室的绝对不应期,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常用于心房扑动和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②非同步电复律则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可在任何时间放电,适用于心室扑动、颤动的复律。

(5)电极板均匀涂一层导电糊或包2~3层盐水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部,或左肩胛骨下和心尖部,电极板应紧贴胸壁,工作人员勿接触病人。

(6)按充电按钮至所需能量,通常100~300J。按放电按钮放电,直到病人胸部肌肉及肢体出现抽动,移开电极板,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未转复,可增加电量,间隔数分钟后再次电复律。

(7)复律成功后,观察病人血压、心律、心率、呼吸等,至病人完全苏醒。

【并发症】

1.低血压 如病人情况好,可不予处理,一般4h可恢复。

2.心律失常 电击后常有短暂心律失常,如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期前收缩,频发者可用对应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氨茶碱,必要时心脏起搏治疗;如室速复律后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提示可能再发室速或室颤,应采取积极措施。

3.肺水肿 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复律后1~3h可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应及早予强心、利尿等治疗。

4.栓塞 在复律后24~40h发生栓塞者不在少数,如二尖瓣狭窄者易致体循环栓塞。有栓塞倾向者应在复律前先作抗凝治疗。

5.心肌损害 多见于高能量、多次反复电击者,可有心肌酶谱的增高,心电图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等,以上改变均可逐渐恢复。

6.皮肤灼伤 见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一般可不予处理。

附: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它能通过置于心腔内的电极,感知室速、室颤,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终止室速、室颤,从而挽救病人生命,避免猝死。主要用于:①非AMI病人发生过1次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而致心脏骤停的存活者;②反复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